<p class="ql-block"> 开车这件事,看似只是踩踩油门、踩踩刹车,实则背后映照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那天清晨,我们驱车前往国清寺,途中偶遇一群小学生在斑马线上欢快地穿行。车辆缓缓停下,阳光洒在他们稚嫩的身影上,整个画面宁静而温暖。然而,就在这份和谐之中,后车突兀的喇叭声如惊雷炸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先生摇下车窗,向后车司机轻轻挥手,示意稍等片刻。我望着那张因急躁而涨红的脸,忽然觉得他仿佛被某种无形的焦虑驱赶着,内心早已失控。</p><p class="ql-block"> 先生曾观察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不少本地人外出经商归来时,驾驶着外地牌照的豪车,却总带着一种霸道的驾驶姿态,仿佛整条马路都应为他们让道。即便是短短一分钟的红灯等待,也让他们如坐针毡,恨不得一脚油门冲上云霄。他们并非真有十万火急之事,而是内心深处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急躁,仿佛慢下来就会被这个世界无情地甩在身后。</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先生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形。他选择靠边停车,让那位“急先锋”先行通过。结果对方一脚油门踩到底,像在高速公路上飙车一般冲了出去,却一头撞在路中间的隔离带上,车子被弹回,险些翻倒。听到先生讲述那一刻的情形,我忽然明白,开车时的心态,其实折射出的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那些横冲直撞的人,未必真的赶时间,而是内心浮躁,缺乏耐心与敬畏。</p><p class="ql-block"> 开车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真正成熟的司机,不会因几秒钟的等待而焦躁不安,也不会因他人的迟缓而按响刺耳的喇叭。他们懂得尊重规则,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安全。而那些总是急着往前冲的人,或许在生活中认为自己在外打拼、赚了大钱,回到家便可以耀武扬威,通过无视交通规则来彰显“成功”。但无论多有钱,都应在规则中行驶,才能平安归家。</p><p class="ql-block"> 那次国清寺之行,让我对“开车心理”有了更深的体悟。车子只是代步的工具,真正决定道路安全与秩序的,是开车的人。一个人的驾驶方式,往往能反映出他的性格、修养与心理状态。有时候,慢一点,不是坏事,反而能让我们更安全地抵达目的地,也能让生活多一些从容与淡定。</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