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处下功夫,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

多吃不胖小許

<p class="ql-block">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从基础生活保障到精神文化需求,从硬件设施完善到软性服务提升,都对社区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让社区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p><p class="ql-block">一、聚焦“细微需求”,精准对接群众期盼</p><p class="ql-block">社区服务的温度,源于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过去,一些社区服务存在“大水漫灌”现象,缺乏对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的深入调研,导致服务与需求“两张皮”。要改变这一局面,需构建“全时全域”需求收集机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线上利用社区微信群、小程序、APP等平台,设置“微心愿”“意见直通车”等板块,方便居民随时反映问题;线下通过网格员入户走访、召开居民议事会、设立意见箱等方式,主动倾听群众声音。同时,建立需求分类梳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区分共性需求与个性诉求,建立服务清单,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优化“细节服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p><p class="ql-block">社区服务的温度,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用心打磨。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流程的优化、办事效率的提升,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体验。在硬件建设上,社区要聚焦居民日常生活痛点,推进适老化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社区道路、照明、绿化等配套设施,打造宜居环境。例如,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改造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在公共区域设置无障碍通道、扶手,方便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出行。</p><p class="ql-block">在服务流程上,要践行“最多跑一次”理念,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整合社区政务、民生等服务事项,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线上办事平台,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社保、医保、证明开具等业务。此外,注重服务态度和质量,加强社区工作者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做到“微笑服务”“暖心服务”,让居民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与关怀。</p><p class="ql-block">三、创新“细微治理”,激发社区自治活力</p><p class="ql-block">社区服务的温度,离不开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治理不能仅靠政府“单打独斗”,更需要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要搭建居民参与平台,建立社区议事会、居民协商会等制度,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例如,在社区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建设等事项上,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p><p class="ql-block">同时,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居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文体活动队、邻里互助会等组织,开展助老扶幼、环境维护、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通过“以活动聚人心、以服务暖人心”,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给予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服务,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热情。</p><p class="ql-block">四、关注“细小情感”,营造和谐社区氛围</p><p class="ql-block">社区服务的温度,还在于对居民情感需求的关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邻里关系逐渐疏离,居民对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的需求愈发强烈。社区要发挥“情感纽带”作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搭建邻里交流平台,增进居民之间的感情。定期举办邻里节、文艺演出、知识讲座、亲子活动等,让居民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p><p class="ql-block">同时,注重特殊群体的情感关怀。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开展心理疏导、情感陪伴等服务。建立“邻里互助”机制,鼓励居民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营造“远亲不如近邻”的和谐氛围。此外,挖掘社区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社区历史文化、传统习俗,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社区品牌,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社区服务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从细微之处下功夫,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精、做细,才能让社区服务更有温度,让社区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港湾。在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为建设和谐美好社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