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棚”程绽芳华 共绘乡村致富图

清香淡雅田月光

<p class="ql-block">  在努文木仁乡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哈日太来村巾帼致富带头人张丽如璀璨星光,照亮乡亲们的增收之路。</p><p class="ql-block"><br></p><h1><b> 带头钻研技术,做种植“先行者”</b>。她主动学习大棚种植新技术,钻研香瓜、豆角等作物的科学培育方法,记录生长数据,积累种植经验,为乡亲们趟出一条科学种植路。</h1><p class="ql-block"> 村民张丽凭借 “一棚三用” 的创新种植模式,让水稻育秧大棚在四季流转中持续 “生金”,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她采用创新模式激活“闲置棚”。2024 年,张丽和丈夫冯卫强将水稻育秧后的大棚空间充分利用,采用 “水稻育秧 — 香瓜种植 — 蔬菜轮作” 的立体种植模式。水稻育秧期结束后,立即移栽香瓜苗,利用大棚温控优势提升瓜果品质;香瓜采摘后,再种植白菜等速生蔬菜,实现“一棚三收”。这种模式不仅避免了大棚闲置,还通过错峰种植显著提升收益。张丽介绍,仅香瓜和西瓜两项,每栋大棚年收入可达1.2万余元,后续蔬菜种植又能增收 1000-2000 元/棚。2025 年,张丽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引入新品种柿子、西瓜等,通过科学轮作延长生产周期。她的大棚内,翠绿的香瓜藤蔓与柿子秧苗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画卷。</p><p class="ql-block"> <b>带头示范引领,做发展“排头兵”。</b>她精心管理自家大棚,用优质高产的成果直观展示种植效益,邀请村民实地参观,分享种植技巧与管理心得,激发大家参与热情。</p><p class="ql-block"> 在张丽的示范带动下,哈日太来村已有 10 余户村民加入大棚种植行列。村民冯文娟通过学习她的技术,将自家育秧大棚改造成多用大棚,预计年收入增加 6000 元。“小婶子教我们选种、控温、防病虫害,从种到收全程把关。” 冯文娟说,这种 “传帮带” 模式让农户们吃下了 “定心丸”。“伺候大棚需要细心和耐心,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她经常在田间地头向村民分享经验,成为大家眼中的 “土专家”。 “下一步,我们计划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大棚种植,扩大种植规模,引入更多高附加值品种,大家一起赚钱” 张丽对未来充满信心。她的实践不仅解锁了庭院增收的 “新密码”,更用汗水和智慧在黑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女农民的奋斗故事。</p><p class="ql-block"> <b>带头资源共享,做致富“引路人”。</b>张丽通过村两委帮助整合资源和销售渠道,形成了"企业+农户+基地"的路子,她说:“我这香瓜从摘下来到超市货架,冷链车直接点对点送,新鲜度跟在地里摘没啥两样。” 张丽指着大棚介绍到。张丽家的农产品正以 "绿色、优质" 为鲜明标签,通过冷链物流体系直供齐齐哈尔市蔬菜水果市场。"大棚培育的香瓜甜度达 18 度以上,果肉细腻多汁,目前在齐齐哈尔农贸市场持续保持供不应求的态势。" 她介绍道。标准化种植体系与品牌化运营策略的双重驱动,使产品溢价率提升超 20%,实现了从田间到货架的价值跃升。张丽示范引领带动 全村妇女走“共富路”,携手共创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