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以伊战争打醒了世界,揭开“选择性正义”的真相!</b></p><p class="ql-block">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真是至理名言。</p><p class="ql-block">爆炸声划破德黑兰夜空的那一刻,数千公里外的评论区,有人指责伊朗“不该反击”,也有人为以色列“自卫”鼓掌。</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军事冲突,而是一块揭示全球秩序本质的试金石。</p><p class="ql-block">谁有麦克风,谁就能定义战争;谁掌握话语权,谁就能决定正义。</p><p class="ql-block">同样的战争逻辑,不同的说法</p><p class="ql-block">6月13日凌晨,以色列的导弹精准地击中了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导弹基地,还有军用通信网络。</p><p class="ql-block">以色列的解释很简单,“防患于未然”。</p><p class="ql-block">听起来熟不熟悉?是不是和俄乌战争里的某些话术如出一辙:“出于国家安全考虑。”</p><p class="ql-block">但不同的是,俄罗斯的“考虑”被骂成了“侵略”,而以色列的“考虑”却成了“有权利”。</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明明是一个剧本,不同的演员,怎么到了西方媒体口中,剧情就变了味?</p><p class="ql-block">这不是新闻报道,是立场投喂。</p><p class="ql-block">特朗普:“一个要投降,一个能谈判”</p><p class="ql-block">6月17日,特朗普在佛州的集会上说了句很炸裂的话:“伊朗必须无条件投降。”</p><p class="ql-block">这话像是在跟伊朗宣判死刑,一点余地都不给。</p><p class="ql-block">但一提到俄乌,他画风又变了,呼吁停火、谈判、妥协、让步,甚至提出“克里米亚归俄罗斯”。</p><p class="ql-block">同一个人,怎么标准不一样?有人可能会说:“那是为了美国利益着想。”</p><p class="ql-block">难道伊朗就不是国家?它的利益谁来管?</p><p class="ql-block">特朗普不是特例,他只是把西方政治的“双向逻辑”说得更直白了一点。</p><p class="ql-block">当敌人是“盟友的敌人”,那就该打;当敌人是“地缘对手”,那就能谈。</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什么道德判断,这是赤裸裸的利益权衡。</p><p class="ql-block">以色列的“核豁免权”:你不能有,我可以藏</p><p class="ql-block">以色列的核问题,向来是个“公开的秘密”,它从不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也不允许国际核查。</p><p class="ql-block">迪莫纳核设施静悄悄地运转,核弹头也悄悄地躺在仓库里,据估计至少90枚。</p><p class="ql-block">可几乎没有哪个西方媒体或联合国大会去深挖它,仿佛这事就不存在。</p><p class="ql-block">伊朗明明是NPT成员国,接受IAEA检查,公开核活动动向,甚至在战争爆发后都没有赶走国际核查员。</p><p class="ql-block">总统佩泽希齐扬还在电视上说得很明白:“我们不寻求核武器。”</p><p class="ql-block">可这些话没人听,西方媒体选择性耳聋,报道时仿佛把这段话剪掉了。</p><p class="ql-block">讽刺不?这不是偏见,是结构性沉默。</p><p class="ql-block">伊朗民众的苦难,被谁选择性忽略?</p><p class="ql-block">6月16日,以色列导弹击中了伊朗国家广播公司总部,德黑兰断电,医院爆满,通信全断。</p><p class="ql-block">人们疯了一样地往地铁站跑,背着娃、抱着猫、推着老爸老妈,这些都不是电影,是现实。</p><p class="ql-block">推特上一条接一条,真实得让人心跳加速。</p><p class="ql-block">可你打开CNN、BBC,看到的却是:“以色列成功拦截伊朗导弹。”“铁穹系统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伊朗人的哀嚎,被剪掉了。</p><p class="ql-block">当年乌克兰战火刚起时,西方媒体几乎是24小时直播战况,哭泣的母亲、被炸毁的幼儿园、楼下的猫都能上热搜。</p><p class="ql-block">同是战火中的平民,为什么伊朗人的命,就轻一些?</p><p class="ql-block">这不是报道选择,这是同理心的缺席。</p><p class="ql-block">美国:既是裁判,又是参赛者</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以为美国“只是支持以色列”,其实远不止。</p><p class="ql-block">以色列的“铁穹”系统,弹药多数来自美国,就连部署在地中海的宙斯盾舰,也下场帮着拦截伊朗导弹。</p><p class="ql-block">你可以说它是“盟友援助”,但更多的是“代为出手”。</p><p class="ql-block">同样的事发生在乌克兰,美国也没闲着,武器、训练、情报一样不落。</p><p class="ql-block">只不过它打得更“隐形”一点。</p><p class="ql-block">这种“又当裁判又参赛”的做法,让美国在国际舆论场上拥有一种魔幻的形象,既能打,又能讲道理。</p><p class="ql-block">但问题是当它的盟友打人,是“被迫反击”;当它的对手打人,是“罪行累累”。</p><p class="ql-block">你说这还叫“国际秩序”吗?不如叫“国际剧本”。</p><p class="ql-block">安全的零和博弈:你安全,我就危险</p><p class="ql-block">以色列的“绝对安全”,意味着伊朗不能有导弹;美国的“彻底胜利”,意味着伊朗政权的重构。</p><p class="ql-block">听起来像和平,其实是压制。</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零和博弈:你强一点,我就不安心;你多了一个发电站,我就以为你要搞核弹。</p><p class="ql-block">哪怕伊朗说了一万遍“我们不想打”,也没人信,因为信你,不如信自己有炸弹。</p><p class="ql-block">这不是信任危机,是实力话语权。</p><p class="ql-block">强者自有其理,弱者只能认命?</p><p class="ql-block">这场战争,不只是以伊之间的冲突,更是对整个世界秩序的一次“验血”</p><p class="ql-block">它让我们看清了一件事:不是谁更讲理,而是谁能让别人听他的理。</p><p class="ql-block">媒体不是中立的,正义也不是普世的。</p><p class="ql-block">你手里有麦克风,你就能说“我被欺负”;而你要是没话语权,你即使被炸也只能祈祷,有人能看到。</p><p class="ql-block">世界没变,只是我们更清醒了。</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胡锡进2025-06-21以伊战争打醒了世界,揭开一个极其残酷的真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