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何银涛</p><p class="ql-block">福建省福清市国资委</p><p class="ql-block">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履职划定了“红线”、树立了“标尺”。作为国企职员,通过深入学习这一重要文件,深刻认识到《规定》不仅是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准则,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保障,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一、明确职责边界,筑牢廉洁从政底线 </p><p class="ql-block">《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资金发放、集体资产管理、乡村建设、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明确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廉洁履职要求。这些条款既是对基层干部的刚性约束,更是对权力的精准“画像”。例如,在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发放中禁止侵占挪用、在集体资产管理中严禁“小金库”等行为,直指基层腐败易发领域;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明确禁止,则彰显了党中央整治作风顽疾的决心。</p><p class="ql-block">二、织密监督网络,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p><p class="ql-block">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如何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定》从制度设计上给出了答案:通过“四议两公开”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畅通监督渠道,通过审计巡察形成监督合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对“一肩挑”人员的监督,将村级财务联审联签制度落到实处,构建起“不能腐”的制度笼子。这些举措将有效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最后一公里”延伸。</p><p class="ql-block">三、严肃问责机制,维护群众根本利益</p><p class="ql-block">农村基层干部直面群众,其一言一行关乎党和政府形象。《规定》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清晰明确,从谈话提醒到党纪政务处分,再到公开通报、经济追责,层层递进的问责体系释放出“零容忍”的强烈信号。同时,文件强调对诬告错告的澄清机制,既让干部“不敢腐”,又为其干事创业撑腰鼓劲。这种宽严相济的问责理念,必将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真正把群众利益维护好、发展好。</p><p class="ql-block">四、以学促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p><p class="ql-block">作为国企职员,我们虽不直接参与基层治理,但同样肩负服务“三农”的责任。学习《规定》,既要提升自身廉洁意识,更要在业务工作中主动对接基层需求。只有以清正之风涵养政商关系,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p><p class="ql-block">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棋局”,而基层干部正是这盘棋局的“关键落子”。《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的出台,为基层干部系上了“廉洁安全带”,也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制度防火墙”。让我们以学习《规定》为契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让清正廉洁成为乡村振兴最鲜明的底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