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韵双生,奔跑墨江—墨江半马赛记

西岭汶石

<p class="ql-block">《紫韵双生 奔跑墨江——墨江半马赛记》</p><p class="ql-block">墨江,是云南省普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北回归线上,因此也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的特产是紫米,当地的紫米饭团很有名。另据说此地双胞胎很多,有“双胞之家,双生之城”一说。故此次墨江半马的主题定为:“紫韵双生,奔跑墨江。”</p><p class="ql-block">我多年前出差开车途经过墨江,半日匆匆而过,这座神秘小城却在心底种下了思念的种子。当听闻首届墨江半程马拉松即将鸣枪,在跑友们的热情鼓动下,我果断报名,还幸运地成为了半马245配速员(兔子),开启了这场期待已久的“追光之旅”。</p><p class="ql-block">6月21日清晨,我与建英、佳佳等人结伴踏上高铁。午后近两点,列车抵达墨江,我们顾不上饥肠辘辘,直奔赛事现场领取参赛包,随后投入官方配速员培训、拍照等准备工作。忙碌间隙,对这座城市的好奇愈发浓烈——以紫米闻名的土地,孕育着怎样独特的风味?被誉为“双胞之家”的小城,又藏着多少奇妙故事?</p> <p class="ql-block">培训结束,我赶去与建英、伟光、佳佳等人会合。建英和伟光对墨江比较熟悉,他们和当地的朋友早已备下丰盛的墨江土菜盛宴,还邀来摄影师东哥和志强,和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木瓜炖鸡香气四溢,鸡肉鲜嫩入味;红烧江鱼肉质紧实,汤汁浓郁醇厚;凉白肉晶莹剔透,蘸上秘制酱料令人回味无穷;刺五加、甜菜鸡蛋汤等山野佳肴,更是将墨江的生态与质朴展现得淋漓尽致。席间欢声笑语不断,美食暖胃,情谊暖心。</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我赶到北回归线公园。公园里热闹非凡。当地哈尼族群众、双胞胎选手等百余人相聚于此,参与古老而神圣的哈尼族传火仪式。在北回归线塔下,火种燃起的瞬间,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眼中的炽热与期待。我们手持火把,沿着街道蜿蜒前行,如同一条跃动的火龙,将热情与希望传递至城市的每个角落。终点的体育中心,马拉松跑者之夜活动正如火如荼,音乐、欢呼与星光交织,为明日的奔跑注入无限力量。待活动结束回到酒店,已是晚上十点多钟。我收拾好次日的跑步装备,就洗漱休息。</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清晨,吃完早餐后,我与佳佳、郭总一同前往太阳广场,半程马拉松的起终点拱门就设在那里。上午七时整,发令枪响,六千名跑者即如潮水奔涌而出。</p><p class="ql-block">墨江的赛道,远比想象中更具挑战。刚出发不久,连绵的坡道便接踵而至,尤其是10公里处,近两公里的大坡,使得不少跑者脚步渐缓,气息沉重。所幸天公作美,阴沉的天空不时飘下丝丝细雨,凉爽的气温驱散了疲惫与燥热。墨江半马的赛道补给也不错,除了水、饮料、水果、点心外,还有紫米饭团、黄焖鸡等特色补给。赛道的氛围也很棒。赛场边每隔一段就有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市民载歌载舞为选手呐喊加油。</p> <p class="ql-block">作为245配速员,我与团队中三位年轻伙伴默契配合,紧盯计时表,把控节奏。起跑初期,因汹涌人潮速度稍快,待冲出重围后,我们迅速调整为匀速奔跑,每5公里误差始终控制在一分钟以内。途中,我们不时与身旁跑者互动,为初跑者加油鼓劲,分享跑步技巧,在彼此的鼓励中,共同对抗疲惫与挑战。</p><p class="ql-block">沿途的风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古朴的哈尼族村寨错落有致,市民们热情地挥舞双手,呐喊助威;北回归线标志塔静静伫立,见证着每一位跑者的坚持与拼搏。终于,终点线在望,我们带领着跟随的跑者,以2小时44分52秒的成绩冲过终点,圆满完成245配速员的使命!那一刻,汗水与笑容交织,疲惫与喜悦共存。</p> <p class="ql-block">比赛结束,建英、伟光又带我们来到“东南亚烧烤第一城”双龙烧烤城。这座烧烤城别具特色,食客自选食材,店家精心烤制。烤肉滋滋冒油,排骨外焦里嫩,烤鱼鲜香四溢,烤土豆、小瓜等素菜也风味十足。我们大快朵颐,尽情享受胜利后的美味,笑言“跑步只跑了半马,美食却吃了个全马”。</p> <p class="ql-block">暮色中,我们踏上返程列车。回望墨江,这座“紫韵双生”的小城,以独特的民族风情、热情好客的人民、充满挑战的赛道,在我的马拉松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这就是马拉松的魅力——不仅是一场奔跑,更是一次与城市灵魂的对话,一段镌刻在时光里的美好旅程。</p><p class="ql-block">补记于2025年6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