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平邑李氏草编传承人李宜洳:韧草承晖荣获佳绩

自亮文化传媒中心

<p class="ql-block">  在广袤的沂蒙大地,平邑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无数璀璨的民间艺术瑰宝。其中,李氏草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民间艺术的舞台上熠熠生辉。而李氏草编的传承人李宜洳,更是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艺术的执着追求,在2025年平邑县第二届民间文艺大赛中,以作品《韧草承晖》荣获非遗类三等奖,为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李宜洳出生在平邑一个有着深厚草编传统的家庭,自幼便受到家族草编技艺的熏陶。在那个充满质朴与温馨的家庭环境中,草编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血脉。</p><p class="ql-block"> 幼小的李宜洳常常围坐在长辈们身边,好奇地看着他们手中的草茎在灵动的指尖穿梭、交织,仿佛赋予了这些看似平凡的材料以生命。从那时起,一颗对草编艺术热爱的种子便在她幼小的心田里种下,并随着岁月的流转,逐渐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 在成长的过程中,李宜洳对草编技艺的学习从未间断。她深知,草编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编织技巧,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她不仅向家族中的长辈虚心请教,还不断学习创作不同的编织技巧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交流与学习,都让她对草编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她不断尝试将传统的草编技艺与现代的审美观念相结合,力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古老的草编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摸索,李宜洳的草编技艺日益精湛。她的作品不仅在技法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更在创意和内涵上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韧草承晖》便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这件作品凝聚了她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从构思到选材,再到精心编织,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她对草编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韧草承晖》以草编为载体,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草编技法,将坚韧的草茎编织成了一件富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整个作品造型独特,线条流畅,充满了动感和韵律之美。“韧草”象征着草编材料的坚韧与顽强,体现了沂蒙人民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承晖”则寓意着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件作品不仅仅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更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诗,承载着沂蒙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 2025年平邑县第二届民间文艺大赛,是一场汇聚了众多民间艺术精英的盛会。在这个舞台上,各种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竞相绽放,展现了平邑县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资源和深厚的艺术底蕴。李宜洳带着她的作品《韧草承晖》自信地走上了这个舞台。在众多参赛作品中,《韧草承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脱颖而出,吸引了评委和观众的目光。当评委们看到这件作品时,不禁被它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所折服。草编的每一根线条都恰到好处,编织的纹理细腻而规整,展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而作品所传达出的深刻内涵,更是让评委们感受到了平邑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观众投票环节,《韧草承晖》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大家纷纷被这件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李宜洳的精湛技艺点赞。最终,《韧草承晖》凭借其卓越的表现,荣获了非遗类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  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李宜洳个人技艺的肯定,更是对平邑李氏草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对于李宜洳来说,这份荣誉是对她多年来努力付出的最好回报,也是她在草编艺术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李宜洳表示,她将继续坚守在草编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更多的优秀作品呈现给世人。同时,她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草编艺术,让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李宜洳等众多民间艺人的努力下,平邑的民间文化艺术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为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