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琦 入埃及记(二)</p><p class="ql-block">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红海之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沙漠。埃及境内的撒哈拉沙漠属于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的东缘,西起利比亚边境,东至红海沿岸。</p><p class="ql-block">早晨七点多,大家 依次上了旅游大巴。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座位。第一次登车,你坐下后,接下来每次上车你都会还坐那个位置。心理上已经认定这个座位是我的。其实,座位是随便坐的。根据心理学分析,这种现象叫“锚定效应”。第一次自发选择的座位会形成潜意识的偏好,成为后续选择的参照标准。形成无意识的位置依赖行为。最终演变为固定习惯。</p><p class="ql-block">旅游大巴开出不久就一头扎进了撒哈拉沙漠。因为是沙漠边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沙海茫茫。我曾经出入新疆多次。足迹到达过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青海的花土沟等。认为那里是“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但荒凉程度和今天看到的撒哈拉相比那就是福地了。开罗距离我们今天要去的赫尔格达大约500多公里。大巴车一直在高速公路行驶。车辆稀少弯道不多且和缓,。这几百公里的地形地貌总是让我联想到新疆。但新疆有很多绿洲,有绿洲的地方就有农耕,就有炊烟。这里不要说绿洲,就是一棵树也看不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只是到了目的地之前一个服务区,才看到几棵郁郁葱葱的树,几棵低矮的植物开满粉红色的三角梅。大厅入口一侧水池里还有人造的小瀑布,哗哗的流水引来十几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在天空盘旋,死一样的沙漠立时有了生命。一只苍蝇不知什么时候从哪里钻了进来。在车窗上行走,我并不去驱赶他,也没有一点厌恶,看着他在玻璃上爬来爬去。外面的荒凉让这个小生命也知道珍惜自己。</p><p class="ql-block">大巴车继续向南,左侧蔚蓝色的大海时隐时现。但为什么叫红海呢?那是因为有的海域大量红色藻类繁殖形成的红色。天空没有一丝云,火焰在燃烧,不多的骆驼刺草在炙热下早已枯黄。远处山包上一个石油钻井架高高耸立。埃及虽然很大,幅员辽阔人口近亿,但石油产量和海那边的伊拉克,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相比差距很大。安拉给了埃及大片土地,但百分之九十都是沙漠,石油储量很少。所以埃及人的日子不是很滋润。海那边却富的流油。钻一口石油井需要大量的水,水从何来呢?公路上一辆货车鸣笛超过了我们。车上码放着三层大桶装的饮用水。这水真的很珍贵了。尼罗河谷及三角洲是埃及仅有的宜居地带。酒店房间提示:浴池里面的水非饮用。</p><p class="ql-block">我这次来埃及,红海是一定要体验的,阅读《圣经》和对撒哈拉沙漠的贴近,摩西这个人物总是萦绕心头。我相信上帝的存在,也就坚信3500年前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渡红海,又在旷野生存40年的故事。旷野就是红海对岸的西奈半岛,那边和这边环境土壤别无二致。在西奈山上,摩西和上帝立约“十诫”。几千年来很多国家的法律制定都是来自“十诫”。</p><p class="ql-block">其实,埃及人和以色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始祖亚伯拉罕的妻子萨拉不生育,亚伯拉罕就娶了萨拉的侍女,埃及人夏甲。夏甲怀孕生子取名“以实玛利”。不久,萨拉竟也怀孕生子起名以撒。萨拉有了自己的儿子后,开始不待见夏甲,就把母子赶入旷野。以实玛利就是后来阿拉伯人的祖先。这点阿拉伯人也是认可的。以色列人摩西出生于希伯来奴隶家庭,出生后被母亲放入蒲草篮,漂流在尼罗河,后被法老女儿发现,收养为王子,接受埃及贵族教育。后来摩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又因打死一个埃及监工,下决心不再让以色列人忍受压迫,于是摩西带领几十万奴隶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渡红海出埃及,去上帝应许给他们的那片土地。</p><p class="ql-block">我赤脚站在红海海水里,海天一色,眼前是几十万衣衫褴褛的奴隶,他们在摩西的带领下逃到红海边,后面是埃及法老的追兵。摩西举杖向上帝祷告,上帝应允后,电光火石,海水怒翻向两边分开去,露出干海床。几十万以色列奴隶就这么渡过了红海。追兵赶到时,两边海水合拢淹没了埃及法老的追兵。 摩西到了西奈半岛后,又在旷野漂泊了四十年,最后回到迦南。后经专家考古证实,摩西渡海的地方位于埃及努韦巴海岸。该地区存在一条横跨红海的陆地桥,为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渡海提供了自然条件。努韦巴海岸的红海区域在特定气候条件下会形成天然的陆地通道。强风作用下的流体力学现象会导致海水退去,形成数小时的陆地桥。这就给摩西了一个机会。在红海陆地桥附近考古曾发现了大量埃及军队遗物。</p><p class="ql-block">我站的地方离努韦巴海安还有一段距离。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400年。这是一个漫长岁月,出埃及后为什么不急于去“流着牛奶和蜂蜜”上帝的应许地。又在旷野生活了40年。有人分析,是要通过这种自我的“思想改造“,根除奴性和奴隶身份。再有就是逐步建立起对上帝的信仰。坚定了信仰,在后来的几千年里以色列人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才会散而不亡。两千年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p><p class="ql-block">站在海水里我思绪万千。这里距离耶路撒冷不过四百多公里。近在咫尺。按照今天我们行驶的路程早已到达了耶路撒冷。失落感瞬间涌出。下次吧!我安慰自己。</p><p class="ql-block"> 2025/06/26 埃及 红海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