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黄姚古镇5A景区

道法自然

<p class="ql-block">黄姚古镇</p> <p class="ql-block">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距离贺州市区40公里。</p><p class="ql-block"> 黄姚古镇方圆3.6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1000年历史。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景点有广西省工委旧址,古戏台,安乐寺、宝珠观、兴宁庙、郭家祠、带龙桥、天然亭等。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p> <p class="ql-block">  黄姚古镇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景区。2020年11月,广西贺州黄姚古镇位列由大数据权威分析机构迈点研究院发布的4A级景区品牌500强榜单第2位。</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鱼龙欢歌塑像</p> <p class="ql-block">夫妻榕</p> <p class="ql-block">  夫妻榕位于东门楼前,树龄有300多年,看似一棵大树,实则是两棵榕树生长在一起,如同紧紧相偎的一对夫妻,古称“夫妻榕”。夫妻榕更是罕见的“变色榕”,每当有大旱大涝时,树叶会在春季变得枯黄。百姓通过观察树叶颜色的变化,就能判断当年天气情况,提前做好预防。</p> <p class="ql-block">守望楼</p> <p class="ql-block">  守望楼是姚江南岸百姓从东面进出古镇的门楼。门楼为四方形平面结构,瞭望孔、枪眼、删栏等设施齐备。民国以前,镇上安排专人在这座门楼上打更、守望,护卫古镇的安宁和祥和。</p> <p class="ql-block">守望楼前的烤红薯小摊</p> <p class="ql-block">司马第</p> <p class="ql-block">  司马第是黄姚古镇官宦民宅的代表之作。主人莫蔼然官居清代直隶分州同知,人称“莫司马”,故这间莫家大屋称为“司马第”。</p> <p class="ql-block">  司马第是一座三开三进式的建筑,地基高出地面近一米,是名副其实的“高门大户”,后面正厅又高于前座将近70厘米,包含着官宦人家“步步高升”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兴宁庙</p> <p class="ql-block">  兴宁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重修。它位于姚江与兴宁河交汇的河口,庙内主要供奉北帝真武大帝。庙前有亭,正上方“且坐喫茶”匾为乾隆年间当地举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作楫所书,为当时惬意生活的真实写照,被收入《中华名匾》一书。</span></p> <p class="ql-block">仙人古井</p> <p class="ql-block">  仙人古井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古镇代表性景点之一。自古就有“七仙”来井边嘻戏的传说,故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古井分内外两部分,共五池,内池用于饮用、洗菜;外池用于洗衣、洗手、洗农具。井水清澈,久旱不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为古镇特色民俗“取水节”,每家每户都来此取水。</p> <p class="ql-block">郭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郭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为三间二进式建筑,由前厅、大厅、厢房等建筑组成。</p> <p class="ql-block">升平门</p> <p class="ql-block">  昇平门建于清代,原名太平门。清代举人康有为认为,社会是循着“据乱世—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因此,昇平门体现出人们对蒸蒸日上生活的期盼。门联“昇恒有象天街胜,平正无偏道路遵”引用了《诗经》“如月之恒,如日之昇”的说法,大意是前方的街市会更加美好,脚下的道路将无比坦荡。</p> <p class="ql-block">欧阳予倩寓</p> <p class="ql-block">  欧阳予倩(1889~1962年),湖南浏阳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戏剧家、戏剧教育家、电影艺术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抗战时期,创办了广西艺术馆,任馆长。1944年,他将广西艺术馆迁至黄姚,寓居于此。建国后,他任中央戏剧学院第一任院长。</p> <p class="ql-block">吴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吴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黄姚最早修建的宗祠之一。祠堂坐东向西,为二进二廊一天井,一进三开间的建筑风格。1944年,广西艺术馆迁至黄姚,在这里开课培训群众,开展抗日宣传,后命名为“广西艺术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安乐寺</p> <p class="ql-block">  安乐寺是供奉黄姚第一代开埠土司李道清的寺庙。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当地发生土民之乱,李道清率兵平定叛乱,并在黄姚开垦屯田,功绩卓著。清顺治年间,黄姚百姓为了纪念他而建庙奉祀,并取名为安乐寺。</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街</p> <p class="ql-block">  青石板街铺砌于清顺治年间。古镇内共有主街8条,总长约3公里。石板之间不用任何粘合物,全靠准确的尺寸,牢牢地拼接在一起,每条街的下方都布有相互连通的排水道,雨水可沿着排水道排出古镇。街道与街道之间均为丁字路口,寓意丁财两旺。</p> <p class="ql-block">鲤鱼街</p> <p class="ql-block">  鲤鱼街,古镇中部主要街道之一。因街中有凸石形似一条长约二尺的鲤鱼,故而得名。无论老人小孩,从这里走过,从未有人被它绊倒过扭伤脚踝,故称之为“盘道石鱼”。</p> <p class="ql-block">带龙桥</p> <p class="ql-block">  带龙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是古镇中最大的阶梯石拱桥,连接鲤鱼街与中兴街。相传百姓修建此桥是为了把真武山龙气接引至鲤鱼街,桥也因此得名“带龙”。</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p> <p class="ql-block">  2016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镇二》特种邮票,其中黄姚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秀美的风景入选。邮票设计以实景为基础,采用了钢笔勾线配以淡彩的手法,细腻的雕刻线条,刻画出了黄姚古镇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充分体现了黄姚古镇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和秀美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