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村工作大学生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涵养新时代党员干部优良作风

🍀 🍀 🍀

<h3>到村工作大学生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也是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基层实践,既是锤炼过硬作风的“必修课”,更是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行动指南。结合到村工作实际,可从以下维度涵养新时代优良作风:<br>一、以“学”为先,厚植扎根基层的思想底色<br>深学细悟精神内涵: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主题党日、驻村工作例会等载体,结合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深刻认识作风建设对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重要性。<br>对标榜样校准方向:以黄文秀等扎根基层的优秀党员干部为标杆,将“八项规定”中“为民务实”的要求转化为扎根乡土、奉献乡村的内生动力,摒弃“镀金”“过渡”心态。<br>二、以“实”为要,锤炼求真务实的实干本领<br>力戒形式主义:杜绝“打卡式”调研、“填表式”帮扶,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脚步丈量民情,围绕产业发展、民生难题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br>践行群众路线:以“八项规定”反对官僚主义的要求为镜,放下“大学生”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方言土语、农耕经验,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沟通,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办事。<br>三、以“廉”为尺,守住清正廉洁的纪律底线<br>严守纪律红线:在村级项目申报、惠民政策落实等工作中,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抵制优亲厚友、虚报冒领等行为,做到“经手钱物不沾分毫,面对诱惑毫不动摇”。<br>涵养清风正气: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公开村级事务,在婚丧嫁娶、人情往来中带头移风易俗,以清廉作风带动村风民风改善。<br>四、以“常”为基,构建长效作风建设机制<br>建立自我监督清单:对照八项规定要求,制定个人作风建设台账,定期复盘驻村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做到“日省、周结、月提升”。<br>融入村级治理体系:协助村“两委”完善村务公开、民主决策等制度,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村规民约有机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纪律保障。<br>到村工作大学生既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者、践行者,更是基层作风建设的推动者。唯有将“八项规定”内化为扎根乡村的信仰,外化为服务群众的行动,才能在乡土大地上锤炼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过硬作风,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群众信赖的“贴心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