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p class="ql-block">我有三拨闺蜜。一拨是一年见一次面,基本上是每年春节假期的时候,去苏闺蜜家小聚,还邀请家属“出席”。家属们以喝酒为主,我们四个人以说话为主,总是意犹未尽却半天时间已然滑过,只好告别而去。其中一个家属无不感慨地说:“我真羡慕你们这将近40年的感情,和亲姐妹一样”。是啊,我从初中转学到二中的时候,就和她们成了同学,继而成了好朋友,虽然各自结婚后忙于孩子与家庭,相聚很少,但是那份纯真的感情,一直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拨是高中同学加邻居。在高三的时候,下了晚自习之后,我们仨总是一道骑自行车回来,因为住得不远。我们一路说说笑笑,再黑的夜路都没觉得害怕,再长的回家之路都是转眼就到。之后我们仨在孩子们都上了学,便保持了一年见两到三面的频次,一般是寒暑假各见一次(她们俩都是老师),有时候过年假期再聚一次。每次见面都是笑声不断,因为严老师说话特别幽默,还非常爱笑,往往在给我们讲述一件事的时候,她先笑出声来了,你说这感染力是不是很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拨是40年的老同学、老姐妹了,其中三表姐是我姑姑的女儿,枝妹是我二姨的女儿,我们仨是在从小恼了和好、和好之后又恼了这样的循环往复的状态下,一起长大的。那个时候的我们仨,纯粹就是娃娃的脸,说变就变。这一刻闹了矛盾,恨不得老死不相往来,隔一段时间便和好如初了,马上就有些不离不弃、难舍难分的味道了。懵懵懂懂中,我们都长成了必须懂事的大人。结婚生子后,“发展”成了六个闺蜜,我们的关系用此地话讲,就是一个“铁壳”。虽然每次聚会很难凑齐六人,但我们还是过几个月就想见面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写我的三拨闺蜜,就是想表达,不管和哪拨闺蜜聚会,都让我很期待、很愉悦、很放松、很怀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三表姐的邀约,我们在今年六一的时候,约在了枝妹家附近见面,其他人都抽不开身,所以只有我们仨,外带三表姐的小孙子阿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湛是一个不怕生人甚至还有些热情的小男孩。在吃饭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哥哥背后有一双羽翼,就好奇地盯着看。估计小男孩是参加完学校“儿童节”的活动之后,觉得背着羽翼像个天使,所以没舍得摘掉,看上去既可爱又特别。他们俩就这样对上眼了,大哥哥走到他的身边和他互动,两个孩子虽然没有多少言语,但是感觉很默契。由此可见,长辈对待孩子再好也替代不了小伙伴的作用,他们可以互相理解、同频共振,长辈们给予孩子的,往往是呵护,甚至是过分呵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饭后,我们仨带着阿湛去植物园赏花。这几天芍药花开得正旺,我们进入园内,一边欣赏一边拍照,此时的阿湛如同脱缰的小马,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奔到那儿,好在他是在我们的视线内撒欢,我们比较放心,也就没约束他的行为。正当我们摆好姿势左拍右拍,拍得正起劲时,阿湛骑着一辆小车过来了,三表姐马上呵斥他放下别人的小车,他根本不听,嘴里不停地念叨:“这是我的小车”。我们仨也不能再拍照了,连哄带吓唬,让阿湛归还小车,可是他听不进去,死死抓着小车就是不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求助于旁边在椅子上坐着乘凉的大男孩,想让他帮忙出面制止阿湛的行为,谁知道这个男孩子很温柔,他不软不硬地让阿湛放下小车,那是他的,阿湛根本不信更不听,于是大男孩不再坚持,也不再理会,依旧坐在椅子上,看着我们仨和阿湛。就在这时,小车的真正主人过来了,是一个比阿湛略大一点的小女孩,只见她站在阿湛跟前,瞪大眼珠子、小手叉腰,厉声让阿湛归还小车,那是她的。阿湛以不变应万变,依旧嘟囔着小车是他的。小女孩当然不干了,也在大声强调着自己是小车的主人,两个孩子如同斗鸡一样对峙着、吵嚷着。最后,阿湛一看对方气场过于强大、语言过于伶俐,而我们仨也不帮他,他终于“英雄气短”了,之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仨就势一个人拦腰抱住阿湛,另外两个人分别抠着阿湛紧抓车把的小手,直至将他从小车上“拔”出来,小女孩趁势将小车骑走,阿湛嚎啕大哭、就地打滚......三表姐抱着他哄着,他嘴里还不停地对着我和枝妹喊着,不喜欢我们俩,让我们俩离远一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笑着逗着阿湛,说我们也不喜欢他。我们俩彻底得罪了阿湛,成了两个凶神恶煞的“帮凶”,成了偏向小女孩的“坏人”。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大概也就是这么简单定义好人与坏人的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表姐抱着阿湛去了游乐场之后,我们俩坐在椅子上聊天,想想这次的见面真有意思。三个在小时候经常翻脸、闹别扭的人,今天居然同仇敌忾来对付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孩子,而且还显示出力不从心的架势,真不知道是孩子太强大还是我们三个人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