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国歌纪念广场吗?

大炼

<p class="ql-block">昨天是梅季难得的好天气,和老同学相聚北外滩,从高楼看到窗外的一片绿地广场,手机的定位地图上直接标注为“国歌展示馆”。啊呀,老廖闻所未闻,为什么上海的国歌纪念广场及展示馆会选址在大连路绿地?</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国歌纪念广场和国歌展示馆,会在大连路荆州路口?</p><p class="ql-block">‌1.杨浦区荆州路151号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地(原电通公司旧址),国歌纪念广场和展示馆在原址附近建造,旨在强化这一历史关联‌。</p><p class="ql-block">‌2.广场由建筑师邢同和设计,以直径54米的圆形“国歌主题广场”为核心,造型模仿胶木唱片与辐射纹路,隐喻国歌从这里唱响全国乃至世界,成为艺术化表达的载体‌。</p><p class="ql-block">‌3.上海作为国歌创作及首次唱响的城市,通过这一公共文化设施,突显其与国歌的独特历史纽带,同时整合绿地广场与展示馆功能,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空间‌。</p> <p class="ql-block">与老同学、老友分手后,我径直走进绿地广场,并在下沉式广场参观了“国歌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创作于1935年,最初是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该作品诞生于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以激昂的旋律和铿锵的歌词迅速传遍全国,成为动员民众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p><p class="ql-block">田汉的贡献‌:作为左翼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田汉在1934年完成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后被捕,歌词是剧中人物辛白华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表达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壮烈情怀‌。</p><p class="ql-block">‌聂耳的谱曲‌:聂耳主动请缨为歌词谱曲,以短促有力的音符和进行曲节奏,塑造出紧迫感和战斗性。完成创作后不久,他于1935年7月在日本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24日,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后,百代公司迅速推出了由袁牧之、顾梦鹤演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唱片‌。同年7月,百代唱片公司正式出版了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会选《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与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该曲诞生于1935年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凝聚了“不做亡国奴”的民族怒吼,激励了抗日救亡运动。其激昂的旋律和歌词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抗争的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政治象征与宪法地位‌</p><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将其作为代国歌,后于2004年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确立为国歌,赋予其与国旗、国徽同等的宪法地位,以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认同‌。</p> <p class="ql-block">-艺术价值与时代延续性‌</p><p class="ql-block">歌曲在民众中广泛传唱,生命力顽强,其“居安思危”的主题被认为具有永恒的教育意义,提醒国人不忘历史、奋发图强‌。</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与创作渊源‌</p><p class="ql-block">田汉与聂耳均为共产党员,歌曲诞生与党的抗日救亡运动密切相关,体现了党的文艺宣传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国歌第一张唱片</p><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大中华唱片厂录制的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片</p><p class="ql-block">‌国歌的第一张唱片是1949年12月大中华唱片厂录制的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片‌‌‌。这张唱片是在1949年12月录制的,唱片上标明“典礼音乐,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 <p class="ql-block">老廖75岁了,第一次知道上海有一个“国歌纪念广场和国歌展示馆,昨天第一次去参观。</p><p class="ql-block">老廖第一次知道,连宝宝都会唱的国歌,竟然一直都是“代国歌”,直到2004年才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确立为国歌。</p> <p class="ql-block">我在睡梦中仍然不解的是,聂耳是1935年5月16日完成《义勇军进行曲》作曲工作的。</p><p class="ql-block">‌然而,他又是1935年4月15日从上海出发,4月18日抵达日本东京的。溺水身亡时间‌是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p><p class="ql-block">我认为聂耳是在创作完成前一个月就已启程赴日了,难道他是在日本完成创作的?他不会游泳,一个人下海溺水身亡了?要知道聂耳是一位知名的抗日人士,是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瞎逛逛也蛮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6.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