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5日,高考出榜的日子,想必昨晚又有千家万户是不眠之夜,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其实我已经忘记了是查分的日子,不过我也失眠了,左想右想不知所云,第二天一起床,满频飘的是喜报,才知道原因。习惯了也就没什么,不过刷到的一个视频令我突发了写这篇文章的动力。一位女生查自己的高考分数:288!女生高兴得跳了起来,眼睛直勾勾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个数字:288。父母忽然间爆发出一阵笑声,欢快得几乎冲撞开了四壁的禁锢,那笑声里仿佛藏着一只被长久关押后终于得以扑向天空的鸟。我知道,这数字对于他们而言,早已不是寻常成绩的刻度;它此刻宛如一只坚实的浮筏,终于载着他们渡过了“老师不找家长”这条心惊胆战、薄冰似的底线——这浮筏在众人眼中也许粗陋,却实实在在漂浮在父母心海最深的恐惧之上,并稳稳托起了他们此刻的欢喜。太正能量了!比看到别人考了个状元还令我兴奋。</p><p class="ql-block"> 本来我不打算提笔,因为我深深的知道,自从出了Ai和Deepseek之后,是该放下手中的笔了,人脑算不过算法,尽管我之前写过五百多篇文章。从此,我放下了写文章的笔杆,拿起了拍摄短视频的镜头。并非厌倦了文字的深度,只是愈发觉得,如今光影交织的叙述似乎更贴近身边人间的脉搏跳动。当我把镜头转向邻居王叔,他布满油污的双手正灵巧地修理着一辆吱呀作响的破旧自行车,这双手所蕴含的熟练与智慧,又岂是考卷上的分数所能丈量?还有巷口卖煎饼的李婶,她摊饼时手腕轻巧一抖,面糊便如活物般均匀铺开,煎饼香气四溢,足以让整条街巷复苏。在镜头前,这些沉默的手艺如同大地深处的根脉,各自默默伸展,却撑起了市井烟火中那些不被试卷衡量的生命之树。但这个短视频又让我破防了。</p><p class="ql-block"> 正如我昨天看到的一个小片段,用文字叙述出来就是:我喜欢我儿子,我就喜欢我儿子,不管啥样我都喜欢我儿子。比啥呀?有啥好比的?其它孩子是人中龙凤,跟我有啥关系?每个人都不一样,没有人没有短版。谁当面蛐蛐孩子试试?能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真的很幸福啊!从这么大一个小肉球,慢慢的会笑,会翻身,会叫爸爸妈妈,会爬会走,会开始捣乱,也会开始哄我们开心。上了幼儿园,转眼就到了小学,初中高中,感觉好像没多久就开始高考了。能读书那固然是好,真不能读书,真的不是那块料,命里真没有,我也就认命。我一直告诉孩子:我这辈子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陪着孩子长大,他爸爸永远爱他!原来父母心中的秤砣,衡量儿女价值的天平,竟如此微妙不同。或许天下父母心底,原本都刻着些不成文的章法,有些儿女是注定要栽种在庭院向阳之处的名卉,而另一些则只是墙角默默扎根的草籽;但草籽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绿意——庭院若缺了这绿,便少了那点呼吸的生气。</p><p class="ql-block"> 高考分数终究只是人生路上一处引人驻足的驿站,而非不可逾越的终点之墙。望着那288分,我反而渐渐明白了:不同人各有自己的花期,有的在料峭春寒中便迫不及待地抽枝吐蕊,有的却沉潜于泥土深处,默默积攒着力量,静待那属于自己的季节来临。288分,如同我生命土壤中一颗卑微的种子,它或许无法长成冠盖参天的大树,但谁说它不能生出一株韧草,一寸寸顶开压覆的瓦砾,最终摇曳出自己的一抹绿色?重要的并非起点标定于何处,而在于根须是否执拗地向着地心伸展,在于是否始终蕴蓄着破土而出的无声力量。</p><p class="ql-block"> 纵使长路漫漫,土壤瘠薄,总有无数被深埋的生命在黑暗中悄然呼吸,静候着季节流转,等候着属于自己的那阵风,那场雨,那破晓时分——它们终将在无人催逼的晨光里,于各自命定的位置,从容不迫地,开出花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