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6日</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陕西延安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战文艺干部的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院内设戏剧、音乐、美术三个系,从1938年8月起,增设文学系。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1961年被列为国务院颁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鲁艺是为了纪念鲁迅并利用其影响力,来吸引更多的文艺青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现保存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石窑洞数十孔。<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为天主教堂:该建筑由西班牙传教士易兴化 ,于1931年在延安桥儿沟修建,是当时延安唯一的西方罗马式风格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艺桥儿沟旧址,即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旧址,该旧址现存教堂一座,即鲁艺礼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会议:一次1935年遵义会议,一次是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召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纪念馆里,陈列了大量珍贵图片资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六届六中全会)的人员名单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明、张闻天、项英、博古、康生、王稼祥、彭德怀、刘少奇、陈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8年,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会议上主席团成员们的合影照片显得格外真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6月,鲁艺确立正规学制,成立戏剧、音乐、文学、美术4个部。</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艺美术系简介</p><p class="ql-block">鲁艺美术系从1938年至1945年共举办六届,招生147人。沃查、王曼硕、江丰、蔡若虹先后任系主任。1940年成立美术工场、钟敬之、江丰任主任,华君武任副主任。</p><p class="ql-block">鲁艺美米系专业课有:美术概论、色杉学,透视学、解剖学、美术史、木刻研究、漫画研究、民间美术研究,室外写生、创作买习等,美术系师生们,以抗战和人民群众为创作源泉,以木刻、雕塑漫画等形式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培养了古元、彦酒人、罗工柳、力群,蔡若虹、华君武等一批出色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艺文学系简介</p><p class="ql-block">鲁艺文学系从1938年7月第二届开始招生,至1945年共六届,招收学员254人。先后任系主任代主任的有周扬、沙汀、陈荒煤、何其芳、严井、舒群、欧阳凡海。教员有周立波、肖三、荒煤、曹葆华等,著名文学家、诗人、新闻工作者穆青,贺敬之、孔厥、李季,康濯等人是该系的导员,文学系除共同的必修课外,专业课程有文学概论、中国新文学运动、民间文学研究,世界名著选读,文艺现状研究、应用文,新闻学创作实习等。</p><p class="ql-block">文学系的师生们深入农村、深入生活创作了许多反映抗战,反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优秀作品,编译出版了世界文学名著,还出版了《草叶》等文学刊物。</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冼星海(1905-1945),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1938年,冼星海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在培养音乐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冼星海之家1940年5月,洗星海受党中央安排赴莫斯科工作,其妻钱韵玲与女儿冼妮娜,搬至此处居住,至1945年底离开延安。</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毛泽东题写了"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新校名,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八字校训。</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鲁艺发展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艺校门(1942年·吴印咸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发表了一系列抗日主张,图为(右起)1937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在延安凤凰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延安在职干部学习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会上朱德被推选为"模范学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1938年7月1日毛泽东为《解放》周刊题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力群《延安鲁艺校景》(1941年)原名郝力群,(1912年~2012年),山西灵石人。擅长版画、中国画。是中国现代版画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木刻版画《鲁迅像》,成为流传最广的鲁迅像。</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达《作曲家冼星海》(1939年)</p><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马达在美术界已经很有名气。到延安后,马达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培养了古元等美术人才,他也成为了"延安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