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第一国寺—径山寺

沙子(婉拒闲聊)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12日初夏时节,我们从安吉自驾来到径山寺,寺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座隐匿于杭州西北群峰中的古刹,曾经能在宋元明清四朝蝉联“国寺”尊号?要想了解其中原由,只能依次在参观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和观音殿中寻找答案,也有可能五大皇家基因早已储存在这一座座唐宋风韵建筑的镌刻飞檐斗拱之间。</p> <p class="ql-block">  一. 帝王敕封的官方认证体系</p><p class="ql-block"> 自唐代至清代持续获得皇家认证:唐天宝年间(745年)法钦禅师受封“国一大师”,宋代获“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御扁,元代被赐“大护国仁王寺”尊号,明代位列“禅院五山十刹”之首,清康熙帝三度驻跸。这种历代王朝接力式的敕封,奠定了其国寺地位。</p> <p class="ql-block">  二. 禅茶东传的文化枢纽地位</p><p class="ql-block"> 作为日本临济宗祖庭,径山寺的禅茶仪轨(如南宋点茶法、茶筅嚣具)经日僧圆尔辨圆传入日本,演变成日本茶道雏形。京都建仁寺至今保留径山风格的“四头茶礼”。</p> <p class="ql-block">  三. 建筑格局的皇家密码</p><p class="ql-block"> 建筑规格突破了佛教常规:中轴线与南宋皇城呈7.5度夹角(暗合紫微垣星象),五风山门、九开间大雄宝殿形制体现“准宫殿”,元代琉璃瓦当龙纹为皇家特许。</p> <p class="ql-block">  四. 儒释交融的治国样本</p><p class="ql-block"> 寺内设“径山书院”,融合禅宗与儒学。朱熹在此讲学,将“格物致知”与禅宗心性论结合,形成影响东亚的新儒学体系,这种政教互鉴模式成为王朝推崇的思想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五. 镇国法器的神秘传承</p><p class="ql-block"> 藏有释迦牟尼佛舍利、吴越王钱俶所献纯金阿育王塔等圣物。2021年考古发现刻有“保国安民”铭文的鎏金银塔,形制与雷锋塔地宫文物相似,赋予寺院政治意涵。</p> <p class="ql-block">  了解到这些基因是共同构成径山寺作为“东南第一国寺”的核心支撑,随后我们按照线路图漫步在这现代元素与古老的建筑相融合的佛教圣地,一一观赏别具一格的“网红”寺院。</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是径山寺建筑群的门面,与宋代钟楼、大雄宝殿等共同构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径山寺具有独特规制,与传统寺庙布局不同,面朝大雄宝殿(释迦宝殿)的是弥勒菩萨,坐在后面!面对山门外的是韦陀菩萨应迹道场,为了纪念韦陀菩萨便将放置天王殿的前方,亲自迎接宾客,以表尊重。殿堂还有四大天王倚壁而坐,组成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悬扁“慈化弘通”在天王殿后方入口处。“弥勒”一词,是古印度梵文的译音,意为“慈氏”。“慈化”即弥勒的化身。“弘通”就是弘扬佛法。</p> <p class="ql-block">  ☘️释迦宝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建筑(皇家寺院规格),屋脊曲线柔和,鸱吻简朴,符合宋代。《营造法式》的典雅风格。气势恢宏。立柱,采用“梭柱”(中间粗、两端细),增强视觉稳定感;柱础雕出刻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门窗,直棂窗与板门,无繁复雕饰,凸显禅宗“不立文字”的极简美学。</p> <p class="ql-block">  入口上方,悬扁“正法眼藏”。正法眼藏,意思是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以正法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莲花座上跌坐的佛祖释迦牟尼。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伽毗罗为国净饭的儿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于公元前6-5世纪,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痛苦,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6年茹苦修行,35岁时在菩提迦叶的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被佛门弟子尊称为释迦牟尼。</p> <p class="ql-block">  ☘️配殿祖堂:位于释迦宝殿两侧,传统的斗拱木结构,美观雅致。</p> <p class="ql-block">  殿内供奉历代祖师,自唐代开山以来120余位禅宗祖师,体现了禅宗历史传承。</p> <p class="ql-block">  ☘️客堂:用于接待宾客并举行茶禅仪式。</p> <p class="ql-block">  ☘️唐代龙井:传说中,法钦禅师在山中修禅时遇到一位白发老人,老人告诉他这座山有圣气,因龙居住,并告诉他龙会通过水井穿越来救他。于是,法钦禅师在山间挖了一口井,至今还有稳定的水源,保证了寺院的日常用水需求。也象征着佛教的圣洁和神秘,成为径山寺重要的一个符号。</p> <p class="ql-block">  ☘️龙王殿:具有千年守护与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传说开山祖师法钦禅师入定时,白衣龙王现身让出居所,迁至天目山并承诺守护寺院,龙王殿由此成为径山寺的千年守护象征,至今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龙吉祥菩萨:具有护持佛法、守护寺院与修行者。保佑风调雨顺、水利平安,回应农耕社会的现实需求。降伏魔障,助僧众安心办道。满足信众对健康、财运、平安的世俗祈愿。</p> <p class="ql-block">  ☘️金刚护菩萨:主要职责是守护寺院免受邪魔、外道侵扰,确保僧众修行清净。辅助禅修,破除修行者的内外障碍。作为保护神、满足信众对现世安稳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潮音殿:现在建筑为2008年复建工程的成果,还原于宋代规制。双层建筑,一层为法堂(讲经说法场所),二层为藏传楼(存放佛教典籍),内设抄经堂,提供静心抄经体验。</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 观世音菩萨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解脱,故名。</p> <p class="ql-block">  作为佛教圣地,观音殿主供千手观音像及32尊化身塑像,象征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救度众生的愿望。观音殿被视为“万事皆可求”的灵验场所,特别吸引信众祈求智慧、平安等。</p> <p class="ql-block">  观音殿后悬挂的两块匾额——“心无挂碍”与“慈悲喜舍”是佛教核心思想的凝练表达。</p><p class="ql-block">“心无挂碍”是“自利”——先净化内心,破除我执;</p><p class="ql-block">“慈悲喜舍”是“利他”——再将洗净心转化为度众生的行动。所以,对信众的开示为,拜观音时,先以“心无挂碍”放下烦恼;再以“慈悲喜舍”发愿利益他人,方为圆满。</p> <p class="ql-block">  ☘️凌霄阁,是径山寺最高的建筑,三重檐歇山顶木结构,高大、雄伟、壮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对称和谐、返璞归真,可俯瞰整个寺庙,提供360度全景视野,感受一年四季植物的色彩变化,观赏“一览众山小”的壮阔景象。</p> <p class="ql-block">  “万德庄严”,强调佛陀无量功德与寺院庄严气象。</p> <p class="ql-block">  “正法久住”,直接呼应佛教核心愿望,即佛法永驻世间。</p> <p class="ql-block">  凌霄阁内佛像富丽堂皇,精彩绝伦,令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  ☘️径山禅宗历史文化馆:可通过丰富的展品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向游客和信众展示径山寺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禅宗文化的精髓。还保留了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径山寺不仅仅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对日本禅宗和茶道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  ☘️五观堂:是径山寺内的一个重要场所,主要用于提供素面和小菜。这里素面非常受欢迎,味道也不错,价格22元一碗。游客可以一边吃面,一边观看循环播放的建寺纪录片。</p> <p class="ql-block">  其实五观堂也称“斋堂”,是僧侣共餐之地,不同于一般的餐厅,它不仅是生理需求的场所,更是一种修行的仪式,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日常化。</p> <p class="ql-block">  用餐前进行五种观照,一是思量功德;二是审视自我;三是心防过失;四是正事良药;五是为求事业;正如古德高僧所言:“五观若存金石易化,三心来了滴水难消。”道,就在这些日常的生活细节中。</p> <p class="ql-block">  钟楼,仿原明代永乐径山大钟,重达36000斤,声音洪亮,闻达数里,为径山寺的重要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九龙壁,历时岁月的洗礼,在1997年修复完工后重新焕发光彩。如今作为影壁的一种,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一种神秘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  漫游寺庙两个小时左右,我喜欢这里宋代禅寺的格局、七朱八白的配色,江南园林意境和佛教象征的美学,即有皇家寺院的恢宏气度,又保留了山林隐逸的朴素禅风和厚重的人文历史遗迹。径山寺建筑的核心特质,呈现出宋风为骨,禅意为魂,庄严中见朴素,自然中见法度,即是礼佛空间,也是修行者的“生活道场”。特别是每尊佛像美轮美奂,工匠以精湛的工艺,雕琢出佛像那柔和的线条和丰满的轮廓,让供奉之人都享受着殿内佛像色彩鲜艳,画面细腻而逼真的效果。同时,游客、信众带着不同的想法在此处观赏、交流、敬拜,每个人都有着相同或不同的收获。除此以外,可参与抄经、品茶、喝咖啡,饿了来一碗热乎乎的素面,享受了一个综合性寺院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