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南】潮州青龙庙

陈新她爹

<p class="ql-block">【瞻南】潮州青龙庙</p><p class="ql-block"> 与北方遇见久旱才到龙王庙上香祈雨不同,潮州的青龙庙平时香火就很盛。献亭内硕大的供桌上,总是摆满了祭品,香炉内燃着的香直言香阵,而信众不绝如缕。</p><p class="ql-block"> 潮州韩江岸畔的青龙庙,又称安济王庙,是潮州人尊称为“大老爷宫”的庙宇。庙宇上世纪末重新修建,繁复的石雕、木雕和漂亮的嵌瓷装饰,像一朵花一样盛开在韩江边上。该庙宇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有意思的是,该庙供奉的安济圣王,是龙王和历史真人的复合体。安济灵王是北宋神宗赵顼(1068年即位)封的,是古老的龙王崇拜和后来的英雄崇拜的统一复合体。三国时期蜀汉永昌太守王伉因保土安民有功,被当地百姓立庙祭祀。后来,潮州人谢少沧在云南为官时,因王伉显圣助其脱难,便刻王伉神像带回潮州祭拜。传说王伉曾化身青龙行云布雨、保境救民,其形象与青龙崇拜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安济圣王信仰。</p><p class="ql-block"> 正厅除了供奉安济圣王外,还有大夫人和二夫人的神像。大夫人原本是潮州城外某乡村的少女,因到青龙庙进香时暴病身亡,其家人遵循圣王托梦的指示,将她的容貌刻成神像安置入庙,称“安济圣王夫人”。而二夫人更有意思啦,原是真君宫的真君夫人,真君宫的真君爷是隋唐时期的名医孙思邈,被后人尊称为“孙真人”和“真君子”。只是真君宫门庭冷落,香火稀疏,夫人与安济圣王侬有情妾有意,两人一拍即合,最终真君夫人成了安济圣王的二夫人。可怜孙真人,拒绝了隋文帝和唐太宗的高官厚禄,丢了如花似玉的老婆。造神,信神,潮州人还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正厅两旁还配祀有二位舍人爷(估计是当年送来宋徽宗题匾的钦差),还有福德老爷土地神、和保佑儿童成长的花公花妈以及谢少沧牌位。旁厅祀三仙师公,原是汀州的上杭“三仙师”。据《汀州府志》载:“黄幸三仙师,上杭人。钟寮场未立,县前有妖怪、虎狼为害,黄七翁与其子及婿幸姓者三人,有异术,治之,群妖遂息。因隐身入石。”紫金山乌兜隔仙师祠旁,清光绪乙酉年(1885)所立的《黄老仙师实迹纪略》碑的碑文有黄幸三仙师“驱妖至潮阳,见士人求雨不应,仙师代为祈祷,大获甘霖。步回紫金山,遂同隐阮身入岩穴,不复见”的记载。“三仙师”被敕封为“感应护国爱民三大真仙”是宋庆历年间(1041~1048),且其敕封是为潮州祈雨以后的事。因祈雨有功,潮州人将其入祀于青龙庙,一则以感恩,不管那里的神神,给老板姓办事就是好神神,值得祭祀;其二,大概有同类项合并的意思。反应了潮州人灵应则信的朴素自然的宗教观。</p><p class="ql-block"> 每年正月初四或二十四(具体时间因年份而异),潮州城都会举行盛大的游神赛会,即安济圣王出游。出游时,礼炮轰鸣,鼓乐齐奏,游行队伍浩浩荡荡,沿途人家商铺罗列香案祭品恭迎。尤其是二夫人圣诞吉日,现场气氛高涨,人们通过献酒礼和英歌舞表演祈求平安顺遂。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潮州地区的民俗文化风情,也体现了潮州人民对安济圣王的虔诚信仰和敬仰之情。随着潮汕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安济圣王的香火也传播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成为连接海内外潮汕人的重要精神纽带。时间不对,不能躬逢其盛,好在庙宇墙壁上有长幅的瓷板画,详细描绘了安济圣王出游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看罢庙,韩江畔凤凰木花开如瀑。树下坐了,看花,看庙,看香客来去,心如韩江水,也滔滔,也流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