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海淀区,原为清代的行宫花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p><p class="ql-block">园中主要景点分为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从事内政、外交等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p><p class="ql-block">万寿山周围的著名景点有佛香阁、排云殿、宝云阁等。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湖中有南湖岛、藻鉴堂岛、治镜阁岛三个中心岛屿,还有知春亭、十七孔桥,石舫等临水建筑。</p><p class="ql-block">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中国之最、世界之最。</p> <p class="ql-block">宝云阁、佛香阁远景</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上——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湖畔码头</p> <p class="ql-block">玉带桥远景</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为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阁两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和仙童、铜特。文昌阁与万寿山西供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武辅弼”。</p> <p class="ql-block">凤前龙后</p> <p class="ql-block">六百年古树</p> <p class="ql-block">孙悟空石</p> <p class="ql-block">猪八戒石</p> <p class="ql-block">延年古井</p> <p class="ql-block">殿廊</p> <p class="ql-block">看字先看章!透过玻璃可清晰见石刻“乾隆御书”四字真迹</p> <p class="ql-block">玉澜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原为一组四通八达的穿堂殿。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是光绪皇帝在园内的寝宫。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命人将院落封闭,此处即成为幽禁光绪帝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书法手迹</p> <p class="ql-block">景字少一点?光绪帝被幽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宜芸门</p> <p class="ql-block">宜芸馆“宜芸”寓藏书之意,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馆之两厢建有配殿各五楹,东曰道存斋,西为近西轩,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后成为光绪皇后在园中住所。</p> <p class="ql-block">邀月门</p> <p class="ql-block">当年慈禧观赏湖景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永寿斋</p> <p class="ql-block">乐寿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改建,成为慈禧太后在园内的居住之地。</p> <p class="ql-block">青芝岫</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排云门</p> <p class="ql-block">排云殿原为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大雄宝殿,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在其废墟上建成排云殿,是为慈禧太后祝寿的场所。现殿内陈列的展品为当年王公大臣进献的寿礼。</p> <p class="ql-block">德晖殿,光绪十二年(1886)建于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原清漪园多宝殿旧址之上,是当年慈禧到佛香阁拈香礼佛时更衣之处。</p> <p class="ql-block">云外天香内,千手观音铸成于明万历二年(1574),本名“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像”。铜胎鎏金,高五米,头面分四层,每层三面,共十二面,二十四臂,下蹬九层有999个花瓣的莲花宝座,法相庄严,铸造精美,有极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在此可纵览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博物馆位于园内文昌阁之东,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大、品极最高的文物陈列馆。馆内设六个专题展厅,陈展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数以千计的颐和园精品文物,品类涉及铜、玉、瓷、金银、漆器,竹木牙角、家具、书画、古藉、珐琅、钟表、杂项等,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诸多门类。</p><p class="ql-block">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它们与帝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皇家文化最具真实性的物证。</p> <p class="ql-block">圣集大成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偶遇北京靓广大先生为我们讲解</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与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永和轮配件</p> <p class="ql-block">结语:颐和园藏外国文物作为历史与技艺的见证,不仅展现当时东西方文化科技,也是晚清宫廷生活风尚的真实记录和缩影,更是国事衰弱、内忧外患大背景下中外交流的珍贵印记。</p> <p class="ql-block">宿云檐城关始建于乾隆年间,又称贝阙。城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一八六零年被英法联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寿星石</p> <p class="ql-block">园中临水石舫</p> <p class="ql-block">慈福牌坊</p> <p class="ql-block">英法联军烧毁清漪园一百三十周年于遗址复建苏州街工竣并陈设开放此誌碑</p> <p class="ql-block">凤策扬辉楼出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