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12日,早上八点半,我们离开酒店,今天要去的地方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红其拉普口岸,这是我们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唯一的陆路口岸。中巴经济走廊。从塔县到红其拉普,整个路程有130公里。</p><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酒店前的广场上拍摄的,太阳刚刚升起,这里太阳被大山挡住,所以看上去太阳才升起</p> <p class="ql-block">这是刚上路拍摄的,这里是帕米尔高原的“天空之镜”——塔合曼湿地,边上的雪山倒影在路边的河流里,感觉特别美丽,如果自驾游,我一定会停车,在这里欣赏美丽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湛蓝的天空,让我们的心情格外美丽,塔哈曼湿地,一路伴随,一路山水美景</p> <p class="ql-block">湿地,绿色草原</p> <p class="ql-block">塔合曼湿地的美丽,有河流在这里自然流淌,大自然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一块路牌指示,让我们在这里停留,拍照留念,这里向前66公里就可以到达巴基斯坦,而向右6公里,瓦罕走廊,100公里,就是阿富汗。处于三国交叉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先向前,往巴基斯坦方向前行,那里有我们的海拔最高国门,红其拉普</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有草甸,所以也就有牛羊</p> <p class="ql-block">这时海拔越来越高,雪山也越来越近</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感觉到,昨晚下过雪,导游说,塔县下雨,这里就下雪</p> <p class="ql-block">大巴沿着中巴友谊公路前行,开始驶入盘山道</p> <p class="ql-block">十点半不到,我们大巴到达停车场,我们导游去买票,我下车时,开始头晕,呼吸有点急,心跳也加速,路上我已经吃了人参片,现在赶快吃速效救心丸,它会让我心跳渐渐平缓。我没有买氧气罐,去年在青海买了也没用,所以这次不买了,只要慢慢走,适当服药,应该没问题,能战胜高反。</p> <p class="ql-block">看椅子上有积雪,刚下过雪的样子。我们去排队,换乘中巴车上国门</p> <p class="ql-block">游客挺多,等了好几辆车才上车,这时时间变不多十一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导游买的中巴车票,说要报销,不能给我们,我就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红其拉普国门,也叫红其拉甫口岸,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县)境内,地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核心区,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口岸。以前季节性开放,2024年9月19日起,红其拉甫口岸从季节性开放转变为常年开放。</p> <p class="ql-block">这里同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毗邻,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中巴车停的边上,一块牌子,“中巴友谊万岁”,让我们倍感自豪。我们乘坐就是这中巴车。</p> <p class="ql-block">中巴车带着我们继续前行,还好基本已经是平缓的山路,这里是帕米尔高原,“万山堆积雪,积雪压万山”是对红其拉甫的最好形容。看,周边都是巍峨高大的雪山,常年不化,银装素裹。</p><p class="ql-block">红其拉甫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称。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p> <p class="ql-block">相传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曾有一个多达万人的商队因遇暴风雪而全部死亡。还有人孜孜不倦寻找那支商队丢弃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我们就看到了庄严的国门,曾经跨过内蒙古满洲里那里的国门,去往俄罗斯伊尔库茨克,贝加尔湖;还有在广西东兴口岸去往越南的国门。所以感觉对国门有种熟悉感,也让自己有点激动。祖国,我们爱你😘😘</p><p class="ql-block">与红其拉甫口岸对应的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的苏斯特口岸。</p> <p class="ql-block">五星红旗在这里飘扬</p> <p class="ql-block">再近距离拍摄我们的国门</p> <p class="ql-block">来到国门的背面,界碑矗立在那里,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这里铁丝网的外面就是巴基斯坦</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她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p><p class="ql-block">哈哈,有人在玩雪</p> <p class="ql-block">来到国门广场中的一块石碑前,这里标注的海拔有5100米,那就以它为准</p> <p class="ql-block">哈哈,真的有人堆雪人了,这是大熊猫吧</p> <p class="ql-block">看,在围栏的外面,有巴基斯坦的兄弟在看着我们。此照片有我们的导游拍摄。</p> <p class="ql-block">当我再次站在国门前,心中为之感叹,“山河远阔,人间值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国门前,和先生一起留个影,我们远道而来,值得纪念。再见,红其拉普口岸❤️❤️</span></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桥梁,连接着两国人民的心,中巴友谊长存,中巴友谊万岁!</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中国与世界的窗口,它展示着我们大国的风范!</p> <p class="ql-block">离开国门后我们返回到之前三国的交叉口,然后我们去瓦罕走廊,这是到达瓦罕走廊后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时间为下午的一点多。</p><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又称阿富汗走廊、瓦罕帕米尔,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巴达赫尚省至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西起阿富汗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也是东亚到西亚最近的道路。中阿两国在狭长的瓦罕走廊东端相毗邻,边境线只有92.45公里,这也使得阿富汗成为了所有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中边境线最短的。也使得阿富汗成为了唯一与我国相邻的西亚国家。</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中阿之间一年8-9个月大雪封山。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也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安息高)都曾经过这里,去古印度(天竺)研究佛法。</p><p class="ql-block">所以这里也是佛教之门🙏🏻🙏🏻🙏🏻</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我们看到对面山谷上的几个大字“万岁,祖国万岁!”。在西部边陲,看到这样的字,无不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为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而自豪骄傲!</p> <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四个大字,矗立在这边境线上,成为了游客来游览打卡的神圣地方!</p><p class="ql-block">广义上瓦罕走廊长约400公里,东西走向,其中在中国境内长约100公里。中阿边界线只有92.45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是来自网络的图片,可以让我们更能直观的看到瓦罕走廊的走向,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四国相邻,睦邻友好。我们与阿富汗的联系就是中间的瓦罕走廊。瓦罕走廊就是帕米尔高原的一条皱褶。</p><p class="ql-block">国之边境,从来不是地理位置的终结,而是文明的瞭望台。当我们远道而来,以脚步丈量这里被时光封存的净土,触摸的不是这里的最后神秘,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守护山河的赤诚!</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来自网络的图片,红色的标注就是瓦罕走廊。</p><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北依帕米尔高原南缘与塔吉克斯坦相邻,南傍兴都库什山脉东段与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尔相接,西起阿富汗阿姆河上游的喷赤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东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这里还被称为“鸡鸣四国”的地方,早上,公鸡打鸣,四国都能听见。</p><p class="ql-block">整个瓦罕走廊是阿富汗最为贫瘠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边陲小镇,是我国唯一的白色人种,塔吉克族,他们和我们最可爱的人一起守护着我们的祖国。</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几块石碑,诉说着这里的曾经。</p><p class="ql-block">这块石碑是东行传法第一人,安世高的经行处。西域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安息高),曾经过这里,去古印度(天竺)研究佛法。</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唐高僧玄奘的经行处。公元627年,唐朝高僧玄奘启程赴天竺那烂陀寺,途中经过瓦罕走廊,并于公元645年返回长安,将其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东归时,经由帕米尔高原的瓦罕通道,通过明铁盖达坂进入2023年的中国国境。</p> <p class="ql-block">这块告诉我们是东晋高僧法显的经行处。公元399年,东晋僧人法显从长安沿古丝绸之路西行求佛,归来后著有《佛国记》。法显在书中描述经过葱岭的路程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p> <p class="ql-block">视频拍摄的就是瓦罕走廊这边的神秘土地</p> <p class="ql-block">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离开这片神秘的净土。</p> <p class="ql-block">当车再次行驶在314中巴友谊公路上,又经过塔哈曼湿地时,我又看到了美丽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天空是那么的美,湛蓝色与白云还有纯净的雪山,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返回喀什的路上,先去塔县吃午饭,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p><p class="ql-block">饭后继续赶路,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慕士塔格峰与喀拉库勒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视野中已经看到了喀拉库勒湖,昆仑雪山一路伴随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出现在眼前,这是一条天然的湖泊,之前我们游览的白沙湖与班迪尔蓝湖都是水库。</p><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距离喀什191公里,中巴公路从湖畔经过,这里离攀登慕士塔格峰的大本营不远(徙步走或骑骆驼,5小时到达)。</p> <p class="ql-block">卡拉库里湖(喀拉库勒湖),湖畔的苏巴什草原上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有塔吉克人的毡房和木屋,还有专设的登山营地,湖的北面30公里处有布仑口运输站,也为游客提供食宿。“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山水同色,景色十分迷人。</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都在这里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卡拉库里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这个湖增添了神奇而美丽的色彩,如果单单是喀拉库勒湖,它比较小,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有了公格尔九别峰还有慕士塔格峰,那就完全不一样了。</p> <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海拔3560米。平均水深约15米,最深处达30米,据介绍,湖水在一天当中会随着阳光的照耀而变幻不同的色彩。平时,湖水洁净碧清,洁如明镜;当乌云密布之时,湖水则会像灌进了墨水一样,变得乌黑,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湖”。</p> <p class="ql-block">这里远眺慕士塔格峰,壮观巍峨的昆仑山慕士塔格峰,就在湖的上方</p> <p class="ql-block">天气风云变幻,刚才的蓝天白云变成了乌云</p> <p class="ql-block">时间比较紧张,又因为其他事耽搁,我没有走到下面的湖边,只是匆匆拍摄了视频,就离开了喀拉库勒湖。</p> <p class="ql-block">三刻钟后我们的大巴离开喀拉库勒湖景区,向喀什出发前行,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左右,我们还要赶路,到达喀什起码还有三个多小时,加上路上必须休息,否则司机师傅太累了,所以到达酒店估计要十点,反正这里的白天特别长,让我们几乎忘记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路上看到的风景,这个好像一只眼睛👀</p> <p class="ql-block">路上湿地风景</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红色山峦,地上有绿色点缀,画面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路边河流,都是从高山上留下来的雪融化水,我曾经在去红其拉普口岸路上触碰过,冰冰凉,比白沙湖的水凉。</p> <p class="ql-block">在服务区休息时广场好多的鸽子。晚上十点不到我们回到喀什市酒店,这次换了一个酒店格雅酒店。</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新疆南疆游览的最后一天,6月13日,早上早餐后九点,我们去喀什古城,看喀什古城的十点半的开城仪式,由于时间还早,我们不想等在那里,就来到了古城边的高台民居游览。</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来自网路。感觉维吾尔族情调好浓,这建筑。</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四个字出现在眼前。据介绍,这里现有居民600多户,人口2400多人,全都是维吾尔族,居民们世代聚居于此。</p> <p class="ql-block">来到高台民居,这里游客还是蛮多的,都在欣赏这里的维吾尔族建筑风情</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p><p class="ql-block">看这就是小巷,感觉特别的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这房屋带着伊斯兰教维吾尔族的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又见小巷,景深</p> <p class="ql-block">在民居区,还有商店在经营</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又名“阔孜其亚贝希”,维语为“高崖上的土陶人家”。这里曾是土陶艺人的聚集地。约800年前,一位匠人发现了高崖上质地细腻、粘性强牢的“色格孜”土,从此开启了土陶制作的历史。那些精美的土陶制品,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碗、盆、壶,到充满艺术气息的工艺品,无一不展示着维吾尔族人民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土陶是这里的特色,高台民居内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土陶作坊,这些作坊是维吾尔族土陶制作技艺的重要传承地。</p> <p class="ql-block">感受这里的维吾尔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看,这房子造的是不是很特别。这里随意建筑的楼上楼、楼外楼,形成了“过街楼”“半街楼”“悬空楼”,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曾经影视剧中看到维吾尔族人手拿烟斗的场景,这里看到了维吾尔族的烟斗雕在墙体上</p> <p class="ql-block">这墙上的烟斗是否很特别,很维吾尔族</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徜徉在高台民居的小巷中,不时能看到木雕、砖雕装饰的门窗,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工匠们的匠心独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里的场景,感觉有点像我在埃及时看到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是民居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在埃及开罗看到过的场景,建筑色彩架构都像,可能都是伊斯兰文化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看这里的残存民居,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木头去枝之后,没有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整个街区看上去都是晃晃荡荡、松松垮垮的。但据说这里的房子都很牢固,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里看到了一个主题,高台遗址原貌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在高台民居遗址区。看到了远处的电视塔,现代与古代交相辉映。其实它不是电视塔,它叫昆仑塔,是集城市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轻食等功能于一体,在这里可以一览喀什市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介绍说,维吾尔族人居住文化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对家和故土的依恋。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家族人口增多,增建的房间占去院落的一部分,再沿墙体扩建加高一层甚至两层。房子顺着山势,室内外空间布置不受对称等概念的束缚,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看浓浓的维吾尔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商店,有这里的维吾尔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时间总是比较匆忙,后面我们还要去看喀什古城开城仪式,所以只能离开。</p><p class="ql-block">粗略地在高台民居逛了一下,有可能好多地方也没去,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建筑群,就像一部立体的史书,泥土、木头、小巷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承载着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记忆,是喀什历史文化变迁的生动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是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有人说,高台民居既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绝佳场所,也是维吾尔族美化环境、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殿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