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游记】 ‍在罗讷河畔,邂逅中世纪的诗与穹顶

lili。包利群

<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法语:Avignon)在法国南部,是14世纪罗马教皇的居所。由西蒙德·马蒂尼和马泰奥·焦瓦内蒂设计装饰的罗马教皇宫,看上去非常古朴。它俯视着这座城市,环城的城墙和12世纪遗留下来的横跨罗讷河的桥梁。在这座哥特式建筑下面的广场上,小宫殿和圣母院教士的罗马主教堂构成了一组特殊的纪念碑,突显阿维尼翁在14世纪基督教化的欧洲所扮演的突出角色。</p><p class="ql-block">作为沃克吕兹省的繁华首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北可通达法国历史悠久的第二大城市里昂,南能抵达普罗旺斯各具特色的区域,西往卢瓦尔河谷,那里城堡密布,东至罗马.其市镇面积为64.78平方千米,2020年1月1日时人口数量为90,597人,是该省人口最多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城的起源要追溯到13世纪末,由于罗马政教各派别之间的激烈斗争,直接威胁到教皇的安全。因此,在法王腓力四世的支持和安排下,1309年,教皇克雷芒五世决定从罗马迁居到阿维尼翁(直到1378年)。</p> <p class="ql-block">由于教皇的迁居,教徒们就把阿维尼翁作为朝拜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在克雷芒五世到1378年之间的时期,天主教教廷从罗马迁移至此,并受国王控制。后来更出现两地各立教宗的情形(史称“大分裂”)</p><p class="ql-block">1995年以阿维尼翁历史城区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它离地中海不远,往南再走85公里,就是法国南方的海港城市马赛。阿维尼翁正在连接法国南方和北方的要道上。从陆路往来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也要经过阿维尼翁,所以它也是法国南部东西方向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从古罗马时代起阿维尼翁就是一处繁华之地。</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哥特式建筑下面的广场上,小宫殿和圣母院教士的罗马主教堂构成了一组特殊的纪念碑,突显阿维尼翁在14世纪基督教化的欧洲所扮演的突出角色.</p><p class="ql-block">1995年以阿维尼翁历史城区之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城墙建于14世纪,与中国的明城墙属于同一时期,最初作为老城的防御工事而建‌。它的城墙是完整的一圈,总长近5000米,由大块方石砌成,坚固而厚重。城垛、城塔和城门都完好无缺。城墙建于14世纪,19世纪进行过重修,墙上雨水冲刷的痕迹凸显它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尽管城墙整体保存良好,但为适应现代交通需求,部分段落已被打通改造‌。</p> <p class="ql-block">罗讷河把十二世纪的桥影折成金箔,圣贝内泽教堂的钟声在石灰岩墙面上撞出涟漪。</p> <p class="ql-block">  抚摸着圣贝内泽桥残缺的拱券,突然懂得断臂维纳斯的美学——二十二孔石桥虽仅存四孔,却让罗讷河的波光永远记住了十四世纪工匠的巧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断桥残墩上的野花,年复一年开着1185年模样的花瓣。</span></p> <p class="ql-block">圣贝内泽桥(Pont Saint-Bénézet),又称阿维尼翁桥或亚维农之桥,是法国南部阿维尼翁的标志性历史建筑,以其传奇历史和独特断桥景观闻名。</p><p class="ql-block">建于1177年,传说牧羊人贝内泽受天使启示,独自举起巨石确定桥址,历时8年建成,最初为木桥后改建石桥‌。原长900米,22个拱桥墩横跨罗纳河,连接阿维尼翁与对岸的Villeneuve-lez-Avignon,是中世纪交通要道。因洪水多次倒塌,1668年特大洪水后仅存4个桥拱,形成今日断桥景观。</p> <p class="ql-block">桥体体现罗马建筑风格,坚固的石砌桥墩残存至今,北侧保留圣尼古拉礼拜堂(船头形设计)和贝内泽小礼拜堂.断桥沧桑感与罗纳河风光相映,成为阿维尼翁必访胜景。</p> <p class="ql-block">这座被教皇选中的圣城,用赭石色的城墙围起整个中世纪,每一块斑驳的砖石都在吟唱法兰西最动人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  城里街道不宽,有两排绿树相夹。漫步其间,不时可以听到路旁饭馆和咖啡馆里传出的杯盘相碰声,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祥和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1840年,人们在阿维尼翁城里发掘出一枚古币,上面铸有6个字母:AOUNIO(阿乌尼奥),这是阿维尼翁的前身。据考证,这种货币是公元前120年由马萨里亚(古代马赛)发行的。换句话说,在我国西汉时期,阿维尼翁就已经存在了。另有史料说,阿维尼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更远的公元前500年,相当于我国东周时期,其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利古里亚人。当时,这座小城名叫阿崴尼翁(AOUENION或AOUENNION)。按克尔特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大风城;</p> <p class="ql-block">按利古里亚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河神城。两种说法各有根据:因为阿维尼翁建在多姆山上,所以风大;又因为它守在罗纳河边,故有河神,两种说法正好概括了这座城市的自然特点。</p> <p class="ql-block">仰望教皇宫的大门,你听,十四世纪的铁门闩还在教皇的噩梦里嘎吱作响。那些拉丁文咒语沿着拱券裂缝爬行,红衣主教的紫袍早就褪成了石缝里的苔藓...</p> <p class="ql-block">小巷里的鹅卵石被岁月磨得发亮,像撒了一地的黑珍珠。市政广场的旋转木马转着转着就变成了时光机,载着穿亚麻裙的少女回到1348年。那时全欧洲的诗人捧着七弦琴在此聚集,如今他们的诗句还黏在圣阿格里科勒教堂的彩窗上,随着光线的流转时隐时现。</p><p class="ql-block">市政厅,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雷洛格的地點 在劇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以及市政廳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聖勞倫斯和聖西奧多利特的本篤會修道院</p><p class="ql-block">阿維尼翁最古老的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十一至十九 世紀</p> <p class="ql-block">歐洲文化之城 這座城市的歷史 市政劇院</p><p class="ql-block">在19世紀,該市決定在聖洛朗修女修道院的遺址上建造一座新劇院。 該建築於1825年完工,擁有希臘羅馬風格的立面,裝飾著柱子和寓言雕像,1846年被一場火災摧毀。 立即決定在同一地點進行重建。</p><p class="ql-block">Théodore Charpentier和Léon Feuchères制定了計劃。 1847年11月23日,就職典禮以「Guillaume Tell」的口音響起。 優雅的立面圍繞著一個容納門廳涼廊的大拱門,參與了Place de l'Horloge的裝飾。</p><p class="ql-block">在入口處,Brian兄弟被凍結在石頭裡,坐著Molière和Corneille。 內部有一個美麗的義大利房間,由一個樓層和四個畫廊組成。 豐富的年度節目尊重自信的抒情傳統。</p> <p class="ql-block">大厅一侧</p> <p class="ql-block">市政剧院的一侧</p> <p class="ql-block">Square agricol perdiguier (斯夸尔·阿格里科·佩迪吉耶广场)原修道院花园遗迹‌</p><p class="ql-block">广场的前身是一座修道院花园,法国大革命后废弃,19世纪曾作为植物园使用,1991年改建为公共广场。目前仍可见部分老建筑的断壁残垣.</p> <p class="ql-block">以 ‌Agricol Perdiguier‌(1805-1875)的名字命名。他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木匠、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尤其因推动工人教育和行业互助组织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它是一个小型公共广场或绿地,供市民游客休闲。</p> <p class="ql-block">设有长椅、绿植或小型雕塑。</p> <p class="ql-block">Palais des Papes(教皇宫)‌是法国阿维尼翁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教皇宫,融合了哥特式与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外观宏伟壮观,巨大的石块堆砌出坚固的城墙,高耸的塔楼直插云端,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它曾经的威严。</p><p class="ql-block">以宏伟的城楼为防御,并以重兵驻守,10座塔楼雄据宫殿四周。</p> <p class="ql-block">它占地约1.5万平方米,分为旧殿和新殿两部分。旧殿由建筑师皮埃尔·博松设计,风格朴实无华,属罗马建筑风格;新殿则由让·德·卢弗斯扩建,富丽堂皇,为典型哥特式建筑.</p><p class="ql-block">内部空间布局错综复杂,设有25处参观点.</p> <p class="ql-block">荣誉庭院(Cour d'Honneur)教皇宫内的中央庭院,以中世纪建筑为背景,临时搭建舞台,可容纳上千名观众‌</p><p class="ql-block">露天采石场也曾被用作特殊演出场地,如彼得·布鲁克的《摩诃婆罗多》‌.</p><p class="ql-block">教皇宫的宗教历史空间与当代表演艺术形成独特对话‌</p><p class="ql-block">露天剧场成为城市文化脉搏的核心载体,吸引全球艺术家与观众‌.</p><p class="ql-block">实现古典建筑与现代艺术的融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皇宫内设有多媒体游览路线以及配套的语音讲解器。讲解器支持中文,并可与展厅内的影片进行同步:参观期间,您可以借此领略14世纪教皇宫殿的奢华之景,家具、壁画、帷帐、插画将一一重现在您眼前。您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教皇宫在近现代所经历的兴衰起伏。</p> <p class="ql-block">教皇宫花园</p> <p class="ql-block">修剪整齐的花园种有玫瑰、月季和柠檬洋霁等植物,与教皇宫古城堡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粉色的玫瑰和常青藤的指尖轻抚过教皇宫的古老石墙,仿佛时光在叶脉间低语。</p> <p class="ql-block">礼仪厅,大礼拜堂‌:高达20米的宗教空间,保留有部分实物展示‌.</p> <p class="ql-block">雄鹿室‌:以精美壁画闻名的接待厅,其中的壁画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因其祥和宁静的环境而深受教皇偏爱,曾成为教皇领地,历史上有六次的教宗选举是在阿 维尼翁教皇宫举行,在铁血拿破仑时代,教皇宫被法国军队征用, 成为一座兵营兼牢房。几经政权变迁和战争炮火的洗礼,幸运地留存了下来。1906年,宫殿被改造成为了一座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教廷金库‌:历史上存放教廷财富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位于教皇宫二楼,原为克莱蒙六世(Clement)的书房,被公认为教皇宫中最美的房间,房内优雅的壁画是1343年绘制的,但墙面上除了池塘捕鱼、狩猎季的图案外,只剩下被狗咬住的鹿腿,完整的雄鹿画面已不复见。雄鹿厅的动物图案在中世纪晚期颇有开创性的意义,成为之后欧洲各国宫廷模仿对象。</p> <p class="ql-block">教皇寝宫Chambre du Pape(此地禁拍摄,未有图片)</p><p class="ql-block">一进入教皇寝宫,目光就被整个从天花板至四个墙面甚至地砖,全是蓝色系色彩艳丽的彩绘壁画装饰所吸引,这是整个教皇宫中令人觉得较具有温暖人情味的房间。法国有一则笑话流传:据说当年教皇如果失眠睡不着觉,不是数绵羊而是数着小鸟才入眠的。</p> <p class="ql-block">教皇寝宫‌:陈列着雕刻精美的巨大木床和家具‌</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马赛克</p> <p class="ql-block">十字架軸承的祭壇</p><p class="ql-block">石膏成型 布魯諾·帕利扎特</p><p class="ql-block">卡爾維特博物館的存放處,阿維尼翁,N° INV。 1634</p><p class="ql-block">根據1478年勒內國王向弗朗西斯科·勞拉納下令,裝飾阿維尼翁塞萊斯蒂安修道院教堂的ma。 自1850年以來,聖迪迪耶教堂一直有這幅具有特殊尺寸的多色大理石祭壇。</p><p class="ql-block">它是普羅旺斯文藝復興時期最古老的作品之一,其發票來自那不勒斯新堡的凱旋門。 作為舞臺的淺浮雕城市景觀提供了當時在普羅旺斯不為人知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目錄。</p> <p class="ql-block">走到教皇宫的最高点,可以站在平台上看到整个古城全貌,红色的顶,黄色的立面, 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教皇宫</p> <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s Doms).天主教阿维尼翁总教区的核心教堂,紧邻教皇宫,是当地最古老的宗教建筑之一‌,重建于12世纪中叶,采用罗马式风格,钟楼高48米,顶部圣母镀金雕像,雕像高4.6米,采用金箔覆盖工艺,为城市地标。</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的14世纪哥特式雕塑杰作和教皇若望二十二世(1316-1334年在位)的大理石陵墓,墓龛雕刻有天使簇拥教皇形象的镀金浮雕具有重要艺术价值。1348年普罗旺斯女伯爵乔万娜一世将阿维尼翁售予教皇克雷芒六世后,该教堂成为教皇领地核心宗教场所。法国大革命期间,钟楼遭到严重损毁,现存钟楼为1859年重建。最大钟"玛利亚"重达8.3吨。钟声洪亮,钟楼内现存35座命名钟[2] 。每日正午12点会奏响《圣母颂》钟乐曲,持续时长约7分钟,钟声为法国第二洪亮,因为大小不一样,所以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它的东侧与教皇宫通过拱廊相连,西北方向设有一座18世纪建造的耶稣受难雕像群。教堂后方建有占地5公顷的岩石公园(Le jardin du rocher des Doms),园内保留12世纪修道院遗址。</p><p class="ql-block">1963年,教堂与教皇宫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老城中的建筑大多保留了历史的原貌,除了宏伟的教皇宫和高耸的教堂尖塔,鲜见四层以上的房屋。许多房屋的墙壁上还巧妙地描绘着假窗,这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早期,为了调节社会贫富差距,阿维尼翁对富裕阶层和拥有多窗居所的家庭征收重税,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假窗的出现。直至法国大革命后完全从教皇手中收回阿维尼翁,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p> <p class="ql-block">14世纪初建造的钟楼,其广场为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人们在此喝咖啡、逛集市。</p> <p class="ql-block">岩石公园 Rocher des Doms</p><p class="ql-block">圣母大教堂平台继续往上,是阿维尼翁老城的制高点。公园利用岩石山的山坡和城墙的一段高低错落,这里最初是17世纪开辟的英法风格园林,曾是教皇宫的天然要塞,如今作为免费开放的市民公园,承载着城市起源的历史记忆,公园设有多个观景台,可俯瞰罗纳河全景、圣贝内泽断桥(Pont St-Bénézet)以及阿维尼翁新旧城区的对比风貌,被誉为“明信片级拍照点”。</p> <p class="ql-block">圣伯多禄圣殿(Basilique Saint-Pierre d'Avignon)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宗教建筑</p> <p class="ql-block">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宗座圣殿,始建于7世纪,1358年重建.</p><p class="ql-block">位于阿维尼翁市中心,坐落在铺满鹅卵石的圣皮埃尔广场(Rue Saint-Pierre, 84000 Avignon).</p> <p class="ql-block">内部装饰‌:以精美的彩绘玻璃闻名,被评价其有“精美绝伦"的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曾遭撒拉逊人摧毁,中世纪重建后成为当地宗教生活中心‌。</p> <p class="ql-block">来到教皇宫前的广场(正对着是小皇宫),地面铺设传统碎石,周围露天咖啡馆与17世纪铸币厂等历史建筑融合,夏季常举办戏剧节等活动,兼具历史氛围与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小宫博物馆‌(Musée du Petit Palais),该建筑曾是主教官邸,现以收藏历代教皇的祭坛画及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著称‌。其与教皇宫隔广场相望,内部包含18个展厅,主体建筑内还保留着克雷芒六世拜堂等历史空间</p> <p class="ql-block">时钟广场平日里熙攘热闹,小商小铺林立,而每逢七八月间,这里便化身为艺术的殿堂。自1947年起,阿维尼翁国际艺术节便在此地的歌剧院拉开帷幕,成为法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艺术盛会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阿维尼翁每年都举办音乐节,戏剧节等大型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很多艺术团体参与</p> <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艺术节由IN与OFF两部分构成:IN作为官方艺术节,自1947年创立以来,每年精心挑选40余部现代创作作品,在教皇宫殿院子的露天剧场中上演;</p> <p class="ql-block">而OFF则源于1963年,是由艺术家和剧团自发组织的为期三周的盛会,涵盖戏剧、舞蹈、马戏等多种艺术形式。此外,阿维尼翁艺术节还曾邀请OFF团体赴北京演出,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从最初的以戏剧为主,到如今舞蹈、马戏、木偶戏、魔术、音乐等多元艺术的融合,阿维尼翁艺术节已然成为法国当代舞台艺术的缩影。</p><p class="ql-block">来自中国的艺人在街头、剧场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不仅可以看到西方的戏剧艺术,而且还可以看到来自东方中国的现代舞以及经典的传统戏剧豫剧《拾玉镯》,受到法国,荷兰以及东南亚各国观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夜风送来薰衣草的香气,恍惚听见七百年前的教皇轻声叹息:"这城墙围住的不是权力,而是人类对永恒的痴迷。"</p> <p class="ql-block">  暮色中的城墙变成金棕色,城墙剧场里正上演《阿维尼翁的少女》。毕加索的立体派线条与罗马式塔楼奇妙交融,现代艺术的先锋精神与中世纪宗教文明在此达成和解。</p> <p class="ql-block">阿维尼翁的美,正在于它让时间有了质感。每一道石缝里都藏着未说完的故事,每扇雕花木门后都站着等待续写的传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