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新郭老街”的南宋风貌

朱忠良

<p class="ql-block">初夏时节,去苏州石湖景区看了“新郭老街”:重建的仿古建筑,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南宋时期江南水乡的传统民居和街巷格局,充满怀旧气息与田园野趣,很有看头。</p> <p class="ql-block">“新郭老街”虽为新建,却有丰富的历史依据。根据历史记录,新郭老街所在的石湖景区,春秋时期,范蠡曾在此筑“越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隋开皇十年(590年),越国公杨素率军南下,平定江南豪族叛乱后,在原地另建新城,并将苏州州治迁至新郭。这里不仅有越城遗址,还有渔家祠堂、宴宫里、越城桥、行春桥、越来溪等,历史的遗迹随处可寻。</p> <p class="ql-block">这个区域也曾是文化名人的活动之地。南宋名相范成大曾隐居于此,并在此建立了“石湖草堂”。到了明代,新郭地区更显其文化的重要性,吴中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等常来此游玩聚饮、吟诗作画。</p> <p class="ql-block">“新郭老街”,既是商业设施,更是石湖景点,以传承和保护苏州水乡文化为基本设计理念,突出江南水乡的传统特色,街道两旁的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飞檐翘角,白墙黑瓦,体现了相当高的传统建筑水平。</p> <p class="ql-block">“新郭老街”占地面积约为2.35公顷,商业建筑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老街全长150米,主体建筑为一到二层,外观保持了传统的苏式建筑风貌。2014年5月23日开工<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设,现已建成一条充满宋代江南水乡风情的老街。</span></p> <p class="ql-block">“新郭老街”,东西走向,12栋样式、功能不同的建筑错落有致。老街突破了传统老街一街两面的单一形式,划分为建筑、景观、水系、公共空间艺术等不同部分,使得“新郭老街”更像一个理想化的江南水乡村落,让人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新郭老街充分利用苏州水乡的自然条件,街道依水而建,让人能在逛街的同时还能享受美丽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是老街,又是江南水乡村落,更是一座座开放式的“苏州园林”,精致的园林小筑散布在“新郭老街”的角角落落。</p> <p class="ql-block">石桥长廊,亭台楼阁,清溪潺潺,荷开池塘,新郭老街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新郭老街的12幢房屋业已建成,并已作了展览研学、非遗文创、民宿、休闲养生、餐饮休闲等不同功能的划分,但大多数房子还空着,招商仍在进行之中,功能尚未完全发挥出来,但其突出的田园风光和传统村落景观,与周边的石湖自然山水景色融为一体,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观光客。(背景参考了网上资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