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 宋</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67563674</p><p class="ql-block">图片 《教师交流园地》优秀管理员飞临老师</p><p class="ql-block">歌曲 爱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当我再次翻开飞临老师的《静静》,那如诗如画的文字,宛如一股清泉,缓缓流淌在我的心间,带来无尽的思考与感动。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飞临老师的这首诗作,犹如一方宁静的港湾,让我得以暂避尘世的纷扰,沉浸在那份静谧而深沉的意境之中,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生命哲理与教育情怀。</p> <p class="ql-block"> 《静静》一诗,最令人赞叹的便是其对核心意象“静静”的精妙营造。飞临老师精心选取了路旁花草、偏僻站台、牵牛花、尘封的锁、门前杜鹃等一系列充满乡村或郊野气息且常被忽视的静物。这些意象仿佛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独自默默存在,却又蕴含着独特的韵味。它们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只有那份宁静与质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当我们静下心来,凝视这些静物,便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静谧,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唯有这些静物的灵魂在与我们对话。</p> <p class="ql-block"> 飞临老师更是赋予了这些静物以灵性与坚守。“花草在修行”,简单的五个字,却将自然生长提升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坚持。花草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默默汲取养分,努力生长,它们不追求外界的赞美与关注,只是专注于自身的成长,这种修行般的生长姿态,让我不禁联想到教育工作者的坚守。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也如同这些花草,默默耕耘,不求回报,只为了学生的成长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 “站台…静静守候经年不变的等”,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站台以人的情感。站台日复一日地伫立在那里,等待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它的守候是那么坚定,那么执着。这让我想到了学校的讲台,老师们年复一年地站在讲台上,等待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知识和爱浇灌着他们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牵牛花…匍匐…常被世人遗忘”,牵牛花虽然卑微、不起眼,却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它不因为自己的渺小而放弃生长,反而以坚韧的姿态在困境中绽放。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或许起点不同,天赋各异,但每一个学生都如同这牵牛花,有着自己的闪光点和潜力,只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引导,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一把锁,尘封了村庄的旧事”,锁是静态的守护者,它锁住的不仅是过往的时光和记忆,更是一种岁月的沉淀。在教育中,我们也需要铭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前行。“杜鹃…静静地绽放着俏容”,即使在无人欣赏的角落,杜鹃依然美丽地展现自己的风采。这让我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要相信他们的潜力,鼓励他们勇敢地展现自我。</p> <p class="ql-block"> 诗中对色彩的运用也别具匠心,为整个作品增添了生命力。“淡淡的粉,是其与生俱来的红妆”,这一抹淡淡的粉色,点染出牵牛花柔韧而自足的生命色彩。它不艳丽夺目,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展现出一种低调而坚韧的生命力。“绽放着俏容”的杜鹃则更显鲜活,在“静静”的背景中,这些色彩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蓬勃与活力。就像在教育中,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色彩,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呵护这些独特之处,让他们的生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诗歌的情感在最后两句得到了升华与联结。“门前的杜鹃”不再是简单的静物,飞临老师将其想象为“远行主人的笑靥和真诚”。这一巧妙的联想,将“静景”与“人”紧密联系起来。那“笑靥和真诚”是留在故乡的印记,是游子留给故土的温暖记忆,也是故土对游子无声的期盼和永恒的欢迎。它超越了物理的“静”,成为了一种情感的永恒象征。在教育领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何尝不是如此。老师目送学生离开校园,走向广阔的天地,心中充满了祝福与期待。而学生无论走得多远,老师的关爱和教诲都将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温暖记忆,这种情感的联结,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永远不会消逝。</p> <p class="ql-block"> 飞临老师的这首《静静》,不仅仅是一首描绘静物的诗歌,更映照出了她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境。她热爱教育,爱生如子,这份热爱是师德的基石,也是教育者最纯粹的动力和情怀。从诗中对细微事物的关注、对恒久情感的描绘,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她对生命的深切关爱与耐心守望。就如同她笔下的那些静物,在默默中坚守,在宁静中绽放。</p> <p class="ql-block"> 在三尺讲台上,她四季耕耘,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播种着希望的种子。讲台虽小,却是她施展教育理想的广阔天地;四季轮转,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坚守。她将学生比喻为花朵,相信在自己的悉心培育和守望下,学生们终将迎来“桃李芬芳”的盛景。她希望学生将来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她辛</p> <p class="ql-block"> 在品读《静静》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之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过各种困难和挑战,有时会感到疲惫和迷茫。但飞临老师的诗作让我重新找回了初心和力量。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默默守候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一时落后而失去耐心,也不能因为教学的繁琐而敷衍了事。就像诗中的花草,即使生长缓慢,也要给予它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像站台,即使等待漫长,也要坚守那份执着。</p> <p class="ql-block">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学习方式。我们要像飞临老师一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而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鼓励,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要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真诚去换取他们的信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此外,飞临老师的诗作也让我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勇于担当。就像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情感的珍视,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p> <p class="ql-block"> 飞临老师是“四有”好老师的典范,她有理想信念,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上,为实现教育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她有道德情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她有扎实学识,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学生传授丰富的知识;她有仁爱之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滋养着他们的成长。她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为人师表,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值得我永远学习。</p>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愿以飞临老师为榜样,与众多教育同仁一道,携手共进,砥砺前行。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写出更多优秀的教育教学作品,为教育教学事业添砖加瓦。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像飞临老师一样,在喧嚣之外,坚守那份对教育的热爱,默默耕耘,静静守候,就一定能够浇灌出满园桃李,培养出更多祖国的栋梁之材,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未来。</p> 衷心感谢老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