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临近五一假日,多人问我,这个假期我要去哪?去哪,往年我还真是没个打算,但这次我考虑好了,去云冈,石窟看了龙门,看了麦积山,还剩下云冈和敦煌,敦煌我不想去,但云冈是一直向往的,还想看那个五岳里最不出名的恒山。其实我还有个私心小九九,那就是趁着这个空挡去芦芽山看看,俺家先生向来和我不同步,从没有一口应承下来过,不过不用纠结,一般决定下来的事不会更改。五一如期而至,启程如期而行,目的地云冈石窟。</p><p class="ql-block"> 方向我定了,但看啥由不得我,首先根据行车路线和时间,就去掉了五台山,其实五台山去不去倒无妨,毕竟经常有去五台山的旅行团,但是我心心念念的芦芽山也因为时间关系给挤掉了,尽管我们就在芦芽山旁游来逛去。</p><p class="ql-block"> 本来想直奔山西大同云冈的,可是大同房价实在是高的离谱,再加上即使到了大同,天色已晚,游玩也是第二日,闺女在行程里安排了兴城古城兼住宿。</p><p class="ql-block"> 最先溜达的是忻州古城,目标里没有这个安排,谁叫咱路途遥远,开车累了,坐车也累了,看看推荐此地的也不算少,逛逛也不为过,吃吃名吃,看看特色吧。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兴寺街。占地面积1.92平方千米。是集忻州14个县、市、区的“风物、地域、文化、雅院”特色于一体的商业街。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古城建筑东西南北,四门齐备。 城门各有瓮城,瓮城各有门,形成“四面城墙八座门”的格局。城墙高大雄伟, 44座马面拱卫,城墙上的城门楼二层三檐。集砖、土、瓦、木、石组合,非常俱备作为军事设施。</p><p class="ql-block"> 城很大,我们买票上车,在城墙上坐车浏览,恰逢夜幕降临,整个城池灯火辉煌。泰山庙巷,有着“舌尖上的明清街”之称,真是复刻了《清明上河图》街景,非遗小吃扎堆,香味浓郁,我们买了太谷饼,吃了特色臊子面,还吃了碗托,霉豆腐干等。秀容书院是另一古迹,有着“北方园林活化石”称号,是山西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州级书院,诠释晋北科举文化。三重院落依山而建,登高可俯瞰全城青瓦飞檐。“鹤鸣亭”聚集了很多身着汉服的花季少女,扭动着腰肢摆造型,婀娜多姿,色彩斑斓。明月楼是属于明代地标性建筑,十字歇山顶+孔雀蓝琉璃瓦,夜晚金灯映照宛如天上宫阙。从城墙可步行至“将军碑林”,看北魏至清代的37块军事碑刻。</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去了大同。大同隶属雁门,在古代就是兵家必争的边防军事要塞之地。为了祈福思安、渴求和平,人们将此地命名为平城,后又被称为代京、云中,到了辽代,根据《礼运-大同》篇的启示,被正式命名为大同,寓意着“天下大同”。大同位置居山西省最北边,天气寒冷,在我们河南已穿上裙装,而此地需要穿上带着抓绒的冲锋衣,好多人穿着羽绒服,树木也是刚刚吐露新绿。</p><p class="ql-block"> 云岗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原名灵岩寺又名石佛寺,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具有西方特色,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不亏是世界文化遗产,前来观光旅游的人可以说是乌泱乌泱的多,摩肩接踵的人群需要拐好几个弯才能进入石窟,那个15窟真的太令人叫绝了,同窟多层,佛像色彩之亮丽,形态之逼真,数目之巨多,无不令我震撼,令我流连忘返,惊叹不已,精美伦绝的雕刻令我不能用言语描述,无法用拙笔道尽,更觉得不枉此行,即便是千里迢迢。</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去的是应县木塔。应县木塔又名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公元1056年,座落于山西省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总重量约为7400多吨,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誉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应县木塔从外观看,稳重端庄、比例得当、轮廓优美。古籍上称“浮图之丽、甲于宇内”。</p><p class="ql-block"> 木塔是寺庙的主体建筑。使用的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融为一体。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斗拱既可以替立柱分担重量,又能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古籍上誉其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从结构上讲,应县木塔的设计更为巧妙,全塔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 木塔塔身内外悬挂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其中“峻极神工”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保留着1966年、1974年木塔先后现世的两枚佛牙舍利,据考证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应县木塔堪称世界古建筑的典范,佛教文化的中心圣地。</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的了解木塔,我还够买了书籍,实实在在的看了一遍,了解了许多木塔的传奇故事。晚上我们住宿离木塔不足百米的宾馆里,领略夜幕下木塔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离开应县木塔,我们前往悬空寺。悬空寺,原叫“玄空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南4千米恒山磁窑峡翠屏峰西侧,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建筑群。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文物建筑物面积472平方米,寺前平台面积726平方米。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金、元时期,南楼、北楼及悬空栈桥已大致形成现今的空间格局,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修建。悬空寺寺门向南,以西为正,木质框架式结构,呈南北走向多层次的横向布局,总体布局为 “一院二楼”,南端为一座悬空寺院, 北边为两座悬空飞楼。 悬空寺是中国现存较早、保存较为完好的高空木构摩崖建筑,为恒山十八景中的第一胜景。悬空寺被唐代大诗人李白赞为“壮观”,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201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的门票没有限购,登临票却一票难求,网上购不来,现场放票有时间段要求,不过我们去的时间恰好放票,只是路上车多,水泄不通,等到安置好车辆,坐上小交通,到达时间正在放票,但终归没轮上。不过可以远观,那一片犹如马蜂窝一样的寺庙成了千分之九九的看点。悬空寺的不尽兴正好成全了我的恒山之愿,闺女不看好恒山,先生也不赞同,但是去雁门关时间仓促,去其他地方又不愿去,登恒山成了不得不的选择。不过恒山的服务真的是好的很,十元钱的小交通坐了四次,最远的一次是从恒山脚下坐到恒山半山腰,距离有六公里。自半山腰上山,此时的恒山正是桃花灼灼时期,一路上妙不可言。只是恒山之巅真的是高不可攀,我终归是没能及顶,先生和闺女还是登上了顶峰。</p><p class="ql-block"> 闺女喜欢历史文化古迹 ,雁门关是他们念及仅次于云冈的地方。第四天的行程就是雁门关了,尽管我十分想去芦芽山。我是真的不想去这关那关,更不想登长城,但是又不得不跟行。虽是不想,但还是到过了很多关,水关、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函谷关、剑门关。到了雁门关才发现,雁门美景居然是最值得观看的。登上雁门关,一览城墙随山势起伏,此时的山一派春天气息,青绿新绽,毛茸茸的草芽还不能完全覆盖裸露的山脊,视觉效果非常的美。</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境内的恒山山脉,北依雁北高原,南控忻定盆地,东西两侧山势陡峭,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以险峻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关城、宁武关、偏头关并称“外三关” ,明代重建关城,形成“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体系,现存天险门、地利门等明代遗迹。历史上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关键屏障,也是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见证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汉匈战争、昭君出塞、杨家将抗辽等重大历史事件。也就是说此地就是穆桂英挂帅的地方。想想杨家将帅领千军万马从河南的汴京来到这山西的雁门抗辽,有种感同身受的辛苦与不易。1937年八路军在此伏击日军,取得“雁门关大捷”。真的是“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p><p class="ql-block"> 离关还捎带上了广武长城和广武汉墓群,五一假日已进尾声,返程已刻不容缓。过去的马不停蹄如今是车不停轮的往家赶,于第五天中午来到河南安阳,顺便又看了一遍文字博物馆,下午三点重返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