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西部行——羚羊谷,荒野中的绝美秘境

吴松巍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羚羊谷,被誉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迹,是我们这次美国西部小环线旅行的重点。由于天气原因,竟然差一点与它擦肩而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原先我们预约的下羚羊谷,游览时间是昨天上午10:30。因前天晚上一场狂风骤雨,谷中进水而被迫关闭。我们不想错过这个景点,决定调整行程等待一天。可是,今天上午到达下羚羊谷时,看到景区售票处只有寥寥数个游客。一打听,结果非常失望,景区仍然不能开放。遇到这样的情况真是非常无奈。如果再等一天的话,那对整个行程影响就大了。犹豫再三,决定放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离开停车场的时候,Ken说,我们去上羚羊谷看看情况。上羚羊谷离下羚羊谷不远。一个在山上端,一个在山底下。行至上羚羊谷景区进口,看到售票处也是寥寥几个游客,看来希望不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Ken把车停在路边进去看看。过了一会儿,他一边挥手一边朝我们跑来。看他高兴的样子就知道有戏!果然,上羚羊谷是开放的!但是我们没有预约,幸运的是下午13:30还有名额。幸亏Ken细心,否则就错过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等待的4多小时里,正好游览附近的鲍威尔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上羚羊谷景区时,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整个售票处和场地上都是游客。上羚羊谷在山谷的上端,要乘坐景区的皮卡进入到谷口。12个游客一辆车,也就是一个小团,由一名导游,也就是司机带领,全程都必须跟着导游走,不允许游离小组。上车前导游宣布游览须知,包括不可以带背包、照相机、三脚架,不可以录像等。</b></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游客乘坐的皮卡改装车,两边是座位,一边坐6个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亚利桑那州被称为美国地质学家的天堂。在这个砂岩地貌的荒漠中,到处是色彩鲜艳的沙丘、岩石,张牙舞爪的仙人掌,低矮的灌木草丛,其间却深藏着世界上最瑰丽的秘境:羚羊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这个地方是印第安人的家园,住着纳瓦霍部落。现在仍然是土著人保护区。所以羚羊谷不属于国家公园,由纳瓦霍人自己管理运行。景区门票也就完全不像美国国家公园票价那么低廉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是什么时候发现了羚羊谷,又是谁发现了羚羊谷,不得而知,导游也没有介绍。羚羊谷名字的由来导游倒是说了,是因为这里过去有野羚羊出没,因而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7、8辆皮卡同时启动,四驱车马达轰鸣,开得飞快,就像离弦的箭。红岩砂石路还算平整,但还是颠簸得头碰到了车棚顶。前天晚上下的雨路面还没有干透,否则坐后面的车辆不是吃尘土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概10来分钟就到了峡谷谷口。从车上看去,上羚羊峡谷的入口是一条不宽的裂缝。这种峡谷与中文中“两山夹一谷”为“峡”完全是两回事,也和以往我所见过的峡谷大不一样,一点没有挺拔险峻之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按照车辆编号游客分批进入峡谷。在谷口等待的时候,导游作了一些简要的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羚羊谷属于狭缝型峡谷,由累积千百万年的风沙切割和山洪侵蚀而成。干旱的荒山遇暴雨,山洪暴发顺地势冲刷,遇到地表裂缝,湍急的洪水就渗入,裹挟着一路冲下的砂石几乎无坚不摧;由于通道狭窄,垂直的侵蚀力变大,逐步形成谷底走廊,而谷壁坚硬光滑的狭缝型峡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峡谷后有个比较宽敞一点的地方,导游召集大家把手机调设到拍照的“鲜艳”模式,增加饱和度,使照片色彩更鲜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仿佛掉进了一个大自然绚丽的艺术殿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跟着导游慢慢往前移动。扑面而来的奇景让人魅惑。峡谷两边的红砂岩壁,确如导游所说那样,呈现出洪水、狂风侵蚀留下的纹理,但是,看上去表面又像被精心打磨过,纹层顺着岩壁蜿蜒流淌,如同翻滚的波浪、缓缓的流水、旋转的漩涡被凝结在峡谷中,这种奇异的形态和曲径通幽之妙的谷道,让人感到是不是走进了东海龙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用抚摸岩壁,看上去似绸缎般柔软优美曲线,表面却非常坚硬,让我感知到洪水和沙漠暴风的巨大威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峡谷有窄有宽,有的地方可以看到天空,有的地方看不到。光线从峡谷顶部进入,由于两边的悬崖并没有全部被阳光照射,这种渐变的光线使岩壁幻化出不同色彩,从上到下呈现出黄、橙、红、紫色;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照进谷中的阳光,色彩变幻莫测,又像进入到一个如梦如幻的光影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羚羊谷是怎样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我猜测不是探险家就是摄影师。世界上许多的秘境都是如此。一问Ken,果然是。他告诉我,许多年前有位摄影师偶然来到这里,当地的纳瓦霍人带他参观了羚羊谷。摄影师被羚羊谷独特的地貌和峡谷中的奇妙光影所深深震撼。他拍摄的照片一经公开,在摄影界引起巨大轰动。从此,羚羊谷声名远播,成为美西的知名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移步异景,不足以描绘羚羊谷岩壁的形状和光影的变幻,站在同一个地方,抬头回眸所见也完全不同。真的怀疑我是不是走在另外一个星球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峡谷中幽深而宁静。除了导游偶尔说话,没有一点声响。游客们一个个都屏息凝神,享受大自然创作的一幅幅艺术杰作,让人舍不得眨眼,舍不得喘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导游走在游客前面,不时靠在岩壁让大家围着他。他会介绍一些羚羊谷的知识,并且指给游客看各种有趣的岩石形状和奇妙的光影,指点游客选择拍摄角度。有游客请导游拍照留念,导游也非常乐意。</b></p> <p class="ql-block">*这是蜂鸟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龙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羚羊谷有个传说中的“光柱奇观”。在阳光明媚的中午时分,光线从头顶缝隙垂直倾泻而下,在红砂岩辉映和岩壁折射下,形成一束明亮而奇幻的光柱,霎时间谷底光影流动起来,那些沉默的岩石也舞动起来,一场科幻级的舞蹈拉开帷幕。Ken告诉我,要想看到如此场景,除了需预约午时的摄影团,还要靠天气帮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在羚羊峡谷中,我被那些不可思议的优美曲线和绚烂多彩的光影所折服;同时也感受到大自然所蕴含着无比力量。这种力量既温柔又强大。温柔在于它用细腻的手法打磨出如此优美的曲线,强大在于它以不可阻挡的力量让地貌翻天覆地变化。这才有了世界上无数的奇异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一想,耳边竟然响起洪水裹挟着砂石奔流的隆隆轰鸣,夹杂着狂风暴雨的呼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来米的峡谷我们大约走了45分钟。走出洞口,发现我们是在一座山上。</b></p> <p class="ql-block">*出口处的洞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出口的洞口,导游为大家演示狭缝峡谷形成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下山有栈桥。</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车辆按编号已经掉好了车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极目远望,眼前惨淡的红砂高原。风扬起地上的尘土,钻进石缝发出呜呜呼叫,仿佛有纳瓦霍人吹起了木笛。我似乎还留在峡谷中,贪婪看那些随光影、曲线舞动的岩石,恍若隔世的感觉在心中漫延••••••</b></p> <p class="ql-block">*备注:部分照片来自Ke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