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校园

秋水伊人

<p class="ql-block">倚轩 14岁(第一稿)</p><p class="ql-block">乙已年六月,烈烈的阳光肆虐普照着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似在无情地吸收着土壤中的血液。池塘表面皱纹突起,就像少女的脸蛋被刀划了许多的伤痕一样,表面蜕皮干裂,灰尘四起。</p><p class="ql-block">今天,为了让我们重新见识母校风采,语文老师利用一节课时间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校园“采风”了。</p><p class="ql-block">这个校园,我们已经生活整整两年了,但却似乎从没怎么仔细认真地观察过。</p><p class="ql-block">我们校园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七八年级教学楼,实验楼,操场,行政办公楼,为了给毕业班学长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九年级教学楼是独立于七八年级之外的,五层大楼矗立于校园西北角。此楼据说是香港大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援建的,以前叫“逸夫楼”。</p><p class="ql-block">九年级教学楼后面的两幢大楼是学校食堂和教工宿舍楼。大部分空地都被绿化了,环境非常优美。</p><p class="ql-block">导游范班长兼顾组织整队,将全班分为男女两队,他打着小旗在前开道指挥,把控游园路线,两位老师断后压阵。</p><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的第一站是校门口的石碑前。</p><p class="ql-block">石碑大概两米多高,三米多长,上面刻着《城关一中赋》:“郑人南迁名南郑......”诉说着南郑的悠久历史,借以激励学子们勤奋学习。碑身右侧用丹红色颜料镌刻着我们的校训:“明德致善,正学致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很漂亮。我很喜欢,用手去摸,有些烫手。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脸上已经渗出许多豆大的汗珠,衣服也快湿透了,但顾不上擦,我赶紧随大部队前往下一个景点。</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景点是九年级教学楼前的小花园,里面植物种类繁多。正直夏季,花儿竞相开放,展示着自身的华丽以迎接我们这群“熟悉的陌生人”。导游一声令下,大家四散 分开,自行去观察体验。</p><p class="ql-block">几个女生来到几颗树前,观察着树上的蚂蚁,蚂蚁不停地忙碌着寻找食物,储备粮食。在这个时间段,这种现象是不多见的,平日里大多看见蚂蚁在土壤里找食物,看到这种极端天气,我想是不是土壤里缺少食物,蚂蚁被迫在地面上觅食。蚂蚁尚且如此,我们今年的生活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呢。想起婆婆在家的劳作,真是“粒粒皆辛苦”阿!我来到一丛栀子花前,那洁白的花瓣映入眼帘,仿佛身穿白衣的仙女。上前仔细观察,才发现在那洁白的花瓣上还有几片淡淡的棕花,有点萎了的意思。我想此时正是栀子花开的时节,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望了望那焦烈的太阳,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回家经常听爸爸妈妈说今年的蔬菜水果好贵,别浪费了,生活不易啊。</p><p class="ql-block">接着我又随人流四处转了转,来到行政楼下几颗七叶树旁。这几颗七叶树甚为高大挺拔,它那光滑的树皮,令人想起了《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这几颗七叶树树杆笔直,就像一个个坚强的战士一样矗立在那里。其他树的树叶呈现出碧绿色,颜色极深,苍老,有的叶片发黄,卷曲。而七叶树的树叶叶色嫩绿,直面烈日的重击呈现出勃勃生机,它的叶片狭长,像把锋利的宝剑,直指苍天,净化着空气;它的根有力地扎在干燥的土壤里,吸收着土壤深处的水分,作为与大自然对抗的资本。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不可为而为之”。</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欢呼着涌到了操场上。这里没有遮挡物,水泥地面上“波光粼粼”,甚为闷热,走几步,鞋子里的脚好像要被融化了似的。围墙下的草坪里的草稀稀疏疏,叶色微黄,如此盛夏,本不该如此的。实在太热了,看了一会儿,我们便匆忙地回教室了。“锄禾日当午,旱地禾下土,不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确,我们应当谨记我们的校训:“明德致善,正学致远”,像七叶树一样,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克服种种困难,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p><p class="ql-block"> 倚轩(第二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校园有感</p><p class="ql-block"> 乙已之年,烈日的阳光肆虐地普照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无情地吸收着土壤地里的水分。池塘底的表面上皱纹突起,就像松树那皱起的树皮一样,表面蜕皮干裂,灰尘四起。</p><p class="ql-block">今天,老师为了让我们了解学校,带领全班同学去看看校园的全貌。在这个校园里我们已经生活两年了,从来没怎么仔细认真地观察过,只知道学校大概有以下几部分组成:校门、行政办公楼、知恩楼、操场、七八年级教学楼。</p><p class="ql-block">导游班长整队,把我们排成两列,自己在前解说,两位老师在后压阵。首先来到校门口的石碑前,石碑两米多高,七尺多长,整体像是一本被翻开的书籍,一面刻着《城关一中赋》:“郑人南迁名南郑......”,描募汉中的悠久历史,借以激励学子们勤奋学习。另一面刻着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旁边用丹红色的颜料刻着我们的校训:“明德致善,正学致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很漂亮。我很喜欢,用手去摸,有些烫手。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渗出许多豆大的汗珠,衣服快湿透了,便紧随大部队前往下一处观察点。</p><p class="ql-block">第二处观察点是一处小型花园,位于知恩楼与行政办公楼之间。两栋楼是单独设立的,听导游说,其中的知恩楼听说是邵逸夫援建的,以前叫逸夫楼。花园里面植物种类繁多。正直夏季,花儿竞相开放,展示着自身的华丽以迎接我们这群来客。大家四散,自行去观察。班里的女生来到几颗树前,观察着树上的蚂蚁,蚂蚁不停的忙碌着寻找食物,储备粮食。在这个时间段,这种现象是不多见的,平日里大多看见蚂蚁在土壤里找食物,看到这种极端天气,我想是不是土壤里缺少食物,蚂蚁被迫在地面上觅食。蚂蚁尚且如此,我们今年的生活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呢。想起婆婆在家的劳作,真是粒粒皆辛苦阿!</p><p class="ql-block">我来到一丛栀子花前,那洁白的花瓣映入眼帘,仿佛身穿白衣的仙女,上前仔细观察,才发现在那洁白的花瓣上有几片淡淡的棕花,有点萎了的意思。我想此时正是栀子花开的时节,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望了望那焦烈的太阳,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回家经常听爸爸妈妈说今年的蔬菜水果好贵,别浪费了,生活不易啊。</p><p class="ql-block">接着四处转了转,来到那几颗七叶树旁,这几颗七叶树甚为高大挺拔,它那光滑的树皮,令人想起了《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这几颗七叶树树杆笔直,就像一个个坚强的战士一样矗立在那里。其他树的树叶呈现出碧绿色,颜色极深,苍老,有的叶片发黄,卷曲。而七叶树的树叶叶色嫩绿,直面烈日的重击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它的叶片狭长,像把锋利的宝剑,直指苍天,净化着空气;它的根有力地扎在干燥的土壤里,吸收着土壤深处的水分,作为与大自然对抗的资本。</p><p class="ql-block">我想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不可为而为之”。</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操场上,这里没有遮挡物,阳光直射在水泥地面上,甚为闷热,走几步,鞋子好像要被融化了似的。</p><p class="ql-block">围墙下的草坪里的草稀稀疏疏,叶色微黄,有点萎了的感觉。如此盛夏,本不该如此的,可能是阳光太过毒辣,可怜的草儿得不到水,像极了一个被困在沙漠里的人。</p><p class="ql-block">看了一会儿,我们便匆忙地回教室了。“锄禾日当午,旱地禾下土,不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应当谨记我们地校训:“明德致善,正学致远”,像七叶树一样,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克服种种困难,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