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红旗渠是我们这代人的情节。知道它是一个伟大的工程,更是一种精神,了解的仅有教科书上那点。趁这次到河南的机会前去看看。</p><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5号傍晚,我们从云台山出发赶往林州市,当晚住宿林州。16号一早前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原名引漳入林工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北部,坐落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为水利工程类景区。它是集红色教育、水利奇观与太行风光于一体的国家5A级景区。核心游览区包括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和分水苑三大板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到达分水苑景区参观,景区距市区19公里,为一处园林式景区,是红旗渠总干渠分为一、二、三条干渠的地方,也是红旗渠纪念馆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就是纪念碑,它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十万林州人民历时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人工天河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3年建成的红旗渠纪念亭,横跨在隧洞与分水闸之间的明渠上,为古今结合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分水闸,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一、二干渠为双孔,三干渠为单孔。由此闸门内一分为三,然后再分成支渠、斗渠、农渠,流向田间地头。</p> <p class="ql-block">分水闸以上是长102米、高10米的防洪矩形明渠</p> <p class="ql-block">再上是长346米的分水岭隧洞</p> <p class="ql-block">一、二干渠隧道口及通渠时的壮观场面图片</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配套的大型体系,建筑构造主要有河坝、隧洞、渡槽、渡桥等。</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即是红旗渠建设的精神,也是林州人谋发展的精神动力。</p> <p class="ql-block">在红旗渠纪念馆广场,长达102米的巨幅画卷《红旗渠水绕太行》,以红旗渠十大工程为题材的百米长卷,展现了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纪念馆未参观。</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景区距离分水苑约23公里,我们于中午到达青年洞服务区,简单吃点小吃后继续游览。</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服务区像一条红色的飘带,非常醒目。红飘带廊桥长350米,是红色的悬空廊桥,横跨青年洞入口处的山谷,形似舞动的红色飘带,与太行山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沿着廊桥走入景区,一路可以欣赏到太行山峡谷风光。</p> <p class="ql-block">从景区大门至青年洞约3公里,可乘坐电瓶车或步行,我们选择步行参观。沿着步行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攀爬到山顶,就可以看到红旗渠。</span>除了这部分攀登楼梯累点,其它基本平缓。</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被强烈侵蚀,区域内多山峦沟壑,多陡崖、峡谷。这是红旗渠下方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景区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下方,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p><p class="ql-block">站在凤凰台上眺望,左手一指是河南,右手一指是河北,正前方就是山西。</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全长50余米,通道极窄,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仰头望,一条尺余宽的白线当顶;回首看,外部成为线条世界。</p> <p class="ql-block">通道内石阶陡峭且间距窄,部分需后脚掌悬空站立,攀登时需手脚并用,极具挑战性。</p> <p class="ql-block">来到渠边,回头便是虎口崖,崖峰刺天,山崖向外突出,崖势险恶,象老虎张开的大口。</p> <p class="ql-block">仰望天河亭它跨渠而立,座落于被称为“人造天河”的红旗渠之上,故名天河亭。</p> <p class="ql-block">沿途有多个观景台及不同的风景,让我们从不同角度领略到红旗渠的壮美。</p> <p class="ql-block">鹰咀山因突出的山崖酷似一只雄鹰,耸立于红旗渠之上,极目远望,意欲展翅腾飞。</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总干渠两侧,那份独特的奋斗氛围,感染着我们,忍不住上去体验拍照。</p> <p class="ql-block">作为红旗渠的核心部分,总干渠景区集中展现了林州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它是红旗渠的生命之水、建筑和自然景观结合最为精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p> <p class="ql-block">最困难时期的1960年11月,东姚公社的民工开始了凿通创业洞的工程。修渠民工凭着一锤一钎、一镐一锹艰难开凿。以血肉之躯与坚硬的岩石抗衡。于1961年9月打通,隧道长63米,宽6.3米,高5米。</p> <p class="ql-block">团结洞是红旗渠工程中体现群众协作精神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临淇镇群众于1960年11月至1961年6月历时8个月开凿完成。临淇镇虽位于林州最南部且用不到红旗渠水,但当地群众仍积极参与修渠,展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位于红旗渠总干渠任村卢家拐村西,是总干渠最长的隧洞,从太行山腰穿过。原洞长616米,1960年2月由横水公社320名青年先行施工,经过一年零五个月,于1961年7月15日凿通隧洞。为表彰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听着渠水潺潺,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铁锤叮当,钢钎铿锵 ,打破了太行山亿万年的寂寞;炮声隆隆,无坚不摧,撕裂了干涸的旧山川。林县人民以渠线为旋,以炮声为鼓,用铁锤钢钎弹奏了一曲重整山河的交响乐章,时代的强音在太行群峰间回响。</p> <p class="ql-block">漳河穿山来</p> <p class="ql-block">渠水济民生</p> <p class="ql-block">老炮也叫烧炮,因老炮眼所在地的岩石属于石英砂岩,石质非常坚硬,锤子砸下去也只有一个小白点,修渠民工就决定在这里放老炮,就这样有了在修渠过程中“一炮崩开半架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劈开太行山,让路红旗渠。</p> <p class="ql-block">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环绕太行山腰,间或穿山而过。一路风景,一路故事。</p> <p class="ql-block">神工铺位于虎口崖下,是20世纪60年代修渠民工住过的山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妇女突击队曾经住过的石头屋</p> <p class="ql-block">太行天河石刻</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太行山上,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前的我们,或是少年、或是婴儿,或者还没出生,没能经历这般艰苦岁月。</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身临其境,饱览太行山的壮丽,赞叹人工天河的壮举,扩展了教课书的内容。领悟到红旗渠的精髓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年前,这里万人欢庆渠成;六十多年后,这里依然渠水奔流,激励人心。那股永不枯竭的精神之源——红旗渠精神永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