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雀楼·小西天

龙行天下

<h1><b><font color="#b06fbb">鹳雀楼</font></b></h1><h3> <font color="#b06fbb">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济蒲州古城西郊外的黄河岸畔。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其名扬天下声播四海,为黄河流域的标志性建筑。</font></h3><div><font color="#b06fbb"><br>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大约在公元557-581年,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为一座军事戍楼,历唐经宋存世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直到1997年得以第一次重修,于2002年9月正式对游人开放。新修的鹳雀楼通身采用唐代油漆彩画装饰,为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楼体况高73.9米,坐南朝北,西依黄河水,南枕中条山,远可眺舜都遗址,近可瞰黄河之水天上而来。</font></div> <h1><b><font color="#b06fbb">小西天(千佛庵)</font></b></h1><div> 千佛庵又名小西天,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明崇祯七年(1634年),由东明禅师创建,千佛庵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br> 千佛庵分上、下两院,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上院有大雄宝殿、摩云阁、文殊、普贤两配殿;下院有无梁殿、韦陀殿、半云轩、钟鼓楼和两座掖门,一名“疑无路”,一名“别有天”。全庵建筑规模虽然不大,但殿宇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清流涓涓,凤凰山崖璧如削,千佛庵危立山巅,借山布景,格局灵活,重楼叠阁。<br></div><div> 隰县小西天的建筑艺术堪称一绝。寺内塑像众多,形态各异,色泽明丽,造型生动。尤其是大雄宝殿内的悬塑彩画,更是明代彩塑中的精品。这些悬塑彩画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内容丰富,涵盖了佛教故事、历史人物等多个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欣赏到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更可以通过它们了解佛教的历史与文化。<br></div><div> 隰县小西天是《黑神话:悟空》游戏的名场面“既见未来,为何不拜”的取景地。<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