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bnua07" target="_blank">元代的杭州与泉州之寻迹泉州元代遗珍20250622</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b2tpyh" target="_blank">元代的杭州与泉州:河海相依 多元和合—— 杭州文化之都20250622</a></p> <p class="ql-block">元代是杭州城市发展史上的<b>关键节点</b>,伴随着大规模的民族迁移、融合和对外开放大格局的形成,杭州的城市文化也呈现出瑰异的多元色彩,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b>灵隐飞来峰造像</b>融合了藏传和汉传两种风格;宝<b>成寺麻曷葛剌造像</b>为唯一有明确纪年的<b>大黑天造像</b>;孔庙内藏有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记载火灾灾情及灭火过程的碑石《武林弭灾记》……这些闪耀着多元文化的历史遗存是杭州最珍贵的瑰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些遗址如同散落的文化符号,共同筑成了元代杭州“包容万象”的文化气韵,突出杭州“南北融合、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呈现元代杭州的盛世图景。</p> <p class="ql-block">梵汉交融:飞来峰造像</p><p class="ql-block">元代杭州的石刻造像主要集中在飞来峰一带。飞来峰造像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也是中国元代造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飞来峰元代造像体量高大,特点鲜明,雕制精美,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于一身,是飞来峰造像的主体和精华。</p> <p class="ql-block">尊胜佛母造像</p> <p class="ql-block"><b>密宗实证:</b>吴山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p><p class="ql-block">麻曷葛剌为梵文音译,汉语译为<b>“大黑天”</b>,佛教密宗认为“大黑天”是“大日如来”降魔时所现的愤怒药叉王形象,因此被元朝皇帝奉为<b>军神</b>。造像位于杭州紫阳山东麓山腰的宝成寺内,本尊采用了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手法,造像刀法简练、粗犷,强烈地渲染了密宗造像特有的神秘而威严的氛围,是国内<b>唯一一处有明确年代题记的完整麻曷葛剌造像</b>。</p> <p class="ql-block"><b>信仰印记:凤凰寺</b></p><p class="ql-block">凤凰寺原名真教寺、礼拜寺,后因建筑群形似凤凰,改名为凤凰寺。<b>与扬州仙鹤寺、泉州麒麟寺、广州狮子寺</b>并称为我国东南<b>沿海古代四大清真寺</b>。始建于唐代,南宋毁于战乱,主体建筑礼拜殿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由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老丁重建。</p> <p class="ql-block"><b>汉藏佛韵</b>:宝石山造像五号大龛</p><p class="ql-block">宝石山造像开凿于宝石山南麓山崖,呈东西向分布20余个造像龛及15方摩崖题刻,存在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两种不同的造像形式,现大多毁坏殆尽。具有元代风格的<b>第5号大龛</b>凿于东西两条山径的交汇处,是宝石山造像中规模最大的像龛,为三弧连拱形龛。从上世纪所摄黑白照片可知主尊为<b>释加牟尼像</b>,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具有典型的元代藏传佛教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b>运河留存:凤山水城门</b></p><p class="ql-block">杭州古城南端、位于中河-龙山河上的古代水城门,既是龙山河的北端起点,也是扼守江南运河通往钱塘江咽喉的水道。<b>元末张士诚为巩固城防</b>改筑杭州城垣,南宋的钱湖门、东便门、保安门、嘉会门被弃置不用,<b>向北缩进数里新建了凤山门</b>,也被称为“正阳门”,这是杭州所有城门中唯一正南朝向的城门,凤山门东侧修筑的这座水门也就被称为凤山水城门,经过明清两代的多次修缮,得以留存至今。<b>凤山水城门是目前杭城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门</b>,是研究杭州城廓变迁与城建史的重要实物载体,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城市历史地理坐标作用。</p> <p class="ql-block"><b>文化交融:杭州孔庙</b></p><p class="ql-block">杭州孔庙,坐落于上城区府学巷8号,功能布置分孔庙建筑群与杭州碑林两大区块。绍兴元年(1131年),依照“庙学合一”规制,孔庙作为主要功能建筑与临安府学一起迁建至现址。碑林内现<b>藏有元代代表性碑石,</b>如《武林弭灾记》《西湖书院重修大成记》《杭州路重建庙学碑》等,是研究杭州儒学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及生活风俗、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b>佛道同龛:余杭瓶窑南山造像</b></p><p class="ql-block">浙江省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元代<b>佛教、道教二教合一的造像群</b>,凿于元中期,是研究元代杭州地区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实物资料,造像造型端庄、形象生动、线条流畅,雕刻手法粗放、质朴,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世俗化倾向。</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韦驮天造像3D打印模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