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黄山、江西游纪行之二(2025-6-19~周四/黄山 /气温19~26℃/小雨~空气优)

平凡(皖江客)

<p class="ql-block">仲夏黄山、江西游纪行之五.溪边街与街边溪。(2025-6-19~周四/黄山 /气温19~26℃/小雨~空气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溪边街位于丰乐河南岸,是西溪南村三条主街之一(另两条为前街、中街)。街道紧邻河道,以青石板铺就,一侧为潺潺流水,另一侧为鳞次栉比的徽派古民居,灰瓦老墙、红灯笼点缀其间,树影与溪流倒影交织,形成“远山、近水、古桥、潺流”的诗意画卷‌。街道随丰乐河水势自然蜿蜒,兼具曲折灵动与古朴清幽的特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街分布大量明清古建,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屋阁‌(明代富商吴息之故居,500余年历史)和‌绿绕亭‌(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绿绕亭因王安石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得名,与老屋阁东西相望,构成“水亭相映”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街内有‌溪南书院‌、‌士人学社‌、‌余清斋‌(以珍藏《余清斋法帖》闻名)等文化空间,见证西溪南作为明清江南文化重镇的地位。历史上祝枝山、董其昌等文人曾在此驻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街道与丰乐河枫杨林湿地相连,夏季绿荫蔽日,形成“绿野仙踪”般的生态秘境;沿河设有矮墙栅栏,分隔出菜园、庭院,展现农耕生活与自然共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时沿街设浣洗埠头,方便村民日常用水,体现徽州古村落的水系规划智慧;现存石桥、古堨(雷堨水系)仍保留灌溉与防火功能‌。(资料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仲夏黄山、江西游纪行之七. “江南小都江堰”一一 雷堨(2025-6-19~周四/黄山 /气温19~26℃/小雨~空气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着丰乐溪上的竹筏,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村头,村头有一座石桥,桥下是竹筏和游船码头。石桥的对面有一座很宽的拦水坝,坝上水平如镜,坝下涛声如雷,见桥头有金字刻石,上书“雷堨”,坝如其名,没有夸大。(没有考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读音为“è”,有两种释义:一是堤坝(多用于地名),富堨(在安徽),堨头(在浙江);二是灌溉农田的水渠。然而,在徽州方言中,“堨”不读“è”,而读“hu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溪南村的雷堨工程是徽州地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功能的水利灌溉工程。雷堨始建于南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由临河人程迁开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坝体全长148米、高2.6米、宽3米,溢流堰127米,渠首有泄洪闸。引水渠全长近7000米,为灌区约2200亩农田灌溉、村民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堨引水渠经过大片枫杨林穿过西溪南古村落后,引入下游农田灌溉。引水渠入口孔径固定且低于堨坝,保证了引水渠水流稳定。引水渠堤坝远高于堨坝,涨水时大水从堨坝翻滚而下,引水渠流量保持不变。这种类似于都江堰的分流设计,体现了徽州先民与洪水抗争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堨工程兼具灌溉、防洪、防火、生活、粮食加工等综合性生态功能。它通过水渠沟把各个村落、灌区按地形串联起来,向特定的地方提供水源,满足在丰水期、枯水期和平常状态下的灌溉与灌区村民用水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堨是徽州堨坝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堨坝是古徽州一种水利灌溉工程体系,徽州先民“筑堨坝以挡水、挖塘陂以存水,修渠圳以引水”,以堨坝为核心工程,修建包括山塘、圳渠水口、水街、水井等构成顺应自然、精巧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2024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工程入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一部分,雷堨工程对于研究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水利技术和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雷堨工程已成为游客亲水摄影打卡点之一。游客可以漫步于密林之中或行走于汀步之上或驻足于雷堨之旁,打卡拍照记录下眼前的生态美景。同时雷堨工程所在的西溪南村也盘活了村内古民居、水利遗产等资源,打造具有徽州特色的文旅业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