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深化义安区幼儿园STEM教育实践,推广优秀课程经验,搭建教师交流平台,优化教师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经研究决定,定于2025年6月25日(星期三)开展幼儿园STEM课程课例展示活动。</p> 东联中心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6月25日上午,义安区学前办副主任、幼教教研员查学芹,以及周边幼儿园骨干教师30余人来到东联中心幼儿园参加了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东幼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围着"青铜器"忙得不亦乐乎:有人用粘土复刻鼎足的弧度,有人拿着放大镜研究纹饰拓片,还有人举着自制"模具"讨论"浇铸"方案——这场穿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正是幼儿园STEM课程《铜梦初醒》的真实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主任主持本次活动,查主任指出近段时间全区各园在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中持续探索,STEM教育是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载体。而铜陵深厚的铜文化则为课程本土化提供了独特土壤。希望通过今天的课例展示与研讨,我们能共同探索更贴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2025年义安区幼儿园STEM课程课例展示现场,东联中心幼儿园周莉莉园长以《铜梦初醒》课例为引,展开了一场兼具地域温度与教育深度的分享。她带着老师们走进"青铜器里的STEM世界",讲述着揭开课程从文化根脉到儿童体验的完整生长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商周青铜遇上幼教智慧,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火花?老师们走进东幼美工室,在“铜梦初醒"中开展沉浸式教研,为STEM课程开发寻找文化灵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学芹主任首先肯定课程将铜陵铜文化与STEM教育的融合巧思:"当孩子用本地陶土捏鼎、用方言讲铜官山故事时,教育便有了扎根地域的生命力。"随即抛出议题引发共鸣:"如何让STEM教育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时,真正契合幼儿的认知规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莉莉园长首先阐述课程研发背景:"基于铜陵'中国古铜都'的地域文化特质,我们聚焦3-6岁幼儿认知特点,将青铜器文化解构为'探铜-塑铜-研铜-创铜'四阶活动体系。"她特别强调,课程初期通过了解铜陵铜文化、研读地方史志文献,形成包含12项地域元素的教学资源库,实现"文化资源"向"教育素材"的系统性转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骨干教师们纷纷结合园所实践及今天所见所闻分享感悟。有的提出可深化"家园共育",邀请铜陵矿工家长走进课堂讲述采矿故事;有的建议将天井湖、长江大桥等地域符号融入更多工程挑战;还有教师聚焦细节优化:"能否在青铜器纹饰创作中,加入铜陵剪纸等非遗元素?</p> 顺安中心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6月25日下午,查学芹主任亲临顺安中心幼儿园现场指导,义安区各幼儿园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充满文化底蕴与科学智慧的教育盛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日蝉鸣奏响成长的序曲,毕业的钟声即将敲响。顺安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顺安酥糖的时光絮语——一份特别的毕业礼物》STEM项目展示活动,将非遗文化与科学实践巧妙融合,为童年时光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顺安酥糖,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铜陵千年的饮食文化记忆。自唐代顺安设立"临津驿"以来,酥糖便选用纯黑芝麻、麦芽糖等天然原料,历经多道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其麻香四溢、入口即化的独特风味,使其成为当地节庆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STEM项目,巧妙地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领域知识融入传统技艺实践。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文化魅力,在探索实践中领悟科学智慧,不仅体验了传统工艺的精妙,更在跨学科学习中收获成长,为即将开启的新旅程送上了一份意义非凡的毕业礼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蕾园长将STEM课程与本土文化有机的结合。幼儿在制作顺安传统美食酥糖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素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们分享本次教研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在课程设计中的亮点和不足。 整理教研成果,形成关于顺安酥糖在幼儿园食育课程中的应用案例集或教学资源包,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姚园长表示,STEM课程绝非简单的学科拼凑,而是打破传统教育壁垒的创新实践。以本次顺安酥糖项目为例,孩子们在探究酥糖制作的过程中,自然地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从研究麦芽糖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变化,到通过精确称量原料掌握数学配比;从设计优化酥糖模具结构,到运用信息技术查阅非遗资料,每个环节都体现了STEM课程“做中学、创中悟”的核心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查主任指出本次教研活动展现了本土文化与STEM教育融合的可能性,证明地方资源不仅是“文化符号”,更能成为幼儿探究世界的“认知载体”。下一步,全区幼教工作需以“生活化、游戏化、探究化”为原则,持续挖掘铜陵地域特色,构建“从美食到文化、从体验到创新”的幼教新模式,让本土文化真正成为滋养幼儿全面发展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期待看到更多园所从义安大地的非遗技艺、民俗风情中汲取灵感,让幼儿在踩得住的泥土、闻得到的乡味、摸得着的传统中,自然萌发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愿义安幼教以本土为基、以STEM为翼,让每一节课程都成为幼儿探索世界的窗口,让义安的文化基因在孩子们的探究与创造中焕发新的生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