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之旅

红叶知秋

<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去江西,首先直奔宜春的温泉去了,它太有名了,央视专题报道了几次。全世界除了法国的“依云”,就是中国宜春有这样的温泉。可浴可饮,甘甜沁脾。不仅富硒,且含有27种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常年喷涌不竭。</p> <p class="ql-block">  温泉小镇坐落于明月山下,周边是广袤的田野。小镇因温汤而兴。似田野与大山拥揽再怀的滚烫宝贝。</p> <p class="ql-block">  温泉镇一色青石垒砌的路面,被岁月打磨的凹凸而光滑。宽宽窄窄的街巷都通向一口温泉古井,八百多年来,这口井里呼呼的热气从未停歇。奇怪的是当地人说,几百年来不管从井里取走多少水,井口的水位却从未下降,也不冒流,始终都在井口边上。</p> <p class="ql-block">  温汤镇的居民家家有温泉,户户有热水井。 镇上的人可以随时到这里提水,分文不收。外地来的,就在街边长凳上坐下,租一个木桶,出租木桶的人,帮助提满一桶水,你就可以泡脚了,只需10块钱。满大街都是热气腾腾的,似有一种仙气缭绕。</p> <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小区叫明月湾,这里的房主来自全国各地。小区环境特别好,温泉直接引到家里,可以随时泡澡。</p> <p class="ql-block">  每天早上起来先在水管里接温泉水泡茶、熬粥。上午到镇上买温泉水做的豆腐,特别好吃,别的地方绝没有这样好吃的豆腐。</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喜欢在小区公共温泉小池中泡脚。每次往那里一坐,让腿脚在温热的水中尽情舒展。一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凝脂光滑的润泽。让关节和皮肤得到最舒服的疗养。</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泡脚一边悠然的听着,周边泡脚的广州、上海、北京和全国各地口音的聊天声,所有的人都心情愉悦的,从头到脚感受着,这优质温泉的魔力,</p> <p class="ql-block"> 抬眼便看到小区楼旁路边的凤尾竹、散尾葵和很多南方的绿植,高矮错落别致秀丽。小区一步一景美如花园。正巧这个季节满院子的桂花悄然绽放,阵阵香气随风吹拂,恬淡闲适的感觉使得泡脚的时候放松到,似有一种说不出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  到江西不能不去滕王阁,贞观十三年,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为滕王。他聚能工巧匠历经数年于赣江之滨修筑了恢宏的临江高阁,史称滕王阁。其名气之大,更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历经千载而盛誉不衰。</p> <p class="ql-block">  奔腾不息的赣江,高声宣泄着王勃的《滕王阁序》“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p><p class="ql-block">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中国人几乎妇孺能诵。今日有幸登上滕王阁,面对滔滔赣江,体会逝者如斯,慨叹!更变千年如走马的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 到了江西九江,不由得你就会想到白居易在这里做江州司马时。在一个“枫叶荻花秋瑟瑟”的夜晚,在秋风冷雨中送友人至江边,与琵芭女不期而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于是一首《琵芭行》,穿越千年让我们仍能听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绝尘美乐。</p><p class="ql-block">在那天高地远鸿雁传书的边城僻地,贬官他乡的白居易,听到了故国皇都才有的音乐,遇到了故乡人,听到了乡音,他激动地仿佛又回到了长安。</p><p class="ql-block">无需多言,无需认识。“本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尽了流落人对知音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位于九江的庐山海拔不到两千米,雄、奇、险、秀。诗人、哲人、政治家的千古风云故事,让它成为人文与自然景观并重的“人文圣山”。‌‌‌‌在我国十万大山中位列三山五岳之尊。</p> <p class="ql-block">  登庐山一路上都是这样水汽氤氲,烟雾缭绕无法看透的样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木长在雾里,花草若隐若现,有</span>野猪从身旁跑过,迅速的就隐没林中,云雾一直相伴左右如梦如幻,似有接近仙境之感。</p> <p class="ql-block">  庐山临江靠水,终年烟雾缥缈云遮雾障,很少有人能一睹它的真容。当年苏轼游历庐山,在西林寺墙壁上挥手写下了他的感慨。</p><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p><p class="ql-block">远近高低各不同。</p><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p><p class="ql-block">只缘身在此山中。” </p><p class="ql-block">苏轼在庐山上出了一道千古不辩的哲学命题。</p> <p class="ql-block">  庐山险峰飞瀑,琼崖仙洞,景色迷人,万里长江隐约可见,千顷鄱阳湖倒映山影,气候宜人风姿独秀。相传清朝末年有欧洲阔佬看上了这里,把最美的牯岭强行租了999年,他们就地取材用石头盖了一片别墅,辟为避暑胜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观光车直接到达庐山牯岭别墅,因为当年第一夫人宋美龄住在这里,蒋介石亲手题字为“美卢”。这里曾经是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p><p class="ql-block"> “美庐”,与世纪风云紧密相联,国民党围剿中央红军计划的炮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等等,很多令人瞩目令人回顾的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上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美庐”庭园确实古朴清幽。周边荟萃了庐山的奇花珍木,触目皆葱翠,绿荫蔽日。很多高大的庐山松,高达30米有余,粗壮的金钱松虬枝盘横<span style="font-size:18px;">苍劲如盖,</span>不时传来松涛阵阵。<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满青苔的石头屋被</span>茂密的植被环绕着。</p><p class="ql-block"> 感觉这里气温即便上升到40度,也一定是凉快的。</p> <p class="ql-block"> 想把这里霸占999年的外国佬,留下了石头房子早就灰溜溜的滚蛋了,</p><p class="ql-block"> 也不知道蒋委员长想没想到。我们小小草民今天也住进了这里。真是天道轮回。我们该庆幸共产党让老百姓做了国家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仿佛与庐山永远不散的云雾相契合,<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百年来这里发生的政治风云,</span>让它蒙上了更神秘的面纱。那些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事件,<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些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span>依旧扑朔迷离的在庐山的云雾中若隐若现。</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爆发,为让西安事变促成老蒋抗日,周恩来两次上庐山与国民党磋商抗日救国的大事,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共赴国难,最终达成了国共一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p> <p class="ql-block">  蒋介石被迫在庐山上发表了抗战宣言。</p><p class="ql-block">“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p> <p class="ql-block">  美国特使马歇尔与夫人先后八次来到庐山,先是敦促抗战时期的第二次国共合作。</p><p class="ql-block">后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又登上庐山企图让国共组成新的联合政府。</p><p class="ql-block"> 神圣的庐山挽救不了蒋家王朝的败势。蒋介石留下他的千古遗憾,拜别“美卢”,从庐山弥漫的云雾中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庐山上唯一中国人盖的房子,先是做蒋介石的军官学校。</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成为中央会议大礼堂。我党先后三次在这里召开的庐山会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  相传毛主席第一次上庐山看见“美卢”时,风趣的说:“委员长,久违了。”</p><p class="ql-block">我们不得不慨叹,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p> <p class="ql-block">伟人毛泽东在庐山上留下了很多气势磅礴的诗篇,</p><p class="ql-block">七律·登庐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泽东</span></p><p class="ql-block">一山飞峙大江边,</p><p class="ql-block">跃上葱茏四百旋。</p><p class="ql-block">冷眼向洋看世界,</p><p class="ql-block">热风吹雨洒江天。</p><p class="ql-block">云横九派浮黄鹤,</p><p class="ql-block">浪下三吴起白烟。</p><p class="ql-block">陶令不知何处去,</p><p class="ql-block">桃花源里可耕田?</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面对庐山壮阔的山势和层层云雾,仍冷静地看透世界风云,解放后的中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这让他很欣慰。但毛泽东的心中是不平静的,庐山并不是世外桃园,国家和人民依然面对着不懈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央领导层发生了激烈的思想交锋。</p><p class="ql-block">彭德怀老总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列举了五八年大跃进以来,脱离实际盲目冒进搞浮夸。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与会的不少高级领导人也都有同样的看法。</p> <p class="ql-block">  本来此次会议开始就是讨论如何纠正大跃进中左倾冒进之风的。但是彭德怀信中的言辞让毛泽东受不住了。会议从开始的纠左转向了批右。最后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将彭德怀和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被定为"反党集团"。</p> <p class="ql-block">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庐山会议展览馆,能把彭老总的万言书,向公众公开展示,我想毋庸置疑历史已经给出了正确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话真是让人折服!如果当年有人站在庐山之外看庐山,也许就会有另外一种结局,但是无奈身在此山中啊。</p><p class="ql-block"> 历史已经远去,庐山依旧还是那样云里雾里。“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我在风云变幻的庐山上感慨,革命前辈们真是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  在石头房子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早起来,准备赶往“含鄱口”去看鄱阳湖上的日出,但是导游告诉我们恐怕不能如愿,还让我们买了雨衣和防滑靴子,说庐山随时都可能下雨。果然一路上雾气昭昭的,到处都迷蒙一片。</p> <p class="ql-block">  视线所及若隐若现的松林和山峰中,一片儿一片儿的云雾像是从天上垂下来的白纱帐,虚无<span style="font-size:18px;">飘渺。</span>如果扯下来一片披在身上,一定很美,如飞天一样飘飘欲仙。但是这飘忽不定的神雾,扯不住又挥不去。</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鄱阳湖 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span>站在庐山上,千顷鄱阳湖应该一览无余。一定无比壮阔,即便看不见日出。湖面上鱼帆点点,鸥鹭翻飞,白云在水,山影婆娑的湖光山色,便也是一眼千年的美景啊!</p><p class="ql-block"> 可<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了“含鄱口,”雾霭越发的浓密,进而变成了细密的小雨。越是拼命的想看清,越是什么也看不见。鄱阳湖好像在跟我捉迷藏。</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在“含鄱口”观景台看到的景象,鄱阳湖是什么样子一点没看见,只有云在脚下,波涛汹涌的云海把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一片迷茫,好像我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天空。</p><p class="ql-block"> 云雾庐山!我是真真的服了!此山看不清,只因在此山!</p> <p class="ql-block"> 没办法,不能等待云开雾散。去看另一个景点:“三叠泉”。它在五老峰东侧的大峡谷里。缆车在五老峰顶上停下,要看到三叠泉,必须沿着陡峭的台阶走下去,有些人到这儿就踌躇不前了。因为要下1500个台阶,回来还是1500个台阶。</p> <p class="ql-block">  这是旅游景点上晴天时台阶的图片,如今在细雨蒙蒙中湿滑的石头台阶会增加很多难度。当年我64岁,腿脚还可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既然来了,就不能退缩。我勇敢而小心地一步一步向下走着,没想到蜿蜒的石头台阶有些地方竟然有七八十度那么陡,只好手脚并用的不顾体面了,看见有人坐着滑竿上下,很替那些抬滑竿的人担心,太艰难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站在观景台上,</span>遥想当年李太白曾巢居过这里,“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从他的诗句里。我猜想那个五老洞,也许就是李白巢居过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着云烟漫卷雾锁奇峰的景致,此行似有探险与求仙之妙。</span></p> <p class="ql-block">  终于走完1500个台阶,下到看三叠泉的平台时,有一种千难万险的朝圣之感。只听跌落潭底的泉水轰轰隆隆地淹没了人群激动的议论声。仰头看那来自山顶的飞瀑,山的雄奇与水的柔韧在这里组合成一幅震撼<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画卷。</span></p> <p class="ql-block">  “三叠泉”瀑布从五老峰的石缝里喷薄而出,舍身跳三级断崖飞速流泻而下,垂直落差有155米,形如天降一道素锦。</p><p class="ql-block"> 远眺第一级如飘雪拖练,在峭壁上划过一道白光。中级则如撞水晶碎冰凌般流荧飞逝。,最低一级则迫不及待的在石崖上扑身而下,飞花溅玉,跳入深潭,如龙入水,啸震山林。</p> <p class="ql-block">  不顾水花飞溅,我美美地享受着三叠泉水雾混合小雨的洗礼。浑身湿透也不能躲避。这是一刻值千金的仰望,多震撼!多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重新体会李白的《望庐山瀑布》,</p><p class="ql-block">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香炉峰”在哪里。“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瀑布的气势,也是李白一贯的气势。我在三叠泉感受到了这种千古不输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回程再攀爬1500个台阶时,似乎也没有那么难,诗人与庐山的自然美景融为天地间的浩然正气,给人以力量。</p> <p class="ql-block">  离开庐山时,我们转到了香炉峰北麓,没有看到瀑布,但却遇到了白居易草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庐山大林寺晚开的桃花让白居易大笔一挥,便成千古绝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庐山的气候像谦谦君子一样温润可人。庐山的秀丽像待出格的少女一样含情而内敛。庐山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性格耐人寻味。</p><p class="ql-block"> 诗意庐山,浪漫庐山,政治庐山,哲学庐山!庐山的品格藏在云雾里。让你为它痴迷!为它着魔!</p><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进山看不清,不进山更看不清,这就是庐山的魔力!</p> <p class="ql-block">  可惜江西的婺源,景德镇都还没去,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机会去江西了,那是个去了还想去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