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平阴县东阿镇的浪溪河面上,微风拂过,水面泛起粼粼波光。我沿着河岸缓步前行,远远便望见那座横跨河面的古桥——永济桥。它静静地卧在那里,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走近一看,桥头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平阴永济桥”五个大字,让人顿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原名浪溪桥,始建于1500年,是明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古迹。它全长约五十米,宽七米,桥身由青石砌成,结构稳固,工艺精湛。桥面中部高、两端低,呈弧形,行走其上,仿佛能感受到古人智慧的温度。桥栏上雕刻着如意莲花等纹样,三十块栏板与三十二根望柱整齐排列,其中七对石狮、一对石猴和莲花柱头尤为引人注目。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十八个狮子一对猴,十六个蘑菇头”,正是对这座桥最生动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我缓步走过桥面,目光被桥栏上栩栩如生的石雕吸引。那些石狮子神态各异,有的威严,有的憨态可掬,仿佛随时会跃下桥栏,守护这条静静流淌的河流。桥拱上方嵌着浮雕龙头,仿佛在凝视着桥下的流水,守护着这片土地。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桥的身影,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桥影也随之轻轻晃动,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河岸两旁绿树成荫,几株垂柳低垂着枝条,轻拂水面,仿佛在与桥对话。我站在桥中央,望着远处的村庄与青山,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桥上偶尔有行人经过,脚步声与鸟鸣交织,构成了一首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头回望,石碑上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这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明代石雕艺术的瑰宝,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2006年,它被列入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承载的不仅是车马人流,更是无数代人的记忆与情感。我轻轻抚摸桥栏上的石雕,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厚重与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