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第五天

水悠悠

<p class="ql-block">湿婆神像</p> <p class="ql-block">关于湿婆节的起源故事也和诸多的节日一样,有着许多的说法。湿婆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毁灭之神,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并呈现出不同的相貌,是生殖、音乐、舞蹈之神,非常受崇拜。</p> <p class="ql-block">世界和平塔是由尼泊尔以及日本等国一起筹资新建的。在1952年的时候就修建完成了,大家来到这里会发现塔的入口处有一个很大的狮子雕像,还是镀金的。在和平塔的四周也是有三个佛像,也是镀金的。据说这里收藏着舍利子,进入大殿以后,里面摆放的也是一些佛像,宗教文化很浓厚,站在上面还可以看见对面的高山以及一条很大的河流,湖光山色真的很美丽</p> <p class="ql-block">在城市中有一座向地底延申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古谱特什瓦尔·码哈德布洞穴</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湿婆神的隐藏之地</p> <p class="ql-block">  沿着地下走去,进入了天然的溶洞,四壁放着小型的神像,由于尽头的岩壁缝隙中见到了地底的瀑布,落水明亮,回响清澈,再看一眼,慢慢慢慢往回走。</p> <p class="ql-block">前往大卫瀑布,欣赏瀑布水流倾泻而下,进入深邃地下隧道的壮观场面,感受大自然的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卫瀑布流向对面的湿婆洞穴。</p> <p class="ql-block">我们包车的司机,很热情也很活跃,要给我们拍照和合拍</p> <p class="ql-block">国际登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国际登山博物馆展示了不同时期各国登山家攀登珠穆朗玛峰等世界著名山峰所使用的登山装备和照片。许多照片十分珍贵,其中包括1988年中、日、尼国登山运动员成功进行珠峰南北坡双跨时的照片,十分亲切感人。博物馆还收集了大量的地质、岩壁和动、植物标本,以及尼泊尔少数民族的生活用品、服装服饰等。</p><p class="ql-block">可以说集登山,科研,文化于一体,体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登山运动历史发展的清晰脉络,堪称国际登山运动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7年2月24日,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经14次磋商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尼1988年珠穆朗玛峰/萨迦玛塔友好登山协定书》。</p><p class="ql-block">1988年5月5日12时44分,北侧中国次仁多布、日本三田里升、尼泊尔昂.拉卡克巴登顶,在顶峰停留99分钟后向南坡跨越,14:20分、15:35分,北侧中国李志新、尼泊尔拉巴克.索那先后登顶,但均未能与南侧队员会师而回撤。15时53分,南侧中国大次仁、尼泊尔安格.普巴登顶。16时05分,日本三本宗彦从北侧登顶,实现南北队员会师的理想。16:25,大次仁、安格.普巴又与北侧日本电视记者中村省尔、三枝照雄、中村进在顶峰会师。16:40分,南侧中国 仁青平措登顶成功,14时43分,向北坡跨越。17时全部队员撤离顶峰,顺利的实现这次登山的主要目标——双跨珠峰。</p><p class="ql-block">联合登山队12人全部登顶,其中六人在人类登山史上首次成功进行了南北大跨越,实现了人类在珠峰顶上会师的目标。次仁多吉成为第一个从北坡向南坡跨越珠峰的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宾杜巴西尼神庙</p><p class="ql-block">宾杜巴西尼神庙是一座综合性的小神庙,位于旧市场北侧的小山丘顶上。在神庙的正殿内,供奉着好斗的杜尔逊、繁荣之神毗湿奴以及受到女性特别崇拜的黑天神。这里较早是以杜尔逊为信仰对象的神庙。</p> <p class="ql-block">进入神庙都要脱掉鞋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当地联系了当地的一辆车,一个导游带我们去一个山顶村庄里住,看雪山和日出。</p> <p class="ql-block">住宿要步行200~300米</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晚上下大雨,早上起来一片大雾,什么也看不到,留点遗憾才有机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