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味觉的记忆从来不只是味道本身,它是岁月深处被封藏的温暖与幸福,时常惦念却又难以超越!</p><p class="ql-block"> 于我而言,味觉的记忆那便是妈妈蒸的菜馍。</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村里人家的饭桌上通常都是油泼辣子一道菜。不仅仅是每家经济不怎么宽裕,还是我的村庄距离镇上的集市有十多里远。大家出行不方便也就算了,最无奈的是每月逢四和十的日子才有集市,才会有蔬菜可买。那时还没有电冰箱,因此也不能囤菜,吃菜就成了每家难题。</p><p class="ql-block"> 为了改善家里人的伙食,妈妈总是想方设法去田间地头找野菜、蒸菜馍。荠菜、苜蓿菜、灰灰菜、马齿苋……这些野菜都成了我家的香饽饽。</p> <p class="ql-block"> 菜馍的制作方法大体一致。野菜摘洗干净后用刀剁碎, 撒入少许花椒粉和盐,稍微腌制一会,然后加入到拌有老酵母水的面粉中,揉搓成光滑的面团,等待发酵。面团发酵好了以后,取出揉搓排气,搓成长条,用刀均匀切开,就成了方菜馍生胚,当然也可以挨个揉成圆形的菜馍生胚。生胚放入蒸笼冷水上锅,大约二次发酵半小时后开火蒸,上汽后蒸二十五分钟就熟了。这时不能着急揭锅盖,否则菜馍容易塌陷。需要再等五到十分钟,锅上的蒸汽回落就可以出锅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们姊妹几个总是迫不及待地守在锅旁,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出锅的那一刻。争先恐后地找妈妈要菜馍,哪里还能顾上菜馍烫与不烫。热气腾腾的菜馍混合着野菜的清香,每咬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与甜蜜。相比别人家的白面馍馍,我妈妈蒸的菜馍那便是人间美味了。</p><p class="ql-block"> 从孩童时期,妈妈蒸的菜馍就一直驯化和培养着我们的味蕾,并留下一生都难以磨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菜馍带来味觉的记忆也常常带着深深的遗憾。我们总以为只要找到相同的食材,遵循妈妈的做法,就能复刻那熟悉的味道。可事实上即使味道再相似,也找不回当初的心境。自己蒸的菜馍松软可口、清香扑鼻,却没有了年少时的期盼与雀跃,更没有了妈妈的陪伴与疼爱。</p> <p class="ql-block"> 如今带着味觉的记忆,自己也时不时的给家人蒸上一锅菜馍。不仅仅在于舌尖的享受,更在于记忆那些与味道相连的温情时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