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简 叙</p><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万年禅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古镇,始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由法华寺和松林寺演变而来。寺庙由宋太祖下令建造,寓意佛法千秋、万世保护百姓,因此命名为“万年禅寺”。</p><p class="ql-block"> 万年禅寺的建立,乃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传说宋太祖和宋太宗幼年时曾随父亲逃难隐匿于此,后来成就了万世帝业。太祖皇帝感激当年化险为夷的经历,认为必有佛祖保佑,于是下令在三河建造佛庙,供奉香火,并亲题“万年禅寺”。 </p><p class="ql-block"> 万年禅寺位于三河古镇最南头的河流回弯处,寺门坐西朝东,非常气派。门前镇寺神兽是比较少见的麒麟。麒麟是中国的本土神兽,象征祥瑞降世,预示着本地或本寺有大贤大能降临,或敦促本寺僧人潜心研究佛法不要为外物所困。 </p><p class="ql-block"> 据传万年禅寺最灵的三个地方分别是大雄宝殿、万年塔和藏经阁。</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是万年禅寺的核心建筑,门口有专门的烧香处,买香后才能进入。大雄宝殿高大雄伟,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殿内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尤其是大观音像特别高大,时不时有燕子穿堂而过,增添了几分生机和灵动。</p><p class="ql-block"> 万年塔是三河古镇最大寺庙的标志性建筑,九层高的万年塔不仅美观大方,还能俯瞰整个古镇的全貌,是观赏古镇风光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藏经阁内收藏了大量的经书和典籍,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是信徒们朝拜和学习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万年禅寺历经多次战乱,屡毁屡建,现今的建筑是在原址上按原貌重建的。寺庙内有镇寺神兽麒麟和罕见的华表,增添了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万年禅寺是三河古镇最重要的景点之一,游客可以在此烧香拜佛,但需使用寺内的香烛。游玩时间大约需要20到30分钟。</p> <p class="ql-block"> 佛法千秋·万世禅香 </p><p class="ql-block"> 三河古镇风韵犹存,庙宇之美令人陶醉。千年历史沉淀,文化之魅吸引众多游客。——这对联描绘了三河古镇万年寺的历史文化和风景。</p><p class="ql-block">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是李白在万年寺听蜀僧广浚弹琴时的感受,描绘了琴声的悠扬和自然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曾闻白水出真人,此水依然不染尘。何遽西风吹落叶,万山深处悟前因。——这是清代文人谭钟岳对万年寺秋景的描绘,表达了深山的宁静和禅意。</p><p class="ql-block"> 但得身闲即是仙,面前口角漫纷然。请君试向岩中坐,一日真如五百年。——这是苏轼游峨眉山时所作,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钟楼鼓楼悠然古韵,历史文化凝聚千年。大雄宝殿庄严肃穆,宗教信仰传承万代。——这对联展示了万年寺的古建筑和宗教文化。</p><p class="ql-block"> 古镇万年寺,宁静古老风光犹存。千年庙宇风貌,庄严肃穆令人敬仰。——这对联强调了万年寺的古老和庄严。</p><p class="ql-block"> 顶上金光闪闪,庙宇之美令人流连忘返。香烟袅袅升起,信徒之虔诚令人敬佩。——这对联描绘了庙宇的辉煌和信徒的虔诚。</p><p class="ql-block"> 古镇庙宇历史悠久,文化之魅吸引游客云集。千年风貌古朴,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这对联强调了万年寺的历史和文化吸引力。</p><p class="ql-block"> 古镇万年寺, 庙宇之美令人叹为观止。千年历史留存,文化之韵吸引游客如云。——这对联展示了万年寺的美景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白话浅释·佛学心经</p><p class="ql-block"> 白话《心经》参悟似有所得,应老同学相问交谈稍加梳理呈之。</p><p class="ql-block"> 《心经》为简称,全称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试以白话简说之,玄明乎?</p><p class="ql-block"> 此经为般若经系统中的一部,谓《大般若经》的心髓。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般若法门最为殊胜。源于灵鹫山观自在菩萨与舍利子有关空性问答,佛出定后认可,赞叹。玄奘大师翻译最为精犀,直透心性,至今流传最广。</p><p class="ql-block"> 何谓般若?梵语难译,意谓全部展开的佛的境界,智慧境界;有时译大智慧。何谓波罗?梵语简译彼岸。何谓密多?梵语简译无极。波罗密多合译到达这个彼岸境界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何谓心经?乃心里的经,意谓精华、心髓。整个合起来表述:运用大智慧揭示心髓的纲挈。</p><p class="ql-block"> 纵观 宇宙日月,天地山河, 阴阳万物,人类皆因知识大限与逻辑乏力而四处碰壁八面撞墙,故而学习佛学《心经》体悟似有三难。</p><p class="ql-block"> 一是它是经文中的经文,是佛学体系整体性的提炼纳粹,若不了解整体性的有机精华,绝对体悟不出此中玄妙。二是不是人们运用大脑推理的思维智慧,而是生命沉思的特种思维方式;走上了超高维和打开了无穷的时空的特种模式,科学都望洋兴叹。三是具有中华文字般若,特别对古汉语的通透理解和深邃运用,既能存乎一心,全乎?更能精用恰妙,通乎?善恶源行归正,具足乎?文殊菩萨“主破”;普贤菩萨“主立”;佛陀“主完成”,三位一体,方为佛心。</p><p class="ql-block"> 大白话稀释之,借用道学阐之。一元来源于无极,化太极阴阳为二元,有区别而拆腾,拆腾至死,无区别了,二元又复归一元太极,终归无极。佛家道家都在云端看人间人事,没有了万丈红尘的凡俗之心。故谓不生不死,不增不减,不净不垢,天下遍及一切处,亦复如此,活之命理,犀之透意。不进不退,不得不失,不爱不恨,不情不仇,亦复如此;不白不黑、不善不恶、不美不丑等数不胜数,不荣不枯,亦复如是。</p><p class="ql-block"> 更犀透其底,乾坤一团,互为变化。乃白中有黑、善中有恶、美中有丑、荣中有枯,反之亦然。大白大黑、大善大恶、大美大丑、大荣大枯正在向对方转化,时间与空间都是说明书,到头来原是一家人。</p><p class="ql-block"> 人间肉眼盲然,心眼超维则大智慧,故而不同寻常也。肉眼之上天眼,天眼之上慧眼,慧眼之上法眼,法眼之上佛眼。心识为上,心眼也。思维突破,生命雀喜;身心大收益,精神好感动。</p><p class="ql-block"> 细数人性一切处,亦复如此也。细数万千之万千,破解二元对立,返源一元太极。出于无极混沌,失于渺渺宇宙之茫。</p><p class="ql-block"> 故而《心经》等译说玄意不断涌出,携万千灵性走上了心学高峰。语玄心明,了断一切。俗世俗人,皆有气而存世,绕情而活之,扰之,困之,提着自己的头发飞天吗?实难挣脱,这是堪称人性业力难以克服,天性缺失的累累记录的不言之证。</p><p class="ql-block"> 天下圣人也无奈,通透经文 放在那里,知识短缺焦虑、跟不上时代恐惧,激化演绎着进退得失、爱恨情仇,本轮性命结束得更快,至死无明。透底命理,无常作主。《心经》恰乃谓一本厚重的古往今来的人性故事大全,毋宁说性命警示录。</p><p class="ql-block"> 一时佛易,一世佛难;唯难上难,难遍及一切处,难始终慈悲为怀。 </p><p class="ql-block"> 揭底揭底,揭谛揭谛,不生不死,透之妙之,乃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共辉,人间传承,精神不灭也。 </p> <p class="ql-block">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p><p class="ql-block">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p> <p class="ql-block">附注:图片拍摄于游历当下,《心经》解答为吾研学所悟,相关介绍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