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高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平台,2025学年春季学期,广昌二中继续推动“青蓝工程”之师徒结对活动。</p><p class="ql-block">时光飞逝,在师傅李老师的悉心引领下,这段宝贵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之旅已走过充实的一程。回望点滴,师傅不仅在心理课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上给予我精准指导,更在个体辅导的实践中为我拨开迷雾,助我初步站稳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尺讲台。</p><p class="ql-block">一、心理课与团辅:从理论到实践的坚实桥梁</p><p class="ql-block">师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打开了心理课与团辅的智慧之门。</p> <p class="ql-block">情绪课堂的精雕细琢:在“做情绪的主人”一课指导中,师傅充分肯定运用“大风吹”游戏激活课堂、以情景剧生动演绎情绪ABC理论的亮点,让我看到情境化设计的魅力。同时,师傅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在时间分配(如调节方法实践仓促)和学生主体性发挥(情绪分类环节)上的不足,并给出宝贵建议:聚焦核心方法深化体验、设计“情绪卡片分类竞赛”增强自主探究、加入“信念转换训练”句式练习(如将“他故意撞我”改写为“他可能没看见”)。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少即是多”,深度体验与思维碰撞比面面俱到更重要。</p> <p class="ql-block">减压团辅的立体构建:观摩并学习师傅设计的“考前减压团辅”活动,如同打开了一本活动设计的百科全书。“活力拍拍”到“风火轮”再到“动力圈”的强度递进,体现了身心调节的科学性;“心有千千结”、“微笑定格”、“背靠背起立”等活动,将压力释放、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巧妙融合。师傅特别强调“非竞争性氛围”的营造(如“微笑定格”中弱化竞争、强化鼓励)以及“仪式感”的力量(如“中考,我来了!”通道),让我领悟到减压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心理能量的蓄积与信心的确立。师傅对“活动收尾”重要性的提醒(如建议增加“优点轰炸”互评环节),也让我意识到“虎头”更需“豹尾”,升华环节能有效内化体验。</p><p class="ql-block">二、个体辅导:点对点的支持与专业启蒙</p><p class="ql-block">除了团体活动的指导,师傅更是在个体辅导这片深水区,为我点亮了航行的灯塔。</p><p class="ql-block">建立关系与评估示范:师傅常在心理辅导事与我探讨遇到的个体案例,分享她如何通过温和的共情、积极的倾听与开放式提问,快速与来访学生建立信任关系。她示范如何从学生的只言片语或行为表现中,初步评估其情绪状态、压力源及支持系统,让我明白了“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疗愈力量。</p><p class="ql-block">伦理规范与自我保护:师傅反复强调个体辅导的保密原则及其例外情况(如涉及自伤、伤他风险),指导我规范记录辅导过程并妥善保管档案。同时,她也提醒我关注自身情绪耗竭,教导我如何设立健康的心理边界,在深度共情的同时做好自我关照,避免“替代性创伤”。这份对专业伦理的坚守和对教师身心健康的关怀,让我倍感温暖与安心。</p><p class="ql-block">三、理念升华:小切口与大纵深的设计智慧</p> <p class="ql-block">师傅的课堂,尤其是《发现优点》一课,给我带来了教学理念上的震撼。她仅用“一棵树”(绿叶自评、果实他评)便将抽象的自我认知、同伴关系、积极心理培养目标变得可触可感。这完美诠释了“小切口,大纵深”的设计智慧——用具体、形象的活动承载深刻的教育目标。当看到学生收到匿名“优点果实”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我深切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创设安全、接纳的场域,让积极的情感自然流动,让成长在体验中悄然发生。师傅常说:“活动是载体,体验是核心,感悟是目标。”这句话已成为我设计课程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结语:感恩遇见,笃行致远</p><p class="ql-block">这段“青蓝”之旅,是师傅专业智慧的无私倾注,是前辈对后辈的殷切托举。从团体活动的框架搭建、细节打磨,到个体辅导的伦理规范、技术点拨,再到教育理念的深刻启迪,师傅的指导如春风化雨,浸润我心。她不仅教会我“授人以渔”的方法,更以身作则展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展望未来,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继续在师傅的引领下,深耕心育沃土,努力将所学所思转化为守护学生心灵健康的扎实行动,为他们的青春成长贡献一份温暖而专业的力量。感恩遇见,吾辈定当不负师恩,笃行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