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总是刷到大堡台遗址博物馆改建后重新开放的视频,从2012年因故关门到现在十几年的等待,就是为了让这个中国第一座汉代墓葬博物馆惊鸿重现,再展容颜。夏日的北京尚未到酷热,地铁里的强弱冷风标志分明,说走就走的观博,大堡台,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 出地铁口右转沿路绕半个弯就能看到仿汉代宫阙的大门,原来这里是出口。继续向前绿草地上镶嵌着介绍文物的宣传牌,指引着走向花园深处的检票口。一座土黄色的宏伟建筑呈现在眼前,门前翠竹做背景的巨石是房山特有的花纹石材,松树盆景也是生长了多年的造型,和周边的小公园相衬。</p> <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大厅,正面墙上放大的螭虎纹玉佩标志和屋顶的汉画遥相呼应,一看便知该馆是汉代题材。两侧出入口是临时展厅,目前正在展出湖南省博物院送来的文物,需另购票参观。</p> <p class="ql-block"> 时间刚刚好,博物馆的公益讲解员开始介绍常设展览“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幽燕我当然知道,就是指幽州和燕京啦,但勃碣又是指哪里呢?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夫燕亦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这里的“勃”指的是勃海,而“碣”指的是燕国的碣石山。</p> <p class="ql-block"> 早在1974年,北京大葆台西汉广阳王陵墓在基建施工时被发现,这在中国考古学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考古发掘完成后,1979年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就开始筹建,1983年12月建成开放。在2012年闭馆13年后,于2025年5月20日完成全新改建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盛装重启,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汉代文明画卷。</p> <p class="ql-block"> 汉代是一个多元议题中华文明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根基。北京大堡台遗址的发现让世人第一次看到黄肠题凑的真容,尽管多次遭遇盗墓和焚烧,发掘时依然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漆器、玉器、丝织品等文物千余件。穿过岁月的帷幔,领略大汉文明的非凡魅力,探寻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就从这里开始吧。</p> 第一部分 北土汉邦 <p class="ql-block"> 周武王封召公于北燕,所辖之疆域被后世成为燕。秦皇一统,以燕国故土置郡县。汉承制秦,高祖兼取分封、郡县之长,创郡国并行之制,诸侯国宫室百官,制同京师。西汉时期先后于幽燕之地分封燕国与广阳国。</p> <p class="ql-block"> 汉宣帝本始元年置广阳国,封刘建为王。国都蓟城作为汉代北方重要城市,成为中央政权治理北方的战略中心之一,其政治影响力辐射到今北京及周边广大区域。</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铜铺首铺首。这是一种装饰构件,主要附着于门户上,通常以兽首衔环的形式出现。这件辅首是龙首造型,给人以狞厉神秘之美,铺首长鼻下方原有衔环,已缺失,我觉得衔环应该是在两鼻孔中穿出。</p> 第二部分 长乐未央 <p class="ql-block"> 广阳国所在的幽燕地区,襟山带海,形胜之地;渔盐饶裕,枣栗丰盈。万家之城,亩钟之田;百工竞巧,商贾辅辏,蓟城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充裕的物质基础,促进了礼乐文明的发展,社会生活随之丰富多彩。广阳王的礼乐飨宴与玉饰服章,彰显了西汉时期长乐未央的盛世图景。</p> <p class="ql-block"> 错金银八棱棁(zhuō)。这件兵器周身错菱形纹和涡纹,设计精巧,制作工艺高超,是汉代铜兵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渔字铁斧。一面铸有“渔”字,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这禁止私营,这件铁斧是首次发现的渔阳郡铁官作坊的产品。</p> <p class="ql-block"> (上图源自网络)我也想拍成这样,奈何人影憧憧。</p> <p class="ql-block"> 青白玉透雕螭虎纹玉佩。整体形象飞扬灵动。螭(chi)为阴,代表地;虎为阳,代表天;合为螭虎,意指天地合,阴阳接,象征着皇权与吉祥。</p> <p class="ql-block"> 白玉透雕龙凤纹韘(shè)形佩。璧与韘的巧妙结合在韘形佩中极为罕见,这是已知汉代出土玉器中的孤品。</p> <p class="ql-block"> 龙纹玉璜。青玉质,用方折回转的线条勾勒出的抽象龙纹,被称为秦式龙纹,这种纹饰流行于春秋时期秦国玉器之上。璜的顶端和左端 各有一穿孔,便于佩戴。</p> <p class="ql-block"> 玉舞人。白玉透雕,刻画出长裙拂地、微折柳腰、轻舒广袖的舞人形象,充分展现了汉代舞者“长袖”与“细腰”的典型特征,这是西汉贵族女性使用的佩玉,在汉代礼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鸡血红缠丝玛瑙。白色、褐色纹理清晰丰富、自然天成,红色花纹鲜艳夺目、美轮美奂,尽显高贵典雅之韵。</p> <p class="ql-block"> 白玉透雕凤首玉觿(xī)。这件玉器回首凤鸟身体弯曲,尾部尖锐如锥,造型生动。觿不仅用于装饰,更是象征权力,汉代帝王贵族们多爱佩戴玉觿,以此代表其解决问题、稳定局势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绛紫娟地刺绣</p> <p class="ql-block"> 连弧纹昭明铜镜。此镜背刻铭文“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乎兮一日月,心忽而愿忠,然雍塞不泄而”。昭明即明亮之意,昭明镜因“昭明”二字而得名,借镜质洁净光明为喻,说明忠君坚贞之志。</p> 第三部分 题凑礼藏 <p class="ql-block"> “黄肠题凑”是西汉最高等级的墓葬制度。广阳王陵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遵循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整体布局仿照地上宫殿形制,不仅凝聚了西汉时期的建筑智慧,更是天子之制的实物典范,集中体现了汉代国家礼制文明的核心内涵。</p> <p class="ql-block"> “黄肠题凑”以柏木垒砌成向心结构的椁室,专用于帝王、诸侯王及特许重臣的陵寝,唯有天子恩赐方可使用,具有极强的身份标识性,深刻体现了西汉社会以宗法血缘为基础、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权力结构与等级秩序。</p> <p class="ql-block"> 广阳王墓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墓坑口大底小如斗状,底口南北长23.2米,东西宽18米,深3.7米。全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前室、后室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 黄肠题凑位于外回廊内侧,内南部为前室,即古书中所说的:便房。棺木放在后室正中的棺床上。棺有五层,外棺(椁)为梓木,内棺为楠木。</p> <p class="ql-block"> 汉代天子之棺是梓木做的,也成为“梓宫”。“宫”本指帝王住所,西汉人的丧葬礼仪,将梓木制作的帝王之棺称为“梓宫”。后世帝王棺椁即便不一定使用梓木,但也沿用了“梓宫”的称谓。广阳王的梓宫共有五重,犹如俄罗斯套娃,将三棺二椁放置在墓室后半部分。</p> <p class="ql-block"> 便房位于墓室前半部分。便房是神坐(神灵的座位)所在的安逸空间,是墓主人灵魂休息的地方。“便房”之“便”,先秦两汉时期以“安”“平”释之,寓意让逝者灵魂安息。</p> <p class="ql-block"> 再说回“黄肠”是什么?原来是指去皮后的柏木芯材,因呈淡黄色而得名。柏木质地稍脆,便于加工,有淡香味,抗腐性强。题的本义是额头,在引申义中题就有了端头或前端的意思。“题凑”指柏木坊端头向内层层堆叠(“凑”的意思),形成一个围绕棺椁的矩形结构。</p> <p class="ql-block"> 广阳王陵的黄肠题凑由15880根长90厘米、宽厚均10厘米的柏木坊层层堆砌而成,各层柏木之间并无榫卯固定,却堆垒得十分坚固。墓室木墙总长42米、高3米、厚0.9米,用料规模相当于一座柏木森林。柏木截面正对墓室,朝向中央,整齐地把棺椁围拢起来,气派无比,奢华程度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 顶部的星空藻井中画着四神及二十八星宿,是古人“天人合一”宇宙观的体现。在现代声光电的技术下流光溢彩,带入一个梦幻的时空,也许有仙人常驻。</p> <p class="ql-block"> 广阳王陵车马库。这是保存完整的西汉车马殉葬遗迹,位于墓室南端的墓道里,是三辆木质彩漆双轮单辕马车和十一具马骨的车马坑,这些殉葬车马是墓主生前使用的真车马。</p> <p class="ql-block"> 复原的王车。朱斑轮青盖车车周身涂黑漆,车轮加饰红漆绘彩,伞盖为青色,各处装饰鎏金的金属器件,外形华丽。</p> <p class="ql-block"> 这件复制的金缕玉衣,也是广陵王高规格的丧葬礼仪体现,虽然被盗墓贼几乎盗取殆尽,仅留几片残玉,但是龙首玉枕却留了下来。目前我国出土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分别在国博、河北省博物院、徐州博物馆、临沂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馆等都有展示。</p> <p class="ql-block"> 在广阳王生活的西汉时期,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事死如事生的丧仪,在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中不断趋于复杂而隆重。陶俑如生,厚资多藏、礼器承仪、神仙信仰、金玉不朽,倾尽所有表达汉代人对生命永恒的追求,传递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p> <p class="ql-block">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并不大,文物也不算太多,无需两个小时就能看完。强烈推荐身在北京的你到现场去亲眼看看“黄肠题凑”。我们不懂它的考古价值,但是亲眼目睹一下古书记载之物带来的时空穿越感觉,深感奇妙,定然会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这个新改建的博物馆,很多地方特别人性化,人脸识别的自助寄存柜考虑到了带行李箱的观众,寄存柜居然分成大中小号。服务台边配备了AED。专门设立了宽大的残疾人斜坡通道。利用展板普及考古知识。展厅里现代化的技术利用较多,在古今之间穿梭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也有。因为很多介绍都是文字的展板,灯光设计仿佛不是很专业,强光聚在一起反光严重。公益讲解员的讲解因扩音器的问题听不清晰,初始跟随众人竖着耳朵使劲分辨,后来干脆弃之不从自己看了。</p> TIPS <p class="ql-block">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707号</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每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p><p class="ql-block">电话:010-63054990</p><p class="ql-block">公益讲解:上午 10:00 10:30</p><p class="ql-block"> 下午 14:00 14:30</p> <p class="ql-block"> 观展大厅出来文创的小店不大,可以购物后盖章,为了盖章买个冰箱贴吧,选来选去还是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全部拿下了,贵有贵的道理,做工精细,中间凸出的内圈可以围绕福禄寿喜转动,看着四个神兽的身躯随着转动逐渐停止,高昂的头看世界很是振奋精神。老板见我们买的多送了一个布包,等下可以直接背着回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