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當天空開始泛起魚肚白,隨後一抹橙紅從海的盡頭升起,心情頓時愉悅起來。終於放晴了!前兩日陰雨天氣的沉悶一掃而空,彷彿連海浪都在雀躍-今天,一定會是完美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隨着郵輪緩緩駛入蔚藍的港灣,馬賽的天際線在晨光中漸次舒展。這座始建於古希臘時期的千年古城,如一位雍容的貴婦,靜靜依偎在地中海獅子灣的臂彎里。兩千六百年的文明積澱,八十六萬居民的煙火氣息,共同編織出這座法國第一大港的獨特韻味。</p><p class="ql-block"> 作為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海陸樞紐,馬賽自古便是商賈雲集的貿易重鎮。時至今日,其年貨物吞吐量仍保持着超億噸的驚人規模,在全球航運版圖上佔據着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漫步在老港區,彷彿能聽見千年商船此起彼伏的汽笛聲,與現代化集裝箱碼頭的機械轟鳴交織成獨特的時空交響。</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馬賽已蛻變為一座活力四射的現代都會,每年逾七百萬遊客慕名而來,只為感受這座「地中海明珠」的多元魅力。多元的人口結構賦予了這座城市別樣風情-來自北非、地中海東岸的移民後裔,與本土馬賽人共同構成了色彩斑斕的文化圖景。阿拉伯語、意大利語與馬賽方言在街頭巷尾此起彼伏,不同風格的建築與美食在此交融,續寫着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傳奇。</p> <p class="ql-block"> 馬賽市旅遊局為提升遊客體驗,特別在郵輪碼頭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直達充滿歷史韻味的馬賽舊港。這項貼心服務讓剛下船的旅客能輕鬆前往舊港,並以此為起點,便捷地探索市區內各大人氣景點與文化地標。</p> <p class="ql-block"> 踏入馬賽市,首個邂逅的景點便是承載着城市靈魂的建築奇跡-隆尚宮。這座落成於1862年拿破侖三世時期的宏偉建築,以巴洛克、羅馬與東方元素交織的獨特風格,在百年時光里始終是馬賽最耀眼的地標。</p><p class="ql-block"> 隆尚宮的誕生,本就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奇跡。其前身作為功能性水塔,因馬賽運河的竣工而獲得新生。1839年奧爾良公爵親自奠基,卻因工程耗資巨大與複雜法規的重重阻礙,歷經近30年才得以落成。建築師Henri-Jacques Espérandieu以天才般的巧思,將輸水功能與藝術美學完美融合,創造出以「水塔」為核心、噴泉為點睛之筆的獨特結構,讓實用性建築蛻變為不朽的藝術豐碑。</p><p class="ql-block"> 這座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傑作,以恢弘的弧形長廊串聯起巴洛克式雕塑與噴泉,彷彿將羅馬的壯麗濃縮於南法。昔日為引水工程而建,今朝化身藝術殿堂,是一部用大理石與流水寫就的史詩。可惜兩側的翼樓,美術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比較小,只有一些雕塑繪畫和動物標本等,但不影響她雍容顯貴又柔和的氣質!</p> <p class="ql-block">隆尚宮後有一片幽靜的公園,芳草萋萋如碧浪翻涌,蒼翠的樹木與絢麗的鮮花錯落其間,在湛藍晴空的映襯下,洁白的雲朵宛如游动的絲絹,将這片天地裝點得格外明艷動人。</p> <p class="ql-block"> 坐落於馬賽制高點-加德山頂的守護聖母聖殿(Notre-Dame de la Garde),是這座地中海名城最耀眼的精神象徵。這座始建於1864年的新拜佔庭式教堂,其高達11米的聖母聖子金像自落成之日起便成為馬賽無可爭議的城市地標。更令人稱奇的是,這尊通體貼金的聖母像具有驚人的可視性-據說在城市絕大多數角落抬頭遠眺,都能看見她閃耀着溫暖金光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作為馬賽的守護神,聖母像多年來始終庇護着這座城市的水手、漁民和所有居民。可惜今日造訪時,這尊標誌性的金像正處於維修期,被施工腳手架所環繞,未能得見其全貌,實屬遺憾。</p> <p class="ql-block"> 今日適逢主日,守護聖母聖殿內正舉行莊嚴的宗教儀式,殿門緊閉謝絕遊客參觀。慕名而來的訪客們只得移步至教堂外圍的觀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守護聖母聖殿前的平台上,馬賽城的壯麗景色如同一幅展開的畫卷,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而腳下162米的海拔優勢讓視野無比開闊。 遠處的卡朗格峽灣(Calanques)在晴空下呈現出石灰岩與碧海交織的奇景,而城市建築群則以典型的地中海風格鋪展-白牆紅瓦的房屋錯落有致,半圓形拱門和長廊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明快。 </p><p class="ql-block"> 地中海的碧波萬頃一直延伸到天際線,若天氣晴朗,還能清晰望見海中一座灰蒙蒙的石灰岩小島-伊夫堡。這座16世紀的堡壘孤懸海上,三座塔樓森然矗立,正是大仲馬筆下《基督山伯爵》中主人公被囚禁的監獄原型。如今,它已成為馬賽最富傳奇色彩的景點,遊客可乘船登島,探索陰森的地牢和俯瞰大海的天台,感受歷史與文學的碰撞。 </p><p class="ql-block"> 在聖母聖殿的平台上,馬賽的過去與現在、自然與人文在此交匯,而地中海的永恆藍調,則為這一切賦予了最動人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週末,藍白相間的觀光小火車像往常一樣忙碌,一趟接一趟地把遊客從馬賽老港運送到守護聖母聖殿。這趟觀光火車已經成為馬賽旅遊的重要一環,每天都有無數遊客通過它往返於老港和守護聖母聖殿之間,方便又省時。</p> <p class="ql-block"> 馬賽舊港如同地中海邊最樸實的生活畫卷。這裡沒有過多的修飾,只有漁民、遊客、海鷗和陽光交織出的平凡卻鮮活的場景。</p><p class="ql-block"> 魚市是馬賽舊港的一大景觀。漁船從海上打漁歸來,直接停在港口裡,漁民背對港口順序地擺上鋪位銷售新鮮海產品,魚蝦蟹貝色彩斑斕,貨真價實。當地的主婦們提着籃子來挑選,討價還價的聲音混着海鷗的叫聲,空氣裡滿是魚腥味和海水鹹澀的氣息。有時魚市旁還會擺出南法特產的小攤,薰衣草香包、碎花布、手工陶瓷,價格不貴,遊客常會帶上幾件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海邊,街</span>頭藝人演奏音樂的音符飄進石板路的縫隙裡,行人匆匆走過,偶爾丟下幾枚硬幣。</p> <p class="ql-block"> 上午過後,魚市收攤,舊港的節奏慢了下來。舊港北側的舊河岸邊是一家家咖啡館和餐館,還有總是有時間曬太陽的馬賽人。太陽下,人們捧着咖啡,或者手裡夾着香煙,或者翻一本書,時間在這裡似乎走得特別慢。</p> <p class="ql-block"> 站在此處回望整個舊港,馬賽彷彿一幅水環繞着的圆形油画,陽光洒在港湾的水面,金光燦爛;四周的米色屋頂與教堂塔樓,交相輝映;水中船帆像留白的畫布,隨風搖曳。</p> <p class="ql-block"> 馬賽主座教堂巍然矗立於老港西北岸,這座興建於19世紀的拜佔庭-羅馬式建築,以其獨特的條紋石砌外牆,在蔚藍的地中海天空下勾勒出莊嚴的剪影。</p><p class="ql-block"> 步入教堂內部,恢宏的空間令人瞬間屏息-四大穹頂如天幕般高懸,不僅撐起了整座建築的骨架,更構築起信仰與藝術交融的神聖蒼穹。冰冷的大理石地面與沉穩的斑岩立柱,在陽光透過彩窗灑落的瞬間,被金色馬賽克折射出的輝光悄然柔化。光線在廊柱間流轉,為肅穆的空間注入一絲溫暖的靈動。此刻,無論是虔誠的信徒,還是偶然闖入的旅人,都能在這光影交織的神聖空間里,尋得片刻心靈的安寧。</p> <p class="ql-block"> 馬賽恰似一株生長在地中海懸崖邊的野玫瑰-咸澀的海風是她天然的香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午後慵懶的陽光</span>為她描上新妝。她不必精心修飾,斑駁的教堂石牆是她質樸的妝容,舊港此起彼伏的漁船汽笛是她隨性的吟唱。沒有刻意的優雅,卻在粗糲中透着令人心動的生命力,每一片花瓣都浸潤着陽光與海風的絮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