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活动背景 </p><p class="ql-block">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等文件精神,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法律意识,我校于2025年6月16日组织开展了“预防校园防欺凌,防性侵守护青春安全”主题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二、活动目标 </p><p class="ql-block">1. 提高全体师生对欺凌、性侵行为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 </p><p class="ql-block">2. 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技能及求助渠道认知; </p><p class="ql-block">3. 构建“零容忍”校园安全文化,完善预防与处置机制。</p> <p class="ql-block">三、活动内容与形式 </p><p class="ql-block">专题讲座:邀请红十字会共青团老师进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技能培训与实践 </p><p class="ql-block">- 自我保护工作坊:分学段开展实操训练,教授学生如何拒绝不当接触、有效呼救及逃脱技巧。 </p><p class="ql-block">- 模拟演练:组织“遭遇欺凌/骚扰如何求助”情景演练,强化应急反应能力。 </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辅导:开通心理支持热线,为潜在受害者或困惑学生提供一对一咨询。</p> <p class="ql-block">家校社协同联动 </p><p class="ql-block">- 家长课堂: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举办线上家长会,强调家庭教育责任与沟通技巧。 </p><p class="ql-block">- 匿名举报渠道:设立校园欺凌/性侵举报信箱及线上平台,确保投诉通道畅通、保密。</p> <p class="ql-block">四、活动成效 </p><p class="ql-block">1. 意识显著提升:95%以上学生表示“清楚何种行为属于欺凌/性侵”“知道如何求助”; </p><p class="ql-block">2. 机制更加完善:修订《校园欺凌预防与处理制度》,明确处置流程与责任人; </p><p class="ql-block">3. 文化氛围改善:“尊重他人、保护自己”成为班级公约高频关键词。</p> <p class="ql-block">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p><p class="ql-block">-问题:部分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需开发更适配的绘本、动画素材;家长参与度不均衡。 </p><p class="ql-block">- 改进计划: </p><p class="ql-block"> 1. 开发分级教育素材库; </p><p class="ql-block"> 2. 每学期开展“家长安全课堂”必修课; </p><p class="ql-block"> 3. 建立学生“安全委员”队伍,强化朋辈监督机制。</p> <p class="ql-block">六、结语 </p><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通过多维渗透的教育形式,切实提升了学生的安全素养与校园防护网络效能。我校将持续把防欺凌、防性侵教育纳入常态化德育体系,坚守“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底线,为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