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前夕,黄石市下陆区新街办大塘社区党委,于2025年6月24日组织部分退休党员一行50多人乘车前往曹家晚村,经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曹家晚村是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大箕铺镇下辖的行政村,位于大箕铺镇东北方,是该镇第二大村。距大冶城区仅3公里,武九高铁、咸黄高速穿境而过。这里曾是鄂东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大冶兵暴”“阳新兵暴”的策源地,</span>辛亥革命先驱曹亚伯先生和<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多位革命先驱的故里。在该村后背山半山腰处,庄严矗立着多座烈士墓,其中之一便是革命先驱曹壮父的衣冠冢。</span></h1> <h1>巍然屹立的大箕山,远看,恰似一条长龙飞向天边。山脚下,村庄点缀,炊烟袅袅,宛若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h1> <h1>曹家晚村红星广场。红星闪耀红旗飘扬,这里是红色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的红色文化旅游季开幕式举办地,设有烈士陵园、登山步道等设施,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h1> <h1>曹家晚村村委会、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门口有一座革命先烈群雕,令人肃然起敬,正是他们当初抛头颅、洒热血,才得以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h1> <h1>党员们在这里集体合影留念,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色展馆。</span></p> <h1>党员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红色展览并仔细倾听讲解员的详细介绍。</h1> <h1>走进红色展馆,仿佛走进了一部厚重的红色史诗。展馆里的展品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散发着不屈的精神力量。生锈的手枪、泛黄的冲锋号、破旧的蓑衣,这些都是革命年代留下的珍贵遗物。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如今的和平生活。</h1> <h1>一面面文化红墙图文并茂,一座座民居院落错落有致,一条条乡村小道干净整洁,处处显露出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红色文化保护弘扬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的切实成效。</h1> <h1>道路前方有一株参天古柏,虽无枝叶,但它盘虬卧龙般的树干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坚韧挺拔。在古树旁有一栋青砖灰瓦的院落,门楣上写着“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十三个醒目的红字。</h1> <h1>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所在地,是革命先驱曹玉阶、曹壮父的故居。</h1> <h1>步入曹氏宅邸,恍若穿越至尘封百年的记忆长廊。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百年岁月的沧桑与辉煌。</h1> <h1>1921年,那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不久,党组织就把革命的目光投向了大冶。1925年,大冶农村建立了曹家晚等7个党组织。1926年,根据革命工作的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曹家晚党小组改为曹家晚党支部。从此,鄂东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了。曹家晚党支部的建立,对推动和发展大冶、阳新及鄂东南地区的农民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h1> <h1>当年,何长工、李灿等领导的红五纵队在大冶县武备学堂(现大冶市外国语学校)举行起义。经过激战,俘敌千余人,缴枪900余支。那次兵暴曾被周恩来誉为“模范的大冶兵暴”。</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旧址内陈列大量革命文物,包括手枪、尖刀、冲锋号等,并设有红色英雄展示墙。</span></p> <h1>鄂东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大冶兵暴策源地旧址,已经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