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读书生涯》</p><p class="ql-block"> 我上的小学校名叫三衙前小学,三衙前顾名思义就是三个衙门的前面,文革时期叫卫东小学,到了80年代学校名才改了回来。以前杭州学校的建筑物大多都是从以前的衙门道观、庙宇庵堂改建而来的。涌金路上的军区浴室旁边有一座金华庙(现在是杭州索菲特西湖大酒店前面西湖大道中间的位置),之后还做过杭州市道教协会,建筑后面部分就是杭州南山二小的分部;我的父亲说他小时候上的粮道山小学也是由一座尼姑庵改造来的,杭四中一直以前是兵营衙门,所以两边有东都司卫、西都司卫,建兰中学的位置应该是以前浙江巡抚衙门所在地,其它的学校还有很多数不胜数。记得小学时期对我帮助最大而且小学毕业之后还与我家保持联系的有两位老师,一位是应昌明老师,另外一位是薛卿卿老师。</p><p class="ql-block">(校友汪震·白雨星之墨池)</p><p class="ql-block">附录:杭州市三衙前小学</p><p class="ql-block"> 三衙前小学原名三如小学,创建于民国30年,系杭州市卷烟业同业公会张文漠、沈桂荪筹组创建,校址设在清波门直街66号。民国34年成立校董会,由宋鸿涛任董事长,俞仞千任校长。学校除招收同业子弟外,还吸收清波门一带穷寒儿童,全部免收学费。1949年迁入三衙前新校舍,1953年更名为私立烟业小学。1956年杭州市教育局接办转为公立,更名为杭州市三衙前小学,并续建校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易名为卫东小学。校址在三衙前6号。杭州市三衙前小学1994年6月16日撤销并入南山路第一小学。</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因为撤并学校,三衙前、旧蕃署、涌金门三所学校的校毕业班整体并入新校,所以新组成的三个班中,三衙前两个班仍为六甲、六乙,涌金门一个班改六丙,旧蕃署一个班就拆散成了插班生。毕业班的三个班主任是李文英、赵静娟、朱金仙。</p><p class="ql-block">(校友沈志荣)</p><p class="ql-block">附录:杭师附小包括原南山一小、南山二小、清波小学、四宜路小学、涌金小学、三衙前小学、定安路小学2006学年四年级学生、杭师附小钱江校区2008学年至2016学年毕业生、杭师附小秋涛路校区2015年至2016学年毕业生等学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