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老舍笔下的鼓书艺人在时代洪流中喉头哽咽,当艾青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土地,当穆旦以带血的手拥抱觉醒的民族,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温度。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民族精神、时代担当以及个体命运的思考之门。</p><p class="ql-block"> “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在老舍的《鼓书艺人》中,这句话背后是战争年代的动荡与苦难。鼓书艺人方宝庆,本想以歌声为孩子们驱散阴霾,可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让他难以发声。这是个体在时代困境中的挣扎,是面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时,那份无法言说的沉痛。他的沉默,并非软弱,而是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感知,是在积蓄力量,等待着能够放声歌唱的那一天。就像无数在战争中默默坚守的普通人,他们虽力量微薄,却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守护着心中的希望之火。</p> <p class="ql-block"> 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深情呼喊:“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是对祖国最炽热、最真挚的爱。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诗人化身为一只鸟,即便喉咙嘶哑,也要为祖国歌唱。那嘶哑的喉咙,唱出的是对侵略者的愤怒,是对祖国山河的眷恋,是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决心。这种不顾艰难、奋勇抗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奉献一切。无论是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战士,还是和平年代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歌唱”。</p><p class="ql-block"> 穆旦的“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则奏响了民族觉醒与崛起的最强音。带血的手,是在抗争中付出的鲜血与牺牲;一一拥抱,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当一个民族在苦难中觉醒,便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在无数次的挫折与磨难中,不断觉醒,不断奋进。每一个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人,都是民族崛起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让我们的民族在世界的东方傲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 回首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虽然我们不再面临战争的硝烟,但依然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科技创新的压力、环境保护的重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些都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拦路虎”。然而,只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精神,像鼓书艺人一样,在困境中坚守希望;像艾青一样,对祖国充满热爱,勇于担当;像穆旦笔下的民族一样,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p><p class="ql-block">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让我们以时代之声为号角,以先辈精神为指引,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践行担当。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在社会服务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在国际交流的场合中,传播中国声音。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的奋斗中变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放声歌唱,用激昂的旋律,奏响民族复兴的华彩乐章,铸就新时代的民族脊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