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芙蓉镇出来(6月18日下午四点)就赶往张家界市,憋屈多日的大雨终于爆发了,一路上大雨不停的击打着车窗,也仿佛在敲打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并无声的告诉我们,此次出行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就要开始接受风雨的洗礼,当然随之而来的兴致也降了好几个纬度。可以想象得到,今晚的七十二奇楼和明天的天门山之行一定会在大雨中进行。</p><p class="ql-block"> 到了张家界立即安排好住宿,晚饭没吃就匆匆赶往七十二奇楼。大雨瓢泼,一直未间断。在大雨中看奇景,是看个热闹还是看个寂寞,也许就是看个稀奇,看个我已经来过</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冒雨来到了七十二奇楼之处,只见:高耸而立的巨大建筑直入夜空,真犹如一座庄严的布达拉宫,是土家族的布达拉宫。奇楼上下里外四周华灯璀璨,绚丽多彩,仅灯光秀就给人一种神秘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何况整个七十二奇楼?据说七十二奇楼是一私人老板投资而建,已经投入了好几个亿,至今仍未完工,还需再投进去几个亿,如此浩大的工程凭一己之力建成,真的很不容易。七十二奇楼的建筑形式是依据土家吊脚楼结构形态而建,具有浓郁的土家风格。此时已经很晚了,我们的晚饭还没有着落,就冒着雨到处寻觅,最终找到一家米粉店,随便吃了一碗米粉。据老板娘说,七十二奇楼的老板现在资金缺口大,只能靠门票收入和店铺出租来维持。吃完米粉,我们继续在大雨中游览拍照,在人群中穿行。在这并不是很大的地盘上,堆积了众多的游人,稍微好一点的拍摄点前都是打卡的人,我们也不脱俗也加入了拍照打卡的行列。雨水再大拍照,热情不减,游人再多,等一等继续进行,就这样也拍摄了不少的照片,在这个天气下只能用手机拍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十二奇楼是张家界市标志性建筑群,被称为土家族的布达拉宫,为全球最高的吊脚楼建筑,曾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也曾是央视春晚晚会分会场,现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就是雨天晚上的人流量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是晴好天气,那人流量简直是爆棚。在雨中浏览后就打的回到宾馆,此时大雨依然不停的下着,想到明天要上天门山,如此的大雨定是一个艰难的游览,也定是一个雾里看花花无色,雨中看山山不见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熬到天明,雨打房檐的声音也敲打着我们的心,刺激着我们神经,天气预报今天是大雨,而且是全天的大雨,看来雨中游览天门山已成定局,看来雾里看天门洞也是看个寂寞。排队坐索道就用了近两个小时,索道飞行在市区上空然后进入景区,用了近半个小时。据介绍,天门山索道全长7455米,是张家界市的一条高山客运索道,从市区直连接到天门山上。也是世界最长的高山观光客运索道之一,线路高差为1279米,是中国为数不多高差超过千米的索道之一。如此长的索道蔚为壮观,让我震惊不已。不过在雾气雨水中,从缆车看脚下的一切,一切都淹没在白茫茫之中。半小时后缆车到达索道顶,等大家集中后领队决定走西线,然后坐下行电梯到天门洞。</p> <p class="ql-block"> 西线的玻璃栈道仅几十米长,宽也不过一米多,走上去根本感觉不到玻璃栈道的惊险和刺激,也许是脚下是一片白茫茫都不见,也就没有身临万丈深渊感觉,也许是众多的游人相拥而行,没有注意到脚下,反正就觉得是走在硬面的栈道上。</p><p class="ql-block"> 站在玻璃栈道上,眼前是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见,非但如此,强劲的山风呼啸狂飙,夹带着大雨狂泻而下,就这样,我们友友依然不忘记拍照录像,雨中作乐风中狂欢,我不停的拿着手机狂拍(大雨里相机拿不出来),当友友给我拍的时候,要我一个转身换一种姿势时,一阵强风突然袭来,瞬间就将我的棒球帽给吹到了悬崖之下,让我猝不及防,就当此次天门山之行的一个小插曲。走在山中看不到山,走进雾里全是白,大雨将我们的全身淋湿,鞋子也灌满了水,就这样沿着步道我们小心翼翼却趔趄前行。</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雾掩山峦雨涟涟,一片皆白都不见。崇峰峻岭已遁去,留下寂寞空对天。</p> <p class="ql-block"> 我们雨中风中雾里云外继续前行,来到了下山电梯口,准备坐电梯下行到天梯处。没想到这个电梯又给了我一个震惊。整个电梯有十多节,我们坐了一节接着又坐下一节,仅在电梯上也用了半个多小时,可见无论是电梯总长度还是提升高度,都应该是工程奇迹,也绝对是世界纪录。从电梯下来就到了登临天门洞的天梯口,无奈的是,因天气原因天梯已封闭,游人不得登临,所以只能望梯兴叹。在这里,现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以行书题写的“上天梯”三个大字,字体潇洒大气。旁边就是清代永定县知县俞良模所题诗句“莫谓山高空仰止、此中真有上天梯”,字迹精巧深邃,与欧阳中石的题字共同构成文化景观。因不能上天梯,就只能在天梯旁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欲登天梯上云台,雨封天门门不开。</p><p class="ql-block">布雾郎君来镇守,天梯空架无人来。</p><p class="ql-block"> 继续沿步道下行返程,此时雨亦然小了,雾气也渐渐的散开了,隐隐约约露出了天门山部分真面貌。总算是看到遁去已久的山峰回归,露出朦胧的山影和山形的轮廓,也总算是在最后的行程里雾里看山,山峰尽显秀美,此时也仅聊以自慰。最终我们坐上摆渡车来到索道处,坐索道回到了市区,坐上我们的大巴车继续下一个行程目标——边城。</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2日</p> <p class="ql-block">文字:高原狼</p><p class="ql-block">摄影:高原狼(借用友友几张照片,在此感谢)</p><p class="ql-block">写于2025年6月21日修改于6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