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元宝山静安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小五家乡古佛山舍利塔脚下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元宝山静安寺坐落在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小五家乡古佛山舍利塔脚下,是辽代勅赐建造的较大规模的皇族寺院,寺址位于辽中京北去百里的义州境内,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小五家乡大营子村北的佛山脚下。</p><p class="ql-block"> 该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此地群山环绕,岗凝翠叠,文物古迹众多;寺院后山上幸存有 佛牙舍利塔一座,虽经千年仍保存于世 。该塔属于自治区级保护文物,现正在申报国家级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公元907年,勃兴于东北的契丹族,在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于916年建国,统一塞北辽阔地区。耶律德光时,获得燕云十六州,势力又进入长城以内。</p><p class="ql-block"> 据《辽史》、静安寺碑等史料记载,因太宗御弟耶律麻里得(汉译音“麻达”)军征战杀戮甚重,其重孙耶律昌允任涿州建雄军节度使时,深感祖辈损德甚重而生慈悲向善之心,立下宏愿,建立一处佛教道场未果而亡,昌允妻兰陵郡夫人为完成先夫遗愿,于辽道宗清宁八年(1062)开工,至辽道宗咸雍八年(1072)历时十一载建成静安寺。寺成消息上达皇室,辽道宗皇帝亲赐寺名——静安。寺内各类殿堂俱全,仅御赐寺庙用地就达三千顷之多。从此,静安寺佛事兴隆,香火旺盛,名扬天下。后至金末毁于战乱;残墙断壁留于后世,文革时期彻底毁灭。在静安寺的建设期间,机缘巧合,昌允长子耶律佶,“行朝杂务”,就是代表皇帝到全国收税,到达南京时,适逢辽南京(今北站)地震,辽南京仙露寺倒塌,辽兵抢得塔内佛牙一颗,上附舍利子七百余粒,交与耶律佶带回义州。兰陵夫人为供奉佛祖遗物,妥为收藏,遂选静安寺之乾位,于山巅之顶,掘地深逾数丈,藏佛牙舍利子于其中,又于其上修宝塔一座。这就是静安寺后山现巍然屹立的佛山佛牙舍利塔——辽塔。该塔属于自治区级保护文物,现正在申报国家级保护文物。</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中共元宝山区委、政府出于打击邪教、宏扬合法宗教、满足信众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的需要,决定恢复建设静安寺,指定区政协主要领导专抓此项工作,并成立了以区政协主席为组长、区政府分管宗教工作的副区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静安寺恢复建设协调小组”。后邀请辽宁省海城牛头山双泉寺主持觉能前来考察,并引发善心,决意化缘社会各届财力,恢复建设静安寺。经各级政府批准后,70余岁高龄的觉能大师,便开始了静安寺的复建善举。现寺址遗迹依然,但每年四月初八,仍有善男信女,云集于此,理佛求道,乞福迎祥。</p><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复建的静安寺,总体规划占地120亩,拟建面积一万平方米,投资近亿元。资金来源全部依靠社会捐助。计划投资5800万元。现已完成近百分之八十。此庙内设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和千手覌音殿、地藏殿、念佛堂、还有藏经楼、孔圣殿、财神殿、凌霄殿等15座殿堂。仅寺院内僧舍、接待室等100余间。采取辽代砖木结构建筑风格,复建后的静安寺将成为内蒙古乃至东北地区最大的佛门圣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复建的静安寺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寺内各类殿堂齐全完备,是个独具特色的汉传佛教道场。其中已落成的大雄宝殿和观音殿最为雄伟壮观。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殿高16米,殿内当中供俸三尊全铜贴金如来主佛,像高5米。殿内两侧墙壁塑有四大菩萨及其所在的四大名山浮雕,浮雕上供俸万尊鎏金佛像。大雄宝殿两侧拟建千手观音殿和地藏菩萨殿,两殿对称,各三层800平方米。大雄宝殿雄居其中,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第二大殿是观音殿。加上配套建筑约1400平方米,殿高4.5米,殿内中部围绕边长6.5米的方形观音柱塑造四大菩萨宝像,殿的四壁为壁画,并塑菩萨32化身,站立四周。殿外顶部耸立着18米高的汉白玉观音菩萨雕像,仅观音像重达500吨。观音像三米高的低座四面,为花岗岩石雕,分别雕刻着16个罗汉像。殿顶部的前沿分别站立着约2米高的石雕四大天王。大殿前面两侧建有外楼梯,可直达大殿顶部朝拜菩萨。此殿自下仰望,洁白的观音菩萨高耸入云,仿佛观音菩萨脚踏祥云,飘然而降,大有身临仙境之感。可谓北方一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