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臣——大义灭亲的石碏

蹇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碏是卫庄公的心腹大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卫庄公有个宠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也有写作祝吁的),非常聪明帅气,讨人喜欢。因为他的母亲地位太低,所以卫庄公就没有立他为世子,但对他是有求必应,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是一味地纵容,因此,州吁变得非常骄横,目中无人,时常做出些大逆不道的事,卫庄公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其胡作非为。石碏屡次劝谏卫庄公,卫庄公表面接受,心里却不当一回事。所以,当卫桓公即位时,石碏就致仕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州吁越发无法无天,石碏的儿子石厚却偏偏和他情投意合,过往甚密。石碏多次禁止儿子与州吁交往,石厚就是不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卫桓公十六年(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州吁弑杀卫桓公而自立,但他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同盟诸侯的支持,尽管他假装正义举着为叔段伸张的大旗率领诸侯讨伐郑国,也没有获得各同盟的支持,无奈,州吁只好派石厚回家向老爷子请教如何取得合法的君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碏终于得到了维护卫国正统的机会,于是他出了个主意:陈桓公很得天子的宠信,如果通过陈桓公的引见而觐见周天子,由天子任命,州吁便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卫国国君。州吁得到这个计策,喜出望外,便屁颠屁颠地带着石厚等人前往陈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碏事先派密使给陈桓公送去了一封信,大致内容是:我们卫国发生了内乱却没有办法惩治乱臣贼子,希望借重您把两个犯上作乱的人抓起来杀掉。州吁和石厚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落入了圈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卫国派太宰丑把州吁押回卫国,在濮地把他杀了;石碏派自己的管家獳羊肩到陈国,杀了石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常言道:“虎毒不食子。”石碏杀掉自己的儿子,要有多大的勇气啊!所以,当时的君子评论道:“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郑庄公对叔段失于教训而导致兄弟相争,与儒家思想的兄友弟恭相违背,那么,石碏虽然为了国家安定而大义灭亲,却还是没有尽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教育责任,在五伦的“父父子子”上有所缺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不能要求金足赤,人完美,石碏的大义灭亲一直是后人的榜样,也因此,石氏在卫国有崇高地位,后人一直是国之栋梁。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卫国“逐石恶而立石圃”,恶与圃都是石碏之后,距离他们的先人已经过去175年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石碏规劝卫庄公的“六逆六顺”我们今天也是值得借鉴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注:见于《左传·隐公三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