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1979 对越作战纪实(七)

天马行空

<p class="ql-block">昵称:天马行空. </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92825886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炮火掩护下的阵地转移</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2月25日,激战已持续八昼夜。战线向纵深推进20余公里,我军火炮射程渐显不足,难以有效支援步兵作战。在此危急时刻,我们炮兵阵地必须向前推进,以确保火力覆盖范围紧跟战局发展。</b></p><p class="ql-block"><b> 凌晨四点,阵地通话器骤然响起尖锐铃声,打破了深夜的死寂。副营长李党珍(湖南人)沉稳有力的声音传来:“全营注意,立即撤出阵地,迅速占领新阵地!各连副连长记录阵地坐标——一连、二连、三连分别记录:纵坐标xxxxxx,横坐标xxxxxx,务必在两小时内完成阵地占领,并通过无线电台向我报告!”</b></p><p class="ql-block"><b> 军令如山,步兵战友正翘首以盼我们的炮火支援。作为重装备部队,完成此次任务不仅需要精湛的炮兵专业技术,更要透支体力与意志。连日作战的疲惫尚未消解,却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系列艰巨任务:将火炮从掩体中拖出,再把200发炮弹从弹药隐蔽所的山洞中搬运出来装上炮车。全班仅有8人,每人需搬运25发炮弹,每发炮弹重达78公斤,总重量高达15600公斤。但战友们没有丝毫退缩,凭借顽强毅力,我连在极短时间内高效完成撤离任务,驾驶炮车全速向新阵地疾驰而去。</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黎明前的夜色如墨,在友军炮火的掩护下,车队在晨雾中疾驰,红河在侧奔涌咆哮。新阵地选址堪称虎口拔牙——距中越友谊铁路桥仅几百米,隔河相望便是越南老街省省会。此刻云南前线八个炮兵群正默契交替,如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全营争分夺秒地侦察、占领并构筑新阵地。新阵地就在红河岸边,我们在构筑阵地时,掩护我营的炮弹从头顶上空呼啸而过,尤其是火箭炮营发射的火箭弹,宛如火红的钢铁云团,带着震耳欲聋的怒吼,划破夜空,那壮观又震撼的场景,让战场的紧张氛围愈发浓烈。经过两个小时的全力奋战,我们成功占领新阵地。随着掩护我营的炮兵群停止射击、有序撤离,向更前沿阵地挺进,越军却抓住这短暂的掩护交替间隙,突然发动炮击。一群炮弹裹挟着刺耳的尖啸声掠过阵地上空,其中一发炮弹落在我们4炮后方20米处的一棵树干直径有2m多的大黄果树上。瞬间,弹片横飞的尖啸声、树枝树叶被炸得哗哗作响,断枝烂叶漫天乱飞,令人不寒而栗。我们迅速按照单兵战术动作,就地卧倒,屏息凝神,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对付突发的变故。此时,设在四连山上的观察所通过观测器材,精准锁定了越军炮兵阵地。阵地通话器再次响起指令:“全连射击!表尺xxx,方向xx–xx,高低xx–xx,全连一发齐射——放!”我们毫不犹豫,一跃而起,迅速各就各位,干净利落地完成射击。观察所很快传来捷报:“炸毁敌榴弹炮2门!”随后,副连长韩双全(河北人)根据营长邓定良(贵州人)指示,通过通话器进行战场动员:“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但为了减少伤亡、夺取最终胜利,各炮立即按预定方案进行减员操作,减下的人员到后方隐蔽待命!”尽管战士们纷纷主动请缨,高喊“班长,我要留下战斗”,但为顾全大局,我还是按照战前预案安排了减员。</b></p> <p class="ql-block"><b>  阵地遭敌炮袭后,虽然减员操作.射击,我们不顾劳累仍以密集炮火掩护友军炮兵向纵深挺进,有效地支援步兵战斗,隆隆炮声从黎明响彻黄昏,不间断的射击让每个人的神经都紧绷到极致。夜幕降临,大雨倾盆而下,战斗节奏暂时放缓。副连长通过通话器下达指令:“为保持战斗力,各炮留好值班岗哨,其余人员寻找避雨处休息。”作为班长,我主动披上雨衣留守炮位,以身作则。班里几名战士则奔向阵地后方50米处的空房子——那是橡胶农场工人内撤后留下的。黑暗中,肖永辉(河南人)伸手摸索,先是触到稻草,接着碰到几个人形物体,他急忙喊副班长刘思元(湖北人)查看。两人小心翼翼划燃火柴,微弱火光下,眼前竟是10多具裹着蓝塑料袋的尸体!他们吓出一身冷汗,转身拼命往回跑。气喘吁吁的他们向我描述时,脸上仍残留着惊魂未定的恐惧。这里是临时停尸房无疑,因为我们阵地后面就是野战医院。</b></p><p class="ql-block"><b> 次日晌午,战斗稍缓,我们端着慰问团送给我们班的一盆河北雪梨有10多斤,一个都没舍得吃,踩着泥泞走向临时搭建的野战医院,全部送给伤残人员吃,当我们把两个雪梨送给一个重伤的小战士时,他激动的泣不成声……,在那里,我们还见到了永生难忘的一幕:一位右手仅存拇指的伤员,刚包扎完就偷跑离开了战场临时野战医院,在红河舟桥上被支前民兵追拉回来,缠着渗血绷带疯狂挣扎。"放开我!我们排还在无名高地!他们还需要我指挥"!他嘶吼着要返回战场,担架床被蹬得吱呀作响。医生含泪告诉我们,这是某部排长,四个断指刚做了截肢手术。那一刻,我们真切感受到中国军人骨子里的血性与担当——即便身负重伤,依然心系战友、心系战场,这种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精神真是感天动地!。</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战争的残酷与艰辛,若非亲身经历,永远无法真正体会。每一次阵地转移、每一场激烈战斗,都在诉说着军人的使命与忠诚,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的来之不易。</b></p><p class="ql-block"><b>(连载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