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从代尔夫特参观完皇家蓝瓷后,我们驱车直奔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在一家四星级酒店入住,讨厌的春雨下了一夜,今早(6月10日)我们又开始了雨中的旅行,驱车前往鹿特丹郊外,参观了享誉全球的小孩堤防风车群。</p> <p class="ql-block">小孩堤防村风车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风车景点之一,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强调了列入世界遗产的意义,突出其作为“人工景观的杰出代表”的全球价值。小孩堤防风车群不仅是荷兰的标志性景观,也是人类与自然抗争的智慧象征。<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不仅风景如画,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说。</span></p> <p class="ql-block">小孩堤防位于荷兰南荷兰省,靠近鹿特丹和乌得勒支,坐落在莱克河(Lek)与诺德河(Noord)的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这里矗立着19座建于1740年的风车,真了不起,过去了近300年了,这些独特的风车景观图片,几乎出现在每一本有关荷兰的画册中。这个景点是荷兰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尤其是1997年它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后,便成了去荷兰的游客必到之处。据说每年的7、8月份的星期六,19座风车还会一起转动。</p> <p class="ql-block">荷兰是个平均高度低于海平面的国家,其四分之一的土地都是围海造田造就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此流传着“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的说法。</span>这些风车主要用于排水,将低洼地区的积水排入河流,使得低于海平面的地区免于水患之苦,防止土地被淹没。风车是古老荷兰的象征,也是当时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现在的排水已被现代化的科技所取代,然而风车仍是荷兰人民不会忘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儿还是一派初春的气象,大片的芦苇和麦田边开着一片片油菜花和一簇簇各色野花。</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到的是村史馆。</p> <p class="ql-block">村史馆也相当于小孩堤防的风车博物馆的文字和影视介绍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进了村史馆首先看了一段宣传片。不用任何语言,用画面告诉了我们小孩堤防风车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影片通过动画或实景再现1740年风车建造时的场景,体现人类与自然抗争的智慧。(影片视频)</p> <p class="ql-block">从十三世纪开始,荷兰人民包括小孩堤防风车村的人民为防水患作出的努力,他们填海造田,改变低洼地势,排出多余的积水,在与天地争夺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发明了风车,利用风力排水。</p> <p class="ql-block">1997年,小孩堤防风车群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荷兰水利工程的象征,也是具有世界水平的海洋环境治理标杆。风车群代表荷兰人“与海争地”的奋斗精神,甚至被视为国家符号(比如荷兰的“风车王国”称号)。</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动力由风力变为烧煤火力,再变为电力、太阳能,他们还展示了未来的预想,用更便利的清洁能源,把小孩堤防风车村打造成人间天堂。</p> <p class="ql-block">小孩堤防这19座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们排列成两排,形成独特的景观。这19座风车</span>大部分是“空心柱风车”,也有少数“塔式风车”。</p> <p class="ql-block">影片通过航拍镜头呈现19座风车沿运河两列排开的壮丽景观,搭配四季变换的田野与光影,将水利工程升华为“大地艺术”。这是冬季时的小孩堤防村的河道变成了溜冰场,场面非常壮观,赋予了这项世界文化遗产的人文、自然相互融合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村史馆外的运河里,漂着一只木制摇篮模型,里面是一个熟睡的婴儿,还有一只立在篮筐上的猫。这就是这个村村名来源的传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传说在1421年的圣伊丽莎白洪水期间,一场巨大的风暴和洪水席卷了荷兰南部,许多村庄被淹没。洪水退去后,人们在一处堤防上发现了一个木制摇篮漂浮在水面上。摇篮里有一个婴儿,安静地睡着,而有一只猫在摇篮上跳来跳以保持摇篮的平衡,防止摇篮翻覆、婴儿落水。这个奇迹般的景象让当地人将此地命名为“小孩堤防”,以纪念这个幸运的婴儿。就这样,这个感人的传说一直相传至今,也成为了小孩堤防历史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导游说部分风车开放参观,可以了解风车的运作原理和磨坊主的生活。其中一座风车被改造成博物馆(Museum Mill Nederwaard),展示风车的历史和技术,结构和内涵。</span>我们跟着参观的人群往村里走,去风车博物馆即里面住人的风车去参观,据说要去参观的风车是8号风车,里面居住着管理员及其一家,还是第一次听说风车里可以住人,大家都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运河旁的道路漫步,欣赏风车与运河交织的经典荷兰风光。</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有几座靠河边的风车看起来比较高大雄伟,远远还看到路边有白色的木桥架在运河上,河边有座外观较特殊的灰褐色风车,估计风车博物馆到了。</p> <p class="ql-block">白色木桥就是风车博物馆的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入内</span>参观得买票,每人16欧元(含村史馆的历史资料和影片)</p> <p class="ql-block">这些风车建于1738至1740年间,每座风车都附带一座小屋,供风车操作员及其家庭居住。</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这风车有六七个人高。这座风车高达四层楼高,巨大的车叶长20多米,风车内部住著看管风车人员,内部除了有牵引车叶轴心、巨大的石磨、工具室和储粮外,其余的居住空间并不大,但这座风车曾住过一家十口人。</p> <p class="ql-block">风车门口有一只巨大的轮盘,像是用来调节风车叶片的角度的。过去,风车操作员需24小时监控风向和水位,手动调整风车叶片以确保排水效率,这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通常世代相传。随着电动水泵的普及,风车在1950年代后逐渐失去实用功能。如今大部分风车不再有人居住,但少数仍保留为私人住宅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走,进去看看!风车内居住条件并不好,但充满了温馨的家庭氛围。风车内部空间狭小,通常分为两层或三层。底层是生活区(厨房、卧室、卫生间),上层存放风车机械。由于结构限制,居住者需适应倾斜的地板和低矮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这座风车共有有三层楼,作为风车博物馆复原了18世纪风车里管理人员及一家人的生活场景,一楼面积最大,有好几个房间,但占用面积最大的是风车的传动系统,一只巨大的木制轮盘和中心粗壮的传动轴穿楼板被安置在楼梯下方。</p> <p class="ql-block">一只橱柜真好挡在楼梯口,有效地隔开了风车的传动装置。</p> <p class="ql-block">客厅</p> <p class="ql-block">客厅里还有一张床</p> <p class="ql-block">墙上还挂着百年前小孩堤防风车群的老照片,以及风车管理人员及家人的生活照片</p> <p class="ql-block">到二楼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楼梯旁的墙壁上挂着各种劳作工具、捕鱼鱼网,以及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墙上挂着不少风车的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视频:中间部位是风车传动机构,它从风车底部一直穿过几层楼直到顶部,我们仔细观察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状态。通过风力驱动风车叶片,带动转轮将低洼地区的积水排入运河,保护了土地免受海水侵蚀。</p> <p class="ql-block">墙上还挂着村民日常常打到的鱼的标本</p> <p class="ql-block">主卧室里有睡床和衣橱,这么大的衣柜只能在风车内完成制作吧?</p> <p class="ql-block">主人的床的外口安装了一副门板,关上门像一间小木屋,墙上挂着日常衣帽</p> <p class="ql-block">窗子设计优美,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见村里的风景和大片的风车群</p> <p class="ql-block">有两间小孩房及两张小孩床</p> <p class="ql-block">女孩床上还放有她的皮鞋和声乐课本,床边有橱柜上放着一些儿童玩具</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奇地仔细观看和拍摄</p> <p class="ql-block">一起在孩子床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不去了,风车的最上层是风车的机械装置,平时为了安全是封死的。但是可以清晰地看见两只呈90度方向的木质轮盘上的轮齿相互咬合、传递动力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下楼出了风车,大家意犹未尽,围着风车到处转转,风车处在高坡处,视野极好,周围风景很美,大家继续摄影、美拍、合影……</p> <p class="ql-block">此处开阔,风景极佳,可看见在远处的田园和风车群,有人提议在此合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p> <p class="ql-block">我给姐妹们在风车门前的小山上照了这张照片,大家很嗨哦</p> <p class="ql-block">又下雨了,风雨中大家热情未减,</p><p class="ql-block">该返程了,下午我们还要去领略鹿特丹的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快到村口我们又看到了这只睡着婴儿的摇篮雕塑,那只充满爱心、聪敏伶俐的小猫似乎在与我们告别。</p> <p class="ql-block">细雨中的油菜花摇曳着花芯,野花花蕾上的雨水含珠欲滴……好美好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