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的美篇

全省

<p class="ql-block"><b>西江千户苗寨见闻——李全省</b></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小七孔景区后,随团坐旅游大巴约2.5个小时的路程傍晚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据资料介绍,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贵州省黔东南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景观村落,同时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素有“苗都”之称。截至2024年9月,全寨共有1468户,6000余人,其中原住居民的99.5%都是苗族。</p> <p class="ql-block">来到贵州就听说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而到了西江苗寨,更觉得像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一尺平,更加形象。正是受耕地资源的限制,其建筑风格为半山建造的木结构吊脚楼,鳞次栉比,一千多户汇集在一起像楼市的海洋,气势恢宏,随地形的起伏变化,错落得恰到好处,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span>这古老的建筑风格,熔铸着苗族人对生态环境、民族心里、民族历史、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美学观念和空间力学的理解,<span style="color:rgb(21, 23, 26);">是中华远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23, 26);"></span>白水河,是西江苗寨的母亲河。由西向东缓缓地流淌着,欢快地越过弯曲的河床、低洼的河谷,越过寨子,将千户苗寨一分为二,隔成南北两片。气势雄伟的“风雨廊桥”横跨在白水河上,连接着南北寨子。整个西江苗寨,静静地坐落在群山的环抱中。此外,西江千户苗寨还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苗族发展史,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拥有包括苗年、吃新节等20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苗族特色餐饮、风俗、服饰。主要景点有西江苗族博物馆、嘎歌古巷、观景台等。</p> <p class="ql-block">1、夜探西江苗寨观景台</p><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按照行程安排,我们开始了夜探西江苗寨观景台日程。大家随游人沿青石板铺成古街道,往山顶前行,经过轧机买门票坐电瓶车来到观景台。观景台上,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站在观景台上,俯瞰苗寨,夜幕下的千户苗寨,灯火如繁星般点缀在山间,宛如银河落入凡间,美轮美奂。灯火与山峦交融,勾勒出一副宁静而迷人的水墨画卷。灯火辉煌,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仿佛诉说着苗寨那神秘而古老的故事,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看到如此美景。游客们穿梭其中,有的驻足欣赏,有的拍照留念,整个景区热闹非凡,就像一幅流动的画卷,而我们也有幸成为这画卷中的成员,同行的女士领导们遂换上租来的苗族服饰,我们共同打卡拍照留念,感受着这里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2、参观西江千户苗寨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按照行程安排,我们参观了西江苗寨博物馆,博物馆的馆舍建筑为苗族传统干栏式吊脚楼风格,是一个二层吊脚木楼“美人靠”连廊的单体建筑。展览以苗族文化分类为10多个展厅,用图片和文物介绍了苗族的发展历史。在馆内我了解了苗族的历史和苗寨的变迁。根据苗族的历史传说和相关研究,苗族与蚩尤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可以说蚩尤是苗族先民崇拜的重要祖先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苗族的古歌和口传历史中,蚩尤被视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其部落活动范围曾涉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来因部落战争等原因,苗族先民经历多次迁徙,逐渐形成如今的分布格局。这种对蚩尤的认同,成为苗族文化中追溯民族起源、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部分。而西江千户苗寨是历史上苗族人民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苗族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的信仰,深刻地影响了苗寨村民的生活习惯和民居建筑的建造。苗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苗族文化都是口口相传保留至今,很是难得!苗族先民他们从内陆迁栖到深山里,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成了现在规模宏大的苗寨,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苗寨管理</p><p class="ql-block">过去苗寨管理是由苗王管理。苗王是对外的称呼,在内部称呼叫“鼓藏头”。现在这个角色是没有实权的,他只是苗族人的一个精神领袖。主要负责,重大节日祭祀活动。在西江苗王属于世袭制,必须由唐姓家族中的男子担任。而且还是家族中最小的儿子方能继承这个王位。另外还有“理老”,相当于法官和律师的职责。在有一个就是“活路头”主要是农事活动的领头人。这个角色也是世袭制,他是由蒋姓家族中的长子担任的。</p><p class="ql-block">苗族的姓氏</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苗族他们都有自己苗名和汉名,汉姓起源于雍正帝为了便于管理赐的姓,现在这里有八大汉姓,已唐姓和蒋姓居多。所以有可能造成了同宗不同姓的情况。而苗名的起名是自己名字在前,父亲的名字在后,连在一起就是自己的苗名。通过名字能知道是这个孩子是村寨上谁家的孩子。</p><p class="ql-block">苗族婚姻习俗</p><p class="ql-block">苗族结婚是不需要彩礼的,以前就是男的阿哥去女的阿妹家免费干三年活,就可以抱得美人归。婚后为防止男人出轨,通常都请鬼师给男人下一种情人蛊,这样男人就不会变心,就能够白头偕老。</p><p class="ql-block">现在苗族婚姻,有两个背景首先苗族是母系社会,女人的社会地位比男人高,生姑娘生的多是很有面子的。生了姑娘以后,从小就开始给她准备银手镯,银项圈,银发簪,银帽子等,等她18岁就必须给准备好。这些东西有很多都是女孩的舅舅给准备的。娘亲舅大。舅舅不来不开席,舅舅不喝酒姑娘不出嫁等习俗。苗族的银子都是从银行买的叫做国库银。买回来请银匠师打造。明清时期称为官银。</p><p class="ql-block">苗族婚姻习俗既保留了“以歌传情”“自由恋爱”的传统,也通过彩礼、舅权等仪式强化家族联结,同时“不落夫家”等习俗反映了对女性地位的尊重。这些习俗不仅是婚姻的流程,更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至今仍在部分村寨中鲜活延续。</p><p class="ql-block">苗族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且都能喝酒。</p><p class="ql-block">西江苗寨苗族服饰</p><p class="ql-block">男常服:多由无领对襟短衣和大裆裤组成,脚穿布鞋,材质以靛染青黑棉布为主。</p><p class="ql-block">女装- 便装:上衣一般为右衽交领夹衣,宝蓝色缎面或绣面,内衬靛蓝家织布,领口、衣肩、袖缘处有刺绣和织锦花带,下摆开衩。</p><p class="ql-block">银饰:种类繁多,有银梳、银马排抹额、银翼、银冠、项圈、手镯、耳环等。</p> <p class="ql-block">3、高山流水长桌宴</p><p class="ql-block">参观完西江苗寨博物馆后,中餐特意安排我们些游客体验一下苗族特有的长桌宴。</p><p class="ql-block">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和接待远方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美食种类:长桌宴上摆满了各种特色美食,如酸汤鱼、苗家鼓藏肉、农家腊肉香肠、糯米饭、白切鸡、米豆腐、青菜酸菜等。</p><p class="ql-block">高山流水敬酒仪式</p><p class="ql-block">在长桌宴进行过程中,苗族姑娘会身着盛装,手持酒海,从高往低依次排开,一边唱着敬酒歌,一边为客人倒酒,米酒从上而下流入口中,形成“高山流水”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2日我们在西江千户苗寨真正体验了一下高山流水长桌宴,虽然不是很壮观,但也别具一格特别的有意思!</p><p class="ql-block">看了千户苗寨,体验了长桌宴,听了芦笙,了解了一点苗族的历史,真的不虚此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