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朋友介绍荆州喝早酒的地方,因只有一个人,就没有坐下喝早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华寺简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荆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上古时期即为华夏九州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连绵800余 年的郢楚古国,先后有20个楚王在荆州纪南城建都,时逾400年之久。章华寺因修建在楚灵王的行宫"章华 台"旧址上而得名。隋末唐初便有古德在章华台遗址上的"楚梅"旁结茅修行,並植下了"唐银杏树"。 章华寺开山立寺始自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古大德悟开和尚(公元年1285年﹣-1354年)以德感召两 序大众百多人、集聚章华台、建寺安僧、弘法渡众、功德名垂青史。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建文帝朱允炫 曾穿僧衣在章华寺挂单三天,在唐银杏树下留下了"楚歌赵舞今何在?惟见寒鸦绕树啼"的诗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净月大和尚(公元1865年﹣1941年)时任章华寺方丈,奉旨朝见光绪皇帝和慈 禧太后,被册封为《钦命方丈、四品大僧正》。次年,光绪皇帝御赐章华寺《龙藏》一部,銮驾半副,加上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的"章华寺"、"古章华台"题词,被誉为"章华三宝"。 同时朝庭赐封章华寺为万德戒堂,因此章华寺法缘殊胜,历次传授三坛大戒,戒子蜂踊而至。每次戒期龙天 护法,瑞相呈现,戒子们得清净戒体,遍布神州,代佛宣化,弘扬正法,利乐于情,彰显了章华寺的佛教文 化的显耀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斗转星移,历史变迁,章华寺在六十年代中期也曾被工厂占用。然而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在中国共产 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得到贯彻执行,章华寺得以重兴。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 席李先念曾于1981年10月4日、1988年4月26日两次亲临章华寺原迹视察,并作出了"厂要搬、庙要修" 的重要指示。1988年6月14日,在原沙市市人民政府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请回了原章华 寺的宽莲老和尚,在宽莲老和尚的主持下,带领四众弟子开始了恢复和修建章华寺的艰辛历程。先后维修了 大雄宝殿、天王殿、方丈室,新建了客堂、斋堂、僧人寮房、玉佛殿、藏经楼、观音殿等。使得沉寂了二十 多载的古刹得以法灯重光、法幢再树、法筵复开、法轮继转、钟鼓续鸣,为章华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至1997年10月3日心继大和尚晋院章华寺方丈后,承前启后,秉承爱国爱教、为大众办道、弘法利生的 慈悲大愿,带领两序大众,集智同德,历经十余载的艰辛努力,重新修建了山门,钟楼、鼓楼、观音甘露宝 塔、五百罗汉堂、天王殿、客堂、斋堂、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法堂、禅堂、念佛堂。并设置修建了下 院宜昌长阳观音寺、五峰普济寺、恩施利川白云寺、重庆巫溪云台寺、沙市岑河华严寺、罗场宜阳寺、江陵郝 穴佛光普堂等,共耗资一亿元之多,占地面积约五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还有效地保护了寺内的千余年的银杏、 二千余年的楚梅、古沉香井(谓之章华三品),加强了寺内的绿化美化,造就了十方信众以及僧尼学佛修行的庄 严清净道场。章华寺在心继大和尚慈悲喜舍感召下,共传授三坛大戒五堂、接引新戒弟子三千余名,输送几 十名年青僧人入学深造,努力培养僧才。更有比丘常杞法师圆寂后真身不腐,成为肉身菩萨表法于真身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心继大和尚的慈悲率领下,今日之章华寺殿堂巍峨、宝相庄严、树茂花香、钟鼓合鸣、佛号梵音声声、 烛光摇曳,香云撩绕。实有清净自在的人间佛国之感。更彰显了爱国爱教、正法永住,接引众生离苦破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方丛林之楷模。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倡导和谐社会应从大众之心做起,即"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的佛教文化之精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华寺玉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荆州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汉口火车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