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土耳其一直是我旅行计划中必去的国度,因其有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迷人的自然风光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据说土耳其是世界上出土古希腊,古罗马文物最多的国家,比在希腊和罗马本地出土的文物还丰富,处处可见那段历史留下的珍贵遗迹。</p><p class="ql-block">去年,经朋友推荐“Wingbuddy Tours”这个旅行公司,在它网站上发现了去土耳其的团游路线,来回13天,我们想去的主要景点都囊括在内,还包机票,每人才5378加币,性价比不错,提前大半年就果断下了单。</p> <p class="ql-block">5月7号下午4:30从多伦多起飞,经8小时的长途飞行于当地时间早上6:30到达徳国第五大城市:法兰克富,在此转机乘早上9点的飞机飞往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p><p class="ql-block">法兰克福机场蛮大的,也很新,服务人员态度可佳,面带微笑,彻底颠覆我对德国人严肃刻板的印象。</p><p class="ql-block">飞机延误一小时至10点才起飞,约3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伊斯坦布尔。</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大多数地方都可接受美金和信用卡,但是,听说一些地方上厕所还收费,以防万一,最好还需准备些当地货币为好。</p><p class="ql-block">我决定在机场换汇处用$100美元换点土耳其币:里拉。工作人员给了我2800里拉,我想都没想,把钱揣进兜里就往前走了,走了一段路,看见旁边还有几家换汇处,广告明码标价$1 USD可换38里拉,脑子一算,突然觉得不对,他少给了我1000里拉,“要不要回去找他呀?”我们边走边讨论,不知不觉已经出了门,等见到了在门口等待我们的导游后,老公决定回去找他,可一旦出了机场因安全问题就不会让你再进去了,旅行的第一个坑,就这样被我们刚下飞机就踩到了。</p><p class="ql-block">事先一定要弄明白汇率是多少才换,不要太相信这些在机场,原本以为是正经挂牌的机构。</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酒店(Millennium Istanbul Golden Horn)座落在伊斯坦布尔欧洲区的金角湾(golden horn bay)南岸,离湾区很近,在酒店晚餐后,我们步行几分钟来到了海滨,岸边停满大大小小帆船、渡轮,海滨公园里绿草如茵,有闲人散步,有人在烧烤,一家人,三五好友席地而坐在草坪上,海风裹挟着烤肉的香味扑面而来,令人想起羊肉串的美味,不时有海鸥在头顶盘旋,望着对岸加拉达石塔和色彩不一的建筑群,感叹这座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三面环水,加上厚厚的环城城墙,防御着从陆地,水路的攻击,历来是易守难攻,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金角湾是伊斯坦布尔的一个天然峡湾,主要水道,一个从马尔马拉海伸入欧洲大陆细长的水域,也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主要入口,是通往黑海的咽喉要道,与马尔马拉海形成著名的萨拉基里奥角上屹立着著名的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托卡比皇宫以及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君士坦丁堡城墙,此墙有效地抵御了历史上阿瓦尔人、阿拉伯人、罗斯人、保加利亚人等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从而延续了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的寿命,比西罗马帝国多存在了一千年之久,直至攻城火炮的出现,城墙丧失其坚不可破的地位,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导致东罗马的灭亡。</p> <p class="ql-block">到达土耳其在酒店吃的第一顿饭:烤牛肉,洋葱沙拉,虎皮辣椒,米饭和薄饼。味道鲜美,地道的地中海风味。</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曾说“如果世界只有一个首都,那么一定是君士坦丁堡”。从君士坦堡建城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它的与众不同!它横跨欧亚大陆,各种文明在此生根发芽,层层沉淀,东罗马、拉丁国,奥斯曼帝国相继在此建都,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历史遗迹;基督教,穆斯林更迭融合于此,其厚重的文化沉淀,增加了该城的历史底蕴,因此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领略观光。</p><p class="ql-block">公元330年5月11日,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首都迁至拜占廷,当时,拜占廷还是罗马的一个省会城市,迁都后帝国被命名为新罗马,将拜占廷改名为君士坦丁堡,较西罗马而言又被称为东罗马帝国,因地名而言,人们又习惯将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廷帝国”,该帝国历时约1000年之久,比西罗马长了近980年。</p><p class="ql-block">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将君士坦丁堡易名为“伊斯坦布尔”。</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5月9日)在酒店吃过早餐后,一行19人在当地导游Tolga的带领下乘包车开启我们在土耳其的旅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导游Tolga,地道的土耳其人,祖上有蒙古人的血脉,五官酷似蒙古人,体格健壮,一口流利的英语,几乎没口音,据他介绍,他是学旅游专业的,做英语导游近30年了,所以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地理历史知识非常丰富,解说全面细致,有问必答,说话不紧不慢,脾气非常好,好像从来不发急的样子,见到穷人,要饭的他多会拿点钱给他们,大大的善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安排非常紧凑,内容很多。首先要去看老城市中心的罗马竞技场,又称“苏丹艾哈迈徳广场”,古时候这里是一个赛马场,在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此之前,早先的罗马皇帝塞维鲁就在此修建了赛马场,用于战车比赛和其他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大帝在此建都后,大规模扩建城市,其中一项重要工程就是修复赛马场,广场呈U型,长约450米,宽约130米,能容纳10万观众。</p><p class="ql-block">当年的赛马场建筑大多不复存在,但仍留下三处历久弥新的建筑:蛇柱、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和墙柱。</p> <p class="ql-block">蛇柱可是件老古董,它是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该祭坛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于公元前5世纪兴建的。其顶端是由三个蛇头支持的金碗。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为了美化新都,从自己的占领区将这件艺术品运到君士坦丁堡。如今金碗、蛇头都被破坏,只剩下它的下部,青铜铸造的,称为“蛇柱”。</p> <p class="ql-block">赛马场上矗立着另一个价值连城的装饰品: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是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于公元390年从埃及购买的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他把它切成三段搬至君士坦丁堡,再重新竖立起来。</p><p class="ql-block">此碑是约公元前1490年,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就竖立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2019年我去埃及旅行时亲眼目睹过卡纳克神庙的雄浑壮丽,在那里见到过两座方尖碑。</p><p class="ql-block">记得法国巴黎协和广场也矗立着一个来自埃及的方尖碑,那是卢克索神庙公元前1250年拉美西斯二世时期雕刻完成的方尖碑,1830年11月奥斯曼埃及统治者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将此碑赠予法国的。</p><p class="ql-block">查了查,世界上现存源自古埃及的方尖碑共29座,其中埃及本土9座,意大利11座,是拥有方尖碑最多的国家,多为古罗马时期得到的。</p><p class="ql-block">英国拥有4座,美国1座,法国1座,土耳其1座,以色列1座,波兰1座。本人对以色列、波兰拥有方尖碑感到惊讶,其它几国都曾是超级强国,自然有掠夺能力,不知他们的方尖碑是怎么个来历?</p><p class="ql-block">今天很幸庆亲眼目睹了土耳其唯一一座来自埃及的方尖碑,经历3500年的日晒雨淋,风霜浸蚀仍保存完好,方尖碑上的图文雕刻仍清晰可见,非常壮观!简直就是古埃及文明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广场还矗立着一个高32米,用石块建造的方尖碑,它是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七世于10世纪兴建的,当初它覆盖着镀金铜牌,不幸的是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偷走并融化了这些镀金铜牌,留下这个石质核心碑,被称为墙柱,方尖碑石块明显有脱落,但仍不损其坚固和伟岸,一千多年来仍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就在广场的北部入囗,有一处非常漂亮精致的八角拱顶喷泉。拱顶里面镶嵌金黄色马赛克,八朵圆形花卉图案包含八个字母组合图案,围绕中心花卉圆一圈,八根圆柱,八扇拱门,端庄典雅,是由德国政府于1900年,为纪念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898年访问君士坦丁堡而兴建的,又称“德国喷泉”。</p><p class="ql-block">德国和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盟军,两国关系后来一直不错,双边人员交往也很频繁。</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去参观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意喻“上帝的智慧”。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伊斯坦布尔的地标,是该市最具代表性,古老又宏伟的建筑,是土耳其悠久历史和三大宗教的见证者,经1400多年风霜侵蚀而不倒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从外观上看呈玫瑰红色,影响世界建筑史千年之久的巨大圆顶尤为醒目,沉稳内敛,大气十足;直插云霄的四根宣礼塔把这座原本作为东正教的教堂打上了伊斯兰教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于公元537年建成,用时5年10个月。</p><p class="ql-block">原本是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主座堂,曾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被改作罗马天主教座堂。1453年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军队征服,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用泥灰覆盖基督教镶嵌画,加设米哈拉布、敏拜尔、宣礼塔等伊斯兰教场所。</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一度当作博物馆,如今又改用清真寺,供伊斯兰教徒们祈祷朝拜,但仍继续对外开放参观,不过游客只能从二层楼上进出,一层大厅不许进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客上二楼按逆时针方向移动,一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黑色大理石柱和其支撑的金碧辉煌的穹顶走廊,伸头望教堂主厅,圆顶高约55米,直径为31.87米,据说在1500年前,修建这样大的圆顶建筑实属不易,尽管比起罗马的万神庙穹顶直径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却多了四分之一。</p><p class="ql-block">圆顶下连绵的拱廊看上去使圆顶失了重,非常轻便,其实承重的支撑点巧妙地放在在饰有四幅巨大天使马赛克图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圆顶下方一圈共40个拱形窗户,加上拱廊上的窗户,使足够的光线穿进大厅照亮室内,现在又在一层大厅,二楼走廊装了无数个六瓣花形玻璃吊灯,放射着金黄色的光芒,与金色的穹顶相映成趣,不愧为拜占廷式建筑的典范。在1519年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有8块巨型圆盘,图案为书法家Kadiasker Mustafa Izzy 的作品,分别书写着阿拉真主,先知穆罕穆德,以及几位哈里发的名字,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阿拉伯字,就像中国书法一样,文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教堂墙壁上有几幅马赛克镶嵌画非常精美且古老,当它被当作清真寺来使用时,这几幅画都被泥土有意覆盖了,现在又重见天日,仍不失其昔日光彩。</p><p class="ql-block"> 三圣像:这幅镶嵌画可能作于1261年,描绘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翰洗者祈求基督在最后的审判日怜悯人类。三圣像的面目柔和,神情和善,被视为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精良的镶嵌画。但镶嵌画下半部已损坏严重,并没有被修复。</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九世、女皇佐伊与耶稣:这幅镶嵌画上的耶稣身穿深蓝色长袍,坐在金色背景中央位置,以右手祝颂左手拿着圣经,在他头部两侧分别写有IC 及XC,意指“耶稣基督”。身穿礼服的君士坦丁九世和佐伊女皇分立在耶稣的两侧。君士坦丁九世呈上钱包,象征着他对教堂的奉献;佐伊女皇手持卷轴,象征着她为教堂作出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约翰二世和伊琳娜</p><p class="ql-block">镶嵌画的中央描绘的是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耶稣,两侧分别为约翰二世·科穆宁和匈牙利公主伊琳娜。他们向圣母玛利亚献上一袋硬币和一份书轴。</p><p class="ql-block">皇帝都想美化自己近乎与上帝平起平坐。</p> <p class="ql-block">在离开教堂内前廊之前,抬头看见门口内部半圆壁上的壁画。“君土坦丁大帝、圣母玛利亚和查士丁尼一世”的马赛克镶嵌画创作于10世纪,画面中,圣母玛利亚托着幼年耶稣,右侧的君士坦丁大帝向圣母奉上伊斯坦布尔,而左侧查士丁尼一世则献上圣索菲亚大教堂,显示帝皇对圣母、耶稣的慷慨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从圣索菲亚大教堂出来,走不了多远我们去参观托普卡珀宫(Topkapi Palace)。 这座皇宫是征服拜占廷帝国君士坦丁堡的苏丹穆罕默徳二世在1459年下令动工修建的。由四个庭院及其他建筑物组成,如厨房,清真寺,休闲,宫廷等建筑,当时能容住四千余人。</p><p class="ql-block">庭院里绿草如茵,佳木葱茏;建筑风格独特,室内装饰以典型的阿拉伯风格为主,圆穹屋顶,花卉、几何图形马赛克装饰,再配以各种名贵宝石点缀,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皇宫位置绝佳,正处在萨拉基里奥角上,是近海的至高点,在此可以俯瞰金角湾与博斯普鲁斯海峡,以及马尔马拉海。</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自1923年建立共和国后,其国父凯末尔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实行政教分离,提倡宗教世俗化,语言上去阿拉伯化,改文字用拉丁字母,整个土耳其除了旧皇宫的门楣上仍保留阿拉伯文字外,阿拉伯文字几乎彻底绝迹了。</p> <p class="ql-block">皇宫里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皇宫修剪整齐的庭院</p> <p class="ql-block">厨房屋顶上烟囱林立</p> <p class="ql-block">皇宫门卫</p> <p class="ql-block">宫廷内室</p> <p class="ql-block">装饰华丽的宫廷房间</p> <p class="ql-block">瞭望金角湾风光</p> <p class="ql-block">庭廊,喷泉,草坪,花坛处处都是精致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马赛克花卉几何图案</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地下水宫(Basilica Cistern)又是伊斯坦布尔另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奇观,绝对不能错过。</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隐藏于地面之下的宏伟宫殿,长约140公尺,宽70公尺,由336根大理石柱支撑,每根高约9公尺,排列成整齐的12行,这些柱子大多是从早期罗马废墟中回收再利用,因此一些柱子上还留有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刻。</p><p class="ql-block">人一旦步入其内,犹如进入了迷宫,顿觉阴冷,寒气逼人,却又被其宏伟壮观而深深震撼!</p> <p class="ql-block">宫殿由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于532年建造,用来存储大量的水源,以供给皇宫和君士坦丁堡市民使用,这座水库能容纳10万吨水,是规模最大的地下蓄水池之一,通过源源不断来自19公里外的蓋塔山(Belgrad Forest)引水系统供应。</p> <p class="ql-block">水下宫殿在拜占庭时期一直在用,随后逐渐失修而被人遗忘。它在16世纪偶然间被人发现,直到1980年代才进行修复,重新展现其原貌,配上灯光效果、水面的倒影和古老建筑的壮美景象营造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地下水宫有两根石柱很特别,它们的基座上,分别刻着美杜莎头像,一块倒立,另一块横躺。这两块石雕的来源年代都不清楚。</p><p class="ql-block">美杜莎是希腊神话人物,被珀尔修斯斩首后,然后珀尔修斯使用她的头作为武器,谁看见了她的头,谁就会立刻变成石头。通常被描述为驱邪女妖,是一位头缠毒蛇,长有翅膀的女性。</p><p class="ql-block">在阴暗潮湿的地下水宫中暗藏女妖美杜莎的头像,一乍看令人毛骨悚然、十分诡秘!</p> <p class="ql-block">今天最后参观的景点,也是伊斯坦布尔网红打卡之地:大巴扎(Grand Bazzar),一个室内大集市。</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兴建于1455年,里面像个纵横交错的小迷宫,约有4000多间商店,22个出入口,兜售各式各样的商品,金银珠宝首饰,五颜六色的香料,衣服,纪念品等,令人眼花缭乱,可质量有待考虑,我们只是在里面闲逛,感受一下其商业氛围。</p> <p class="ql-block">2025-05-07至 2025-05-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