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丽水市诗词楹联学会诗评中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2025年(第 13 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咏中共青田县委旧址内冯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吴岳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内冯深谷九门延,红色精神耀万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先辈英雄征战勇,后人接力著新篇。</p> <p class="ql-block">诗作:吴岳坚,青田县检察院高级检察官、中华诗词会员、丽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青田诗词学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陈吾军点评:</p><p class="ql-block"> 这首由吴岳坚会长创作的《咏中共青田县委旧址内冯村》是一首立意鲜明、情感充沛、颂扬革命传统与时代传承的七言绝句。下面从立意、意象、语言、技法、情感与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立意高远,主旨鲜明 </b></p><p class="ql-block"> “诗言志”,该诗立意高远,主旨非常明确,是一首吟咏红色精神的咏物诗。红色精神,是岁月深处燃烧的火焰,是历史长河中永不熄灭的星光。该诗歌颂内冯村作为革命摇篮的历史地位,缅怀革命先辈的功绩,并强调红色精神的永恒价值和传承发扬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 从题目来看,点明了地点“内冯村”和吟咏对象“中共青田县委旧址”。从全诗内容来看,诗句完全围绕“吟咏红色精神”这一主题展开,没有多余的赘述。诗所反映和表现的是中共青田县委的建立,即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展现先辈们的革命豪情,足以引起深远的联想,使读者窥斑见豹地重温青田历史上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b>2、意象庄重,意境宏大“</b></p><p class="ql-block"> 内冯深谷九门延”首句即勾勒环境。“内冯深谷”点明旧址所在位置的地理特征——地处深山,环境幽深。“九门延”是一个富有气势的意象。“九门”既实指山谷层峦叠嶂、门户重重的险要地形(如《楚辞·九辩》有“君之门以九重”),也是当地九门寨景区:大乘门、朝圣门、玉璧门、石佛门、显圣门、渡圣门、天鹅门、天池门、顺天门等九门之称,更暗喻革命道路的曲折、斗争环境的复杂以及革命力量如同穿越重重关隘般发展壮大。“延”字则暗示了革命火种在此地蔓延发展的动态过程。这一意象奠定了全诗庄重、深厚、富于历史感的基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语言凝练,气势磅礴</b></p><p class="ql-block"> 语言高度凝练,四句二十八字,字字有力。如“深谷”“九门延”营造出空间的深邃与历史的厚重感。“耀万年”极具视觉冲击力(光耀)和时间穿透力(万年),大气磅礴。</p> <p class="ql-block"> 用词精准有力,例如:“征战勇”的“勇”字,精准刻画了革命先辈无畏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风貌;“接力”的“接”字,生动描绘了代代相传的动态过程;“著新篇”的“著”字,体现了创造性和建设性。 整体语言风格庄重、激昂、充满颂扬色彩,符合革命历史题材诗歌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技法娴熟,结构严谨 </b></p><p class="ql-block"> 首先,该诗采用了时空对照的技法。前两句侧重历史空间(深谷)与精神时间的永恒(万年),后两句聚焦于历史人物(先辈)与未来行动(后人),形成时空纵横交错的架构。</p><p class="ql-block"> 其次,该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第三、四句形成鲜明对比(先辈对应后人,征战对应著新篇),但通过“接力”一词实现了完美的逻辑承接,点明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的核心主题。</p> <p class="ql-block"> 再次,该诗还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深谷”“九门延”“先辈”“后人”等较实;“红色精神”“耀万年”“著新篇”则较虚。虚实相生,既扎根于内冯旧址的具体历史,又升华到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的高度。结构上,诗的四句形成“起承转合”的过程:首句,描绘旧址地理环境(内冯深谷),点出象征意义(九门延,特指当地九门寨景区);次句,承接“九门延”所蕴含的革命历史,直接点明并升华其核心价值——红色精神光耀千秋;第三句,由精神转入具体历史人物——英雄先辈的英勇奋斗;末句,收束全诗,落脚到“后人”的责任——继承先志,继往开来,创造时代新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情感真挚,信念坚定</b></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语言质朴但情感真挚,没有展现流光溢彩、瑰丽壮美的文字,有的是真情流露、气势恢宏的情感。诗表达了革命先辈忠诚革命事业的高尚情操和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激励后人为了共产主义而接续奋斗。全诗洋溢着对革命圣地的崇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赞颂,对红色精神价值的无比珍视与坚定信念,以及对后人奋发图强、续写辉煌的殷切期望与激励。情感基调昂扬、积极、充满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精神传承,意义深远</b></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精准地服务于其创作目的——咏赞中共青田县委在内冯村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深远意义。它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更是对这一历史所孕育的“红色精神”的提炼和颂扬。 在新时代背景下,“后人接力著新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不忘来时路,激励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继承革命传统,发扬斗争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这与当前强调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时代要求高度契合。</p> <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吴岳坚会长的这首《咏中共青田县委旧址内冯村》是一首主题鲜明、情感饱满、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有力的革命历史题材佳作。它成功地将内冯村特定的革命历史(中共青田县委成立)置于宏大的精神传承框架中,通过生动有力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深情赞颂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红色精神的永恒价值,并深刻地传递出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时代强音。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时代的感召力,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清晰地指向了未来的奋斗方向,很好地实现了其颂扬、纪念与激励的功能。体现了作者对地方党史的深刻理解和作为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感。</p> <p class="ql-block">陈吾军简介:浙江青田高湖镇冯源村党支部副书记。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丽水市诗词楹联学理事兼任副秘书长、丽水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青田县诗词学会顾问、青田读书会副会长、内冯分会会长、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田县孝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p>